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暗湧:1996的轉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5 分鐘
raw-image

改編自1996年真實案件

人物表

·       林雪雁:婦運領袖,本案核心人物(化名)

·       陳坤:計程車司機,嫌疑人(化名)

·       鄭明哲:關鍵法醫(化名)

·       鄧文昌:桃園案倖存者(使用本姓,但情節虛構)

·       王振豪:偵辦林雪雁案與江子翠案的專案小組刑警(化名)

·       沈慧心:林雪雁摯友,婦運夥伴(化名)


(一)暗夜失蹤

1996年11月的台北,濕冷的冬雨綿綿不絕。這一晚,寒氣格外刺骨。

婦女運動的核心人物林雪雁,剛結束一場關於女性夜間安全與計程車管理改革的激烈會議。會議上,她言辭鋒利,直指制度漏洞,引來部分保守勢力的側目。散場時已近深夜十一點,同行的夥伴沈慧心憂心忡忡:「雪雁,太晚了,叫認識的車行派車吧?或者我陪你等?」

林雪雁疲憊卻堅定地搖搖頭,她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雙眼有著長年為理念奮鬥留下的痕跡。「沒關係,慧心,妳住得遠,快回去吧。改革不能只停留在口號,總要有人先相信改變是可能的。我搭排班車就好,別擔心。」她刻意選擇了飯店門口燈光明亮處的排班計程車,想用行動證明「安全」可以透過制度建立。

沈慧心拗不過她,只好再三叮囑:「上車前一定要記車牌、看清楚司機證!」「知道啦,老規矩。」林雪雁笑著揮手,看著好友坐上另一輛車離去。

飯店廊簷下橘黃的燈光,在濕漉漉的地面上投下朦朧倒影。空氣中瀰漫著雨水的土腥味和車尾氣的微嗆。林雪雁走向那輛亮著空車燈的深色轎車。車窗搖下,司機的臉在陰影中模糊不清,只聽見一個略顯低沉的聲音:「小姐去哪?」

「麻煩到松山機場附近的民生社區。」林雪雁習慣性地快速瞥了一眼車內:儀表板前掛著的司機登記證照片是個面容普通的中年男子,名字是「陳坤」。她拉開後車門,一股混合著廉價菸味、陳舊皮椅和潮濕抹布的氣味撲鼻而來。她微微蹙眉,但還是坐了進去,隨手將裝有會議資料的提包放在身側。車門關上,發出沉悶的聲響,隔絕了外界的雨聲與微光。

車子平穩地駛入深夜的車流。起初,路線並無異常。林雪雁靠著車窗,看著窗外飛逝的、被雨水暈染成一片片霓虹光斑的城市街景,腦中仍盤旋著方才會議上未竟的討論——如何推動更嚴格的計程車司機篩選機制?如何確保GPS定位系統的強制安裝?這些念頭沉甸甸地壓在心上。

不知過了多久,她無意間抬眼看向前方。後視鏡裡,司機陳坤的目光似乎正透過鏡片,沉沉地落在她身上。那不是一般的打量,帶著一種令人不安的黏膩與專注。林雪雁心頭一凜,警鈴微響。她下意識地挪動身體,更靠近車門,手指悄悄握住了提包的帶子,那裡有她隨身攜帶的防狼噴霧。

「師傅,」她刻意讓聲音保持平穩,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疏離,「請專心開車。」

陳坤沒有回應,只是嘴角似乎極其輕微地扯動了一下,那雙透過後視鏡盯著她的眼睛,陰鷙得更深了。車廂內的氣氛陡然緊繃,空氣彷彿凝滯,只剩下引擎單調的運轉聲和輪胎碾過濕滑路面的沙沙聲。林雪雁感到一陣寒意從脊椎竄升,她強迫自己冷靜,準備隨時報警或採取行動。

就在這時,她發現車子並未駛向通往民生社區的高架橋入口,反而拐進了一條光線昏暗、兩旁盡是老舊公寓的狹窄單行道!這條路她從未走過,也絕非去她家的方向!

