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訴法院重判、關稅僅活到十月
法官宣判:川普的關稅大權超越國會授權
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於 8 月 29 日以 7 比 4 多數判決,裁定川普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推動的全球性高額關稅違法。法院認定這種大規模關稅設定,並非 IEEPA 所授權,且未經國會審議,不符「重大議題原則」框架。
法院並未立即撤銷關稅,而是設立期限到 10 月 14 日,讓川普政府可向最高法院進行上訴,同時把案件送回貿易法院進一步釐清「適用範圍是只針對原告還是適用所有國家」。
白宮四大高層齊聲喊話:裁定等同“摧毀美國”
- 川普在社群平台直嗆裁定「錯誤」並將“摧毀美國”,誓言上訴到底。
- 美財長貝森特:強調此裁定可能扭曲美國財政結構,並誘致貿易報復。
- 美商務部長 Lutnick:警告失去談判工具,將削弱對外經貿優勢。
- 美國務卿魯比歐:嚴厲警告裁定可能造成重大外交後果,轉為「災難性威脅」。
二、市場即時反應:關稅仍在,市場如坐針氈
- 市場時點尷尬:裁定發布在美股、債券、黃金尚未開盤前,但比特幣仍在盤中交易,僅微幅波動,反映市場尚未即時消化消息。
- 市場等待期:接下來幾週關鍵轉折點在於最高法院是否受理案件,以及 10 月 14 日後關稅是否撤除。
三、短中長期影響分析(引用專家與媒體觀點)
短期影響:市場波動上看“劇烈”階段
- 此裁定增加政策不確定性,市場預期短期內波動必增。
- 「這判決讓關稅如同心臟不穩在跳動,但尚未死去。」儘管所有關稅暫時仍為有效。
- 若關稅全面解除,政府收入將大幅減少(單月$280 億關稅收入),美債利率、美元匯率走勢將受壓。
中期影響:消費與製造業的雙向分化
若未來裁定使關稅失效,科技股、進口消費品或獲利反彈;但美國本土製造與鋼鋁產業可能承壓,美國 CBO 預估關稅取消可讓家庭負擔降低 1.4% 至 5.1%,市場不確定將拖慢企業投資與雇用意願,造成短期經濟放緩。長期影響:貿易戰兵法將轉向「立法路線」
法院一再強調「權力應由國會授權」,市場認為未來美國可能通過新的貿易法案,以合法方式授權關稅或貿易壁壘。
同時,部分報導指出美方可利用《貿易法》第 301 條、232 國安條款,或其他替代法律,繼續維持部分行業關稅。
四、其他視角觀點補充
傳媒分析總結
- 這將成為川普經濟政策的重要打擊,並可能促成對聯儲獨立性的訴訟浪潮。
- 此裁定不影響鋼鐵與汽車等國安類別關稅,但對「解放日」廣泛適用關稅是重大挫敗。
- 儘管市場可能反彈,但真正的走勢將取決於最高法院的後續案件動向。
國際反應
- Australian Wespamers 主席痛批此事製造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呼籲 G7 會議力推排除美製裁決措施。
- 加拿大、墨西哥政府回應稱,這屬美國內政事務,但希望依法處理,避免破壞雙邊貿易體系。
五、建議
總體觀點
- 短期:市場將經歷高波動,尤其關注 10 月前相關判決與白宮反應。
- 中期:裁決若走原路,美消費與科技股將成受益者,但製造業可能被弱化。
- 長期:美國有可能推出新的合法貿易工具,未來貿易政策將更加制度化與複雜。
投資組合建議
- 短期:考慮避險資產(順勢買入黃金、長期美債);避免高波動。
- 中期:可逢低加碼科技與消費股,特別是依賴低關稅供應鏈的公司。
- 長期:關注貿易政策變化對半導體股(如台積電)及重工業股的潛在影響,特別是232條款如受牽連,將重塑產業鏈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