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HF 流程步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RLHF)是訓練大型語言模型(如 ChatGPT)的一種方法,通過人類反饋引導模型更好地理解和回應。其流程主要包含三個階段:

RLHF 流程步驟

1. 預訓練語言模型(Pretraining)
使用大規模文本資料對通用語言模型進行預訓練,學習語言基本知識和語言結構。

2. 訓練獎勵模型(Reward Model Training)

收集人類標註的數據,例如多個模型輸出候選答案由人類評比哪個更好。

訓練一個獎勵模型,學習根據人類偏好為模型輸出分數(reward)。

獎勵模型通常是個語言模型,但輸出的是一個實數值而非文本。

3. 強化學習微調(Fine-tuning with Reinforcement Learning)

使用訓練好的獎勵模型作為評價標準,對原始語言模型進行強化學習優化。

通過演算法如 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更新模型參數以生成更優質、符合人類偏好的回答。

簡要比喻:

初始模型像學生,先讀很多書(預訓練)。

人類老師給予評分或比較(獎勵模型訓練)。

學生根據老師評價不斷改進寫作技巧(強化學習微調),學會寫出更符合老師期望的文章。

總結:

RLHF 是用來將機器學習模型「對齊」到人類價值觀和偏好,使其輸出更實用、準確和合宜的有效方法。這種流程結合了大規模預訓練、人類專家評估,以及強化學習優化,已成為大型語言模型成功的關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郝信華 iPAS AI應用規劃師 學習筆記
18會員
480內容數
現職 : 富邦建設資訊副理 證照:經濟部 iPAS AI應用規劃師 AWS Certified AI Practitioner (AIF-C01)
2025/08/19
Cross Attention 是 Transformer 模型中的一種注意力機制,主要用於讓模型能夠同時處理來自兩個不同來源的序列信息。它常見於編碼器-解碼器架構中,解碼器透過 cross attention「關注」編碼器輸出的所有位置,從而有效地融合與利用輸入序列信息生成相應輸出。 Cross
2025/08/19
Cross Attention 是 Transformer 模型中的一種注意力機制,主要用於讓模型能夠同時處理來自兩個不同來源的序列信息。它常見於編碼器-解碼器架構中,解碼器透過 cross attention「關注」編碼器輸出的所有位置,從而有效地融合與利用輸入序列信息生成相應輸出。 Cross
2025/08/18
LoRA(Low-Rank Adaptation)是一種高效的微調技術,設計用於快速適應大型預訓練模型(如GPT、BERT、T5)以完成特定任務,同時大幅減少需要調整的參數數量。它通過在模型的權重矩陣中引入低秩(low-rank)分解,僅學習少量可訓練參數,避免完整微調帶來的龐大計算和記憶體消耗。
2025/08/18
LoRA(Low-Rank Adaptation)是一種高效的微調技術,設計用於快速適應大型預訓練模型(如GPT、BERT、T5)以完成特定任務,同時大幅減少需要調整的參數數量。它通過在模型的權重矩陣中引入低秩(low-rank)分解,僅學習少量可訓練參數,避免完整微調帶來的龐大計算和記憶體消耗。
2025/08/18
Textual Inversion 是一種用於個性化文字到圖像生成模型(如 Stable Diffusion)的技術。它允許用戶通過少量示例圖片(通常3-5張),讓模型學會一個新的「詞彙」或「概念」,這個詞彙對應於用戶提供的特定對象、風格或人物。 主要原理: • 傳統的文字到圖像模型使用預訓練
2025/08/18
Textual Inversion 是一種用於個性化文字到圖像生成模型(如 Stable Diffusion)的技術。它允許用戶通過少量示例圖片(通常3-5張),讓模型學會一個新的「詞彙」或「概念」,這個詞彙對應於用戶提供的特定對象、風格或人物。 主要原理: • 傳統的文字到圖像模型使用預訓練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129 中說,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BE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129 中說,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 (BE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繼 AI說書 - 從0開始 - 82 與 xxx ,我們談論了衡量 AI 模型的方式,那當你訓練的模型比 State-of-the-Art 還要好並想要進行宣稱時,需要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繼 AI說書 - 從0開始 - 82 與 xxx ,我們談論了衡量 AI 模型的方式,那當你訓練的模型比 State-of-the-Art 還要好並想要進行宣稱時,需要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 xxx 提到,既然提到訓練,就表示要有一套衡量基準供大家遵守,有鑑於此,以下繼續介紹幾類衡量方式: MCC: 首先介紹 True (T) Positive (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 xxx 提到,既然提到訓練,就表示要有一套衡量基準供大家遵守,有鑑於此,以下繼續介紹幾類衡量方式: MCC: 首先介紹 True (T) Positive (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 可以透過繼承預訓練模型 (Pretrained Model) 來微調 (Fine-Tune) 以執行下游任務。 Pretrained Mo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 可以透過繼承預訓練模型 (Pretrained Model) 來微調 (Fine-Tune) 以執行下游任務。 Pretrained Mo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xxxx,ChatGPT 產生的程式,我們將它匯入 Colab 執行看看 ( Colab 使用教學見 使用Meta釋出的模型,實作Chat GPT - Part 0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延續xxxx,ChatGPT 產生的程式,我們將它匯入 Colab 執行看看 ( Colab 使用教學見 使用Meta釋出的模型,實作Chat GPT - Part 0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s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2024 這本書中講 Trainin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s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2024 這本書中講 Trainin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針對Generative AI、Foundation Model、Large Language Mod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針對Generative AI、Foundation Model、Large Language Mod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