「停車!」林雪雁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命令式的嚴厲,「你開錯路了!立刻停車!」

陳坤置若罔聞,反而猛踩油門!老舊的引擎發出不祥的嘶吼,車子像離弦之箭般加速衝向巷子更深、更黑暗的盡頭。林雪雁瞬間意識到危險降臨,她毫不猶豫地從提包中掏出防狼噴霧,對準前座司機的方向猛按!

「嗤——」強烈的刺激性氣體在狹小的空間內瀰漫開來。

「啊!幹!」陳坤猝不及防,被噴了個正著,劇烈的灼痛感讓他發出一聲野獸般的怒吼。車子瞬間失控,像醉漢般猛烈扭擺,輪胎在濕滑的地面上發出刺耳的尖叫,險些撞上旁邊的牆壁!

就在這電光火石的混亂瞬間,林雪雁用盡全身力氣去扳動車門把手!老舊的車門鎖發出「咔噠」一聲輕響,竟被她掙開了!冰冷的雨水夾雜著自由的氣息撲面而來!求生的本能驅使著她,不顧一切地要往外跳!

然而,一隻鐵鉗般的手從駕駛座猛地向後伸出,精準、狠戾地抓住了她剛剛解開安全帶的肩膀!那隻手的力量大得驚人,帶著一股瘋狂的蠻勁,硬生生將她已經探出半個身子的軀體,粗暴地、毫不留情地拽回了如同囚籠的後座!

raw-image

「砰!」車門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從外面甩上,沉重的撞擊聲宣告了逃生希望的徹底破滅。

緊接著,一塊帶著強烈化學藥劑氣味的粗糙布團,死死地捂住了她的口鼻!刺鼻的氣味瞬間鑽入鼻腔,直衝大腦。林雪雁的掙扎變得無力,眼前的光影開始劇烈晃動、旋轉、破碎……意識如同退潮般迅速被黑暗吞噬。最後的知覺,是車子引擎再次瘋狂咆哮起來,載著無邊的恐懼與黑暗,衝向更深的、未知的深淵……

車窗外的台北雨夜,依舊霓虹閃爍,車水馬龍。沒有人注意到這輛消失在暗巷深處的計程車,也沒有人聽到那短暫而絕望的抗爭聲響。都市巨大的喧囂,無情地吞噬了一個致力於讓它變得更安全的靈魂所發出的最後警報。雨,冰冷地持續落下,沖刷著街道,也彷彿要沖刷掉這罪惡的痕跡。


(二)雙重震撼與無盡焦灼

距離林雪雁失蹤,已過了令人窒息的二十四小時。她如同人間蒸發,沒有電話,沒有蹤跡。沈慧心心中的不安已膨脹成巨大的恐懼。她不斷撥打林雪雁的手機,回應她的永遠是冰冷而機械的女聲:「您撥打的用戶暫時無法接通……」這聲音像鈍刀,反覆切割著她的神經。

「不對勁,絕對不對勁!」沈慧心再也無法等待,她衝進轄區警局,聲音因焦急而尖銳顫抖:「她昨晚搭計程車離開後就失聯了!她是林雪雁!你們知道她是誰!她絕不可能無故消失!」

「林雪雁」這個名字,在警局內部引發了震動。這位以敢言著稱、近期更因強力推動計程車司機背景審查和GPS強制安裝而頻頻登上媒體版面的婦運領袖失蹤,消息如同投入滾油的水滴,瞬間炸開。警局高層的神經立刻緊繃起來。這不僅是一起失蹤案,更可能牽涉極其敏感的政治與社會影響。

專案小組火速成立,由經驗豐富、眉宇間刻著風霜的王振豪警官負責。他迅速調閱了飯店門口的監視器畫面。模糊的黑白影像中,清晰地記錄下林雪雁在深夜十一點零七分,獨自走向一輛深色轎車型計程車的過程。她似乎在車窗前短暫交談,然後拉開後車門坐了進去。車子隨即駛離畫面。

