晚上十點,圍著黑色圍巾,穿著防風的淡卡其色教練外套,垂著黑色燈芯絨長褲,踩著白色的NB 550,在十二月寒流來襲的夜晚,剛離開健身房的我漫步在羅斯福路上。
咻咻~呼呼~
就算戴著降噪耳機,我還是能微微聽到寒流從耳邊溜過的聲音。我習慣在健身完後洗澡,把努力的汗水洗去,不過可能是身體還沒靜下來的關係,每次清爽離開健身房後身體還是會留有一些熱量,又開始流汗。
每到十二月的時候,整個台灣都蔓延著節慶的氣氛,可以在一些商店、百貨公司、街頭聽到聖誕節的歌曲,也可以看到紅綠相間的聖誕裝飾,人們想方設法替這位可能不存在的人慶祝生日,也給我們一個休息或聚會的理由。
我很喜歡這樣的氛圍,我很喜歡聖誕節。
"Last Christmas, I gave you my heart
But the very next day, you gave it away."
當然,我也喜歡聽聖誕節相關的歌曲,耳機裡正傳著「渾合唱團」的悅耳歌聲。
冬季是最適合夜遊的季節,你可以在夜晚找到代表新希望的跨年煙火,也可以試著尋找代表夢想的聖誕老人,不過對我來說,我喜歡在冬天夜遊,是想享受冷風的刺骨以及厚重衣服溫暖交叉帶來的矛盾感而已。
但僅限於很閒的時候,今年冬天可不太一樣,我得趕緊處理事情才行。
於是我決定找個地方落腳,好好的辦公。
我走到斑馬線,跨過羅斯福路走向台大校門,再面向早已歇業的公館肯德基,走到對面,沿著新生南路前往溫州街。
晚上十點,依然可以看見路上有零零散散的人們走來走去,有些低著頭滑手機,有些在跟身旁的人聊天,有些在享受著散步,也可以看到對面台大校園的外圍,有人騎著UBike像是趕著回家,有人把握著今天的剩餘時間,慢跑揮灑汗水。
十幾分鐘後,我便到達今天回家前的目的地,「羊跳蚤」。
穿過抽著菸聊天的人群們,推開有點重量,看著傾斜的白色木板門,映入眼簾的是充滿年代感的復古裝潢:
暖黃色的燈光、鵝黃色的油漆牆壁,上面的漆還有些脫落。吧檯是木頭製的,厚重又沉穩,吧檯前面椅子的綠色皮革看起來稍有年紀。牆壁上的大黑板寫著店裡提供的餐點與飲料,充滿著校園生活感。座位有沙發區、木頭桌椅區還有室外的吸菸區,每一個都有著他們自己的特色。牆壁上貼著各種海報與照片,從一般的活動文宣到火辣的裸女皆有。除此之外,這裡還有唱片機跟各式各樣的港式漫畫、舊雜誌。
對我來說,這裡是一個很有台北味道的地方。
台北是個無情冷淡的水泥叢林,新舊的思想與建築在這裡碰撞著、融合著、並存著,你可以在這裡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就像羊跳蚤的座位一樣。
第一次拜訪羊跳蚤時,我坐在看著像是宜得利買的日式白色麻布沙發上看書,享受人生。這一次我選在入口旁的木頭桌椅區辦公。
咿歪~咿歪
踏在羊跳蚤的木頭地板上,地板們會給你清楚的回應,相當的有趣。
桌上有一盞復古的檯燈,綠色的燈罩讓我想起時常在電影中看到的銀行檯燈,非常有工作的感覺。我摘下圍巾,脫下外套,把他們掛在對面的椅子,我在另一個椅子坐下。身體一落在椅子上後,木頭椅子就會稍微搖晃,我想這也是一種樂趣吧。
我從背包裡拿出貼滿貼紙的筆電放在桌上,側身彎腰,要把電源插到插座時發現桌上檯燈一閃一閃,仔細研究一下可能是插座太舊,接觸不良,也可能是我彎下身時木頭地板傾斜導致接觸不良,我索性就不插電了,只能抓緊電量工作。
達搭。達搭。
一邊喝著抹茶拿鐵,一邊敲著鍵盤,時不時看一下鵝黃色牆壁洞裡的藍色小精靈,心想著這是店裡的彩蛋還是某一位客人的巧思。我打著資料,一條條的把聖誕活動的代辦事項全列出來,犧牲休息時間,善盡我身為活動組的責任,絕不是因為明天就是Deadline。
歷經了半小時的奮鬥,完成了工作。
伸個懶腰,把筆電收進電腦裡,拿出小說準備享受人生,要讓抹茶拿鐵的160元花得值得。
在暖黃色的燈光下,一頁頁翻閱著小說《因為學測失利的我轉生到平行世界,發現我成了冷氣師傅》,細細品嘗這荒謬又有趣的故事。
待在咖啡廳裡看書,真的可以稱為一種享受。
看完兩個章節後,為了避免錯過最後一般公車,快十二點我就離開羊跳蚤了,順著原路走回公館等公車。路途上,依舊能聽見風聲。
咻咻~呼呼~
晚上十二點的羅斯福路上看不見什麼路人,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回到家裡了吧,窩在沙發上、被窩裡,享受屬於自己的時刻。
我舉起手,攔下即將到站的公車。
嗶!
把悠遊卡貼近感應器,我也要回家感受被窩的溫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