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一:溫和CPI後,市場押注聯準會9月降息;美元回落、日經創43,000新高
7月美國CPI年增率2.7%、月增0.2%,均屬溫和;核心CPI年增3.1%略高預期,但市場仍大幅強化「9月降息」定價,美元指數回落,美股與亞股走揚、8/13日經指數首度站上43,000點。多家媒體並關注行政部門對聯準會與官方統計機構的人事與言論壓力,增添「央行獨立性」的雜訊。整體來看,利率路徑預期下修,推動風險資產偏多;但核心通膨韌性與政治干擾,成為估值上行的兩個煞車。
投資筆記
如果把市場想成一間餐廳,今天的CPI就是主廚遞上的湯:不鹹不淡,入口順。客人(投資人)立刻放下戒心,多點了幾道菜:股票、公司債、甚至日本的大份量套餐(日經創高),每張臉上都寫著「九月大概會降息」。但還是提醒一下, 我們做投資,不靠湯的溫度決定今天要不要買下整間餐廳;應要看這家店的菜單能不能在各種天氣下都有人來。
通膨2.7%、核心3.1%,代表「價格火焰」還在,但火頭不算大。利率若往下,最直接受益的是資金成本與估值倍數:一家公司只要現金流穩、負債健康,折現率每往下0.5個百分點,內在價值就會微微鼓起來,像麵包二次發酵。相反地,那些靠景氣熱度才能紅的餐點(高度循環股),在湯溫不高、客人挑嘴的時候,未必能賣得更好。在這種時候其實要特別看三件事:一、定價權:能不能在不惹惱顧客的前提下溫和調價;二、需求剛性:顧客會不會天天都來,不是心血來潮;三、資本配置:管理層把多出來的自由現金流拿去回購、還債、還是追逐漂亮的新餐具(看起來貴卻不耐用的資本支出)。符合這三條的企業,就像是雨天也有人排隊的老店。
當然,餐廳門口今天也有些熱鬧,關於央行獨立性的討論、關於官員言論與提名、關於數據可信度的爭辯。這些都像突然來的一隊觀光團,把門口擠得水泄不通。建議的做法是:先確保自己坐在靠牆的位子, 現金比重充裕、核心持股是能「熬」的、估值不是用幻想撐起來。降息若成真,這些公司自然會往上抬頭;降息若延宕,它們也不會因為一碗湯的溫度改變,就失去整個冬天的客人。
所以,今天的關鍵不是「要不要追高」,而是把投資名單分成能過冬的與怕冷的。對前者,我會用分批、耐心、在好價位時多吃一口的方式;對後者,即使香味再好,也不會在這種天氣點太多。股市的美味,從來不是一口氣吃飽,而是每一口都吃得心安。
新聞二:白宮接管華府警政並部署國民兵;美國內政風險與市場情緒拉鋸
美國總統宣布對華府展開「非常措施」:部署約800名國民兵,並暫時將華府警察系統置於聯邦控制之下,引發地方政府與民主黨強烈反彈。白宮稱此舉為打擊治安所需,反對者則指數據顯示華府暴力犯罪較前高峰已回落,擔憂此舉擴大總統權力與侵蝕自治。媒體並報導國安團隊研議更快速的全國性「城市應變部隊」構想。對市場而言,這是制度風險與不確定性的加碼:短線資金可能偏向國防、保全與「避險」資產;但若演變為持續性政治對立,潛在影響將外溢至美元、債市與大型科企的監管折扣。
投資筆記
投資世界裡,最怕的不是壞消息,而是規則忽然換人解釋。當首都的警政被「接管」、士兵在街頭換上輪班,資本市場的第一個反射不是道德審判,而是保守:誰的現金流會被拖延?誰的合規成本會上升?誰的估值折扣會變成長期常態?
我們試著把制度想成橋墩。河水(市場情緒)可以漲退,但橋如果穩,車還是能開過去。今天的情況,是有人把橋下的石頭挪了幾塊,還說這樣更安全。旁觀者可能看熱鬧,長線投資人只做一件事:先減速。
從投資角度,可以把影響拆成三層:第一層為事件衝擊:國民兵進城、短線逮捕數據、媒體對立,這會拉高政策不確定性溢酬,讓市場用較低倍數給城市相關的營運資產(如觀光、零售)與某些對監管敏感的網路/媒體平台。第二層為制度變化: 若出現「常設快速應變部隊」「地方自治權邊界重劃」等安排,保險、保全、合規顧問與法遵科技的長期需求可能上升,但也意味著合規成本全面墊高。第三層為信用與貨幣:若政治角力延伸至央行與統計機構,美元地位短期不致動搖,但外資對美國制度紅利的評價會更吝嗇,長端殖利率與股權風險溢酬的底部,可能因此抬高。
那我們這些投資人該怎麼做?老方法:找「不靠政治恩寵」也能賺錢的企業。它們通常有幾個共同點:客戶回頭率高、定價透明、負債輕、治理簡單。若再加上跨區域分散的營收結構,就算單點出狀況影響也被分散了。好公司要用好價格買。你可以分批、用跌下來的時候收,而不是用政治熱度去追。新聞會變,但資產的體質不會因為一夜之間的口號而變強。
新聞三:歐洲三強(E3)警告:若伊朗不重返談判,將啟動聯合國「回復性制裁」
英、法、德三國(E3)正式致函聯合國,表示若伊朗未在8月底前重返核談或接受延長安排,將啟動聯合國「回復性制裁」機制(Snapback)。此舉緊接最近在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會談,顯示西方陣營意圖把談判時程具體化。若Snapback落地,將回復聯合國對伊朗的廣泛制裁,包括武器禁運、金融限制等,衝擊能源、航運與中東風險溢酬。市場面:油價短線觀望,但若制裁重啟且地緣升溫,能源供應與保險成本可能上行;歐洲產業鏈則須重估伊朗相關結算、承保與合規。
投資筆記
能源市場像一張鼓皮:只要有人敲,整個交響樂團都跟著緊張。E3把「回復性制裁」的鼓槌拿在手上,先給了空氣一個節奏:月底前看結果。對投資人來說,這不是是非題,而是現金流題,一旦制裁回復,哪些公司會多賺保費、哪些公司會少掉貨源、哪些公司要付出更高的合規成本?