「放大!車牌!看清楚車牌!」王振豪緊盯著螢幕。

技術人員艱難地處理著低解析度的畫面。反覆放大、銳化、比對……「報告王組,車牌……車牌尾數好像是『7』開頭……中間數字很模糊……最後一個字……像是『9』?或者『8』?」技術員的語氣充滿不確定。雨夜的干擾,老舊監視器的局限,讓關鍵的車牌號碼如同蒙上一層厚紗。

線索幾乎斷在源頭。王振豪面色凝重如鐵。沒有明確車牌,在台北數以萬計的計程車中尋找目標,無異於大海撈針。沈慧心得知進展,絕望幾乎將她擊垮,她只能一遍遍向媒體、向公眾呼籲,懇求目擊者提供線索。

就在全台目光聚焦在林雪雁失蹤案,社會輿論沸騰,對治安、對計程車安全的質疑聲浪一浪高過一浪之際,一樁更為血腥、更為駭人聽聞的慘案,如同平地驚雷,在僅僅十幾天後,猛烈地炸響在台灣社會最脆弱的神經上!

桃園縣長官邸。

那是一個同樣陰冷的清晨。官邸內瀰漫著令人作嘔的濃重血腥味。八具屍體,以一種殘酷而整齊的方式,陳列在血泊之中。子彈精準地從後腦或眉心貫入,手法冷酷、高效,帶著行刑式的決絕。遇害者包括縣長劉邦友、他的機要秘書、司機、幫傭……現場慘不忍睹,如同修羅屠場。倖存者,只有身中數槍、倒在血泊中奄奄一息的縣議員鄭政昌。

桃園官邸八死血案!消息透過媒體的緊急插播,瞬間蓋過了所有新聞!全台灣陷入前所未有的巨大恐慌和憤怒之中。光天化日之下,縣長官邸被血洗!這是對公權力赤裸裸的挑釁,是對社會秩序的毀滅性打擊!

電視畫面反覆播放著官邸外拉起的層層黃色封鎖線、神色凝重進出的鑑識人員、以及家屬崩潰慟哭的畫面。街頭巷尾,人們的談論話題從「林雪雁去哪了」瞬間轉為「下一個會不會是我?」、「政府到底在做什麼?」恐懼像瘟疫般蔓延。

這驚天巨案,如同一個巨大的黑洞,瞬間吞噬了所有的關注度、警力資源和社會情緒。林雪雁的失蹤案,在這滔天血案面前,彷彿成了被狂風巨浪輕易淹沒的小小漣漪,迅速淡出了媒體的頭條和公眾視野的中心。專案小組的壓力陡增,一部分骨幹警力被緊急抽調支援桃園案。王振豪看著手下被調走的名單,一拳重重砸在辦公桌上,杯中的水劇烈震盪。他感到一股深深的無力與憤怒。

「組長,林雪雁那邊……」年輕的組員小聲詢問,臉上寫滿了為難。

王振豪閉上眼,深吸一口氣,再睜開時,眼神銳利如刀:「查!兩邊都查!人手不夠就給我連軸轉!林雪雁也是人!她的命一樣重要!給我盯死所有計程車行,尤其是登記司機叫『陳坤』的!還有,失蹤地點附近所有可疑車輛,一輛輛過濾!桃園那邊……等鑑識報告!」他的聲音嘶啞,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他知道,此刻的堅持,是對失蹤者唯一的告慰。

然而,現實是冰冷的。資源的傾斜、社會關注的轉移,讓尋找林雪雁的工作變得步履維艱。每一天的流逝,都意味著生還的希望更加渺茫。沈慧心和婦女團體的成員們,在巨大的悲痛和雙重案件的衝擊下,並未放棄。她們頂著桃園血案帶來的恐怖陰雲,繼續走上街頭,召開記者會,聲音因悲痛而嘶啞,卻更加鏗鏘:

「我們在哀悼桃園無辜逝者的同時,不能忘記同樣消失的女性林雪雁!」

「計程車安全漏洞,是懸在所有女性頭上的利劍!制度不改,悲劇必將重演!」

「我們要求政府立即正視,推動計程車全面強制安裝衛星定位系統(GPS)!落實司機背景審查!」

她們舉著林雪雁的照片,照片上的她眼神堅毅,充滿力量。標語牌上寫著:「林雪雁在哪裡?」、「GPS 救命系統刻不容緩!」、「拒絕下一個受害者!」。她們的身影在蕭瑟的寒風和桃園血案帶來的肅殺氛圍中,顯得格外單薄,卻又異常堅韌。她們的聲音,穿透恐懼的迷霧,試圖喚醒社會對另一種隱秘暴力的關注,試圖在無邊的黑暗中,點燃一絲制度變革的火種。

而此刻,在遙遠的南方,高雄鳥松一處荒僻的果園深處,連日的大雨正無情地沖刷著泥土。空氣中,除了雨水的清冽和植物的腐殖質氣息,似乎隱隱夾雜著一絲難以言喻的、令人心頭髮毛的異味,悄然彌散開來……


(三)裸屍現蹤與「W」的幽靈

raw-image

三天。對沈慧心和專案小組來說,是煎熬的三天。對林雪雁而言,是永恆的黑暗。

高雄鳥松,一處人跡罕至、被茂密果樹包圍的荒僻產業道路旁。連日的豪雨終於停歇,空氣濕重,瀰漫著泥土和腐葉的氣息。幾隻野狗在草叢深處焦躁地徘徊、低吠,對著一處被雨水沖刷得有些鬆軟的土坡狂嗅不止,甚至試圖用爪子刨挖。

一名路過的當地老農被狗群的異常吸引,皺著眉頭,拄著鋤頭好奇地走近。「去!去!」他揮手驅趕野狗。野狗不甘地散開,但依舊在附近徘徊,喉嚨裡發出威脅的低吼。老農的目光落在那片被翻動過的、顏色異常深暗的泥土上。一股難以形容的、令人作嘔的淡淡氣味鑽入他的鼻腔——那絕不是普通的動物屍臭。

他心頭一沉,一種不祥的預感攫住了他。他顫抖著手,用鋤頭小心地撥開表層鬆軟的浮土。

一縷糾結的、沾滿泥濘的黑髮露了出來。

老農嚇得魂飛魄散,鋤頭「哐當」一聲掉在地上。他連滾爬爬地跑回村裡,語無倫次地報了警。

高雄警方趕到現場,封鎖區域。當覆蓋的泥土被徹底清理開,眼前的景象讓身經百戰的刑警也倒抽一口冷氣:一具女性屍體,全身赤裸,以一種極其屈辱的姿態被棄置在淺坑中。屍體上布滿觸目驚心的傷痕——多處深可見骨的刀傷,集中在胸腹等要害部位,殘忍地訴說著兇手極致的暴虐與殺意。頭面部遭受過重擊,腫脹變形,難以辨認,但依稀能看出生前曾有的知性輪廓。死者雙手被反綁,腳踝也有束縛的痕跡。更令人髮指的是,死者下體有遭受嚴重性侵害的跡象。

法醫初步勘驗,死亡時間約在發現前三到四天,與林雪雁失蹤時間高度吻合。現場沒有發現任何能直接證明死者身份的證件或衣物,只有無盡的暴力和一個被剝奪了所有尊嚴的生命。

現場照片和初步報告火速傳回台北林雪雁失蹤案專案組。王振豪看著照片中那具飽受摧殘的軀體,即便面容難辨,一種直覺的寒意仍從腳底竄上頭頂。當他將照片遞給被緊急找來協助辨認的沈慧心時,這位堅強的婦運戰友只看了一眼,整個人就像被抽掉了所有骨頭,瞬間癱軟在地,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不似人聲的哀嚎:「雪雁——!」那聲絕望的呼喊,穿透了警局冰冷的牆壁,也正式宣告了最壞的結果。

林雪雁遇害,且死狀極慘!消息再也無法掩蓋,如同引爆了一顆炸彈,將先前被桃園血案暫時壓下的恐懼與憤怒,以更猛烈的姿態重新點燃。婦女團體的悲憤達到頂點,社會輿論洶洶,強烈要求警方限期破案,嚴懲兇手!「計程車=死亡陷阱?」、「女性夜歸安全誰來保障?」的質問充斥媒體版面。