我把衝擊分成三個同心圓:最內圈是伊朗原油與凝析油相關的直接供應與航運,包含保險、租艙、船期;第二圈是與伊朗貿易或結算有接觸的歐洲金融機構與工業上游,需要重新校準合規與替代供應;第三圈是全球風險資產:若沖突升級、代理人戰事擴散,保險費率與油價波動會提高市場的折現率。
投資上怎麼做?能源波動期,我更偏好資產負債表厚、自由現金流充沛、股東回饋紀律清楚的企業;若要參與油運、保險或特定煉化鏈,就用位置小、紀律嚴的方式,因為你不是在押政治,而是在收波動提供的價格錯位。同時,別忽略防禦型基建:雲端與電力韌性、關鍵零組件、跨境支付與清算,這些在各種制裁週期裡都會被需要。
之後可以持續關注三點:伊朗對IAEA的配合程度、E3與美方的節奏是否一致,以及海灣地區代理人衝突是否同步升高。
今日美股筆記:American Express(NYSE: AXP)
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 成立於1850 年, 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市的金融服務公司,以信用卡、簽帳卡和旅行支票業務聞名。 在台灣,美國運通也提供多種簽帳卡和信用卡,並提供相關的會員酬賓計劃和優惠活動。 AXP 的護城河來自高黏性的會員經濟(高年費/高價值權益帶動的淨卡費成長)、強韌的折扣收入(隨卡量與高質商旅消費擴張)、以及整合網路的資料/夥伴優勢。2024 年報顯示折扣收入與淨卡費、高成長的淨利息收入共同撐起 659 億美元營收規模。從產品的視角來看AXP透過「高端卡(白金/金)+聯名卡(航空/酒店)+中小企業/企業卡」的矩陣,配合旅遊與生活方式權益與數位化會員體驗,讓持卡人與商戶兩端都能得到可量化的價值,這也是 Amex 長期維持溢價品牌定位的關鍵。

最新收盤與盤後(五處以上交叉校對)
- 2025/8/12 收盤 $303.21
- 盤後約 $303.00
為何今天為 AXP做筆記
- 護城河:品牌、閉環網路、頂級卡會員生態與商戶關係。
- 率先受惠利率走勢:降息循環初期,資金成本下行,對授信/備抵的壓力可控。
- 現金流與回饋紀律:穩定回購與股息,管理層資本配置可預期。
- 估值/風險回報:在300美元附近,對應歷史盈餘成長與ROE水準,屬合理偏低檔帶(不追高,等回落分批)。
估值模型
- 相對法:以近年「正常化盈餘」給 18–20x 區間,對應合理帶落在290–325。
- DCF 粗估:自由現金流以中個位數增長、折現率10–11%、終值成長1%假設,內在價值集中於低300區間;和現價相近,但在降息+費率調整的順風下有上沿空間(核心假設偏保守)。
結論:不貴、可抱、逢回加,但不用追。
進場策略(依8/12狀態)
- 分批買進區間:$298–$304(第一筆),$292–$296(拉回第二筆);若意外放量突破 $306–$308,改採「小追+回測補」。
- 持有/加碼條件:營收成長持穩、費率與備抵正常、會員消費韌性。
- 風險:失業上升導致循環信貸壓力、監管/費率政策、豪華旅遊消費降溫。
盤後走勢
- 8/12 盤後約$303.00,與收盤相近,顯示延長時段未見異常位移(流動性正常)。
近三個月「成交量密集區」(量價帶)
- 由公開日線資料觀察,$295–$305 為主量帶,$288–$292 為次要承接帶;上緣壓力落在 $306–$310。此為我對逐日價量的技術歸納(非官方統計),用於制定分批買入與回測加碼點位。
明日應對(下一交易日8/13)
- 續抱/加碼:回測 $298–$300 且量縮,按計畫加一成;若放量站上 $306,以小倉跟進,等待回測再補。
- 風險控管:若跌破 $292 且量增,先降至半倉,觀察財報/逾放率數據。
- 觀察重點:美國就業與CPI後的降息預期持續度、公司對商戶費率與會員消費的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