王振豪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他親自飛抵高雄,與當地警方聯合偵辦。在高雄市警局的驗屍房裡,冰冷的空氣中瀰漫著消毒水和死亡的味道。資深法醫鄭明哲正全神貫注地進行詳細的解剖檢驗。

「王組長,」鄭明哲的聲音在寂靜的空間裡顯得格外清晰冷冽,他戴著橡膠手套,指著解剖台上慘不忍睹的軀體,「除了明顯的銳器傷和鈍器傷,死者在生前遭受了極其殘暴的性侵。我們在受害者體內和指甲縫隙裡,採集到了微量的生物跡證,疑似兇手的分泌物和皮屑。」他小心翼翼地用鑷子夾起幾個極其微小的證物袋,「這些,是關鍵。」

「另外,」鄭明哲的語氣頓了頓,指向死者右側頸部一處較為隱蔽、在混亂傷痕中幾乎被忽略的位置,「這裡,有一個很特殊的損傷形態。」

王振豪湊近,強忍著視覺與心理的雙重衝擊。在頸部靠近鎖骨上方,有一處約指甲蓋大小的皮膚損傷。那不是刀傷,也不像是普通抓傷,更像是一種……壓印?或者說,是一種帶有特定形狀的撕咬或啃噬造成的痕跡?邊緣呈現不規則但隱約有規律的齒痕狀,中心區域的皮膚組織缺損,形成了一個模糊卻又透著詭異特徵的創面——如果仔細辨認,那損傷的整體輪廓,竟隱隱像一個扭曲變形的英文字母「W」!

「這是……咬痕?」王振豪皺緊眉頭。

「高度懷疑是咬痕,且極具個體特徵。」鄭明哲肯定地點頭,眼神銳利,「兇手在施暴過程中,情緒極度亢奮或失控,留下了這個帶有強烈個人標記的傷口。我稱它為『W刻痕』。這可能成為串並案件或鎖定真兇的獨特標誌。」他仔細地拍照、測量、製模,將這個詭異的「W刻痕」完整記錄下來。

王振豪盯著那個猙獰的「W」,感覺一股寒意沿著脊椎爬升。這不僅僅是傷口,更像是一個來自地獄的簽名,一個兇手無意或有意留下的、充滿惡意與挑釁的烙印。

就在高雄的解剖緊張進行時,台北專案組的基礎排查工作也取得了一絲微弱卻關鍵的進展。經過對數百家計程車行、上萬名司機資料的海量篩選和反覆比對,一個名字浮出水面:陳坤。

登記車行反饋,司機陳坤在三天前——也就是林雪雁失蹤的次日——突然以「家中有急事」為由,口頭告知車行老闆後就再也沒有出現,車輛也未歸還,人如同蒸發。更可疑的是,車行登記的他所駕駛的車輛型號和顏色,與飯店監視器中那輛模糊的深色轎車高度相似!而車牌號碼,經過技術人員結合監控中極其模糊的影像和車行留底記錄的反覆核對,尾數終於被確認——就是那輛載走林雪雁的車!

「陳坤!」王振豪在電話裡聽到這個名字,眼中爆出精光,「立刻發布通緝!全面追查陳坤及其名下車輛下落!把他祖宗十八代都給我查清楚!」

關鍵嫌疑人鎖定!然而,陳坤和他那輛深色的計程車,如同石沉大海,消失得無影無蹤。他沒有回家,沒有使用身份證件,沒有聯絡任何親友。這個幽靈般的司機,帶著他血腥的秘密和那輛可能成為鐵證的車,徹底隱入了茫茫人海。王振豪知道,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兇手有極強的反偵查意識,他留下的那個「W刻痕」,是唯一的、詭異的線索。

與此同時,鄭明哲法醫帶著從林雪雁體內和指甲縫隙中提取到的寶貴生物檢體——那屬於兇手的微量DNA,以及那個「W刻痕」的詳細資料,返回了台北刑事警察局最頂尖的實驗室。彼時,DNA鑑定技術在台灣警方的應用尚處於起步階段,設備昂貴,流程繁複,資料庫更是極度匱乏。每一次鑑定,都如同大海撈針,耗時耗力且希望渺茫。鄭明哲只能將檢體編號,懷著沉重的心情,放入需要漫長等待的檢驗序列中,寄望於科技能帶來奇蹟。

而那個詭異的「W」印記,則深深烙印在王振豪的腦海中。他有一種模糊卻強烈的預感:這個標記,或許不僅僅屬於林雪雁案。它像一個幽靈,可能早已在其他罪惡的現場徘徊。

他翻開了手邊另一疊厚厚的、尚未偵破的懸案卷宗。其中一份,標題刺目:《台北縣板橋江子翠河濱公園無名女屍分屍案》。案發時間,是更早的去年(1995)冬天。受害者身份至今未明,屍體被殘忍肢解、棄置。卷宗裡現場照片觸目驚心。王振豪的手指有些發顫,他快速翻動著,尋找著法醫報告的細節。當他看到其中一張特寫照片時,瞳孔驟然收縮!

照片上,是死者(軀幹部分)的右肩胛骨下方皮膚。那裡,赫然也有一處形狀奇特、邊緣不規則的皮膚損傷!卷宗內的法醫描述寫著:「……該處損傷形態特殊,疑為咬痕,具個體特徵……」

雖然角度、深淺略有不同,但那個損傷的整體輪廓,尤其是中心區域形成的詭異凹陷和邊緣的撕裂形態,與林雪雁頸部那個令人不寒而慄的「W刻痕」,竟有著驚人的、無法忽視的相似感!

一股電流瞬間竄過王振豪的脊背。江子翠分屍案……林雪雁案……陳坤……失蹤的計程車……還有那個如同惡魔簽名般的「W」!

「難道……是同一個人?!」這個念頭如同冰錐,狠狠刺入他的腦海。如果猜想成立,那他們追捕的,不僅僅是一個殺害婦運領袖的計程車司機,更可能是一個潛伏已久、手段極其殘忍變態的連環殺手!陳坤的危險性,瞬間飆升到難以想像的地步。

王振豪立刻衝向鑑識科,找到正在忙碌的鄭明哲,將江子翠案卷宗和那張特寫照片拍在他面前,手指重重地點在那個咬痕上:「老鄭!你看這個!和林雪雁頸部的『W刻痕』,像不像?!」

鄭明哲推了推眼鏡,仔細比對著兩份來自不同案件、不同受害者、不同時間地點的法醫記錄和照片。他的眉頭越鎖越緊,眼神卻越來越亮。作為經驗豐富的法醫,他對創傷形態的辨識有著近乎本能的敏銳。

「形態學上……高度相似!」鄭明哲的聲音帶著壓抑的激動,「尤其是這種中心組織缺損和邊緣撕裂形成的特定角度!雖然一個在頸部,一個在肩背,深淺也有差異,但造成這種獨特損傷的牙齒排列特徵——特別是右上犬齒和第一小臼齒的相對位置和突出程度——吻合的可能性……極高!」

他猛地抬頭,看向王振豪:「王組,立刻申請將江子翠分屍案死者殘留的生物檢體(如果能找到),與林雪雁案中提取到的嫌疑犯DNA,進行交叉比對!還有,江子翠案現場有沒有採集到可疑的微量跡證?比如……皮屑?菸蒂?任何可能帶有兇手DNA的東西?」

raw-image

希望如同黑暗中驟然亮起的火苗。王振豪的心臟狂跳起來。如果DNA能比中……那不僅意味著林雪雁案的兇手落網在望,更意味著一樁殘酷的懸案可能就此告破!他彷彿看到了那個幽靈般的「W」殺手,在科學的光芒下,無所遁形!

「我馬上去辦!老鄭,你這邊的DNA檢驗,優先級提到最高!不惜一切代價,盡快出結果!」王振豪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

兩條看似平行的血腥軌跡,因為一個變態的咬痕和尚未可知的DNA,在這一刻,兇險地交匯了。追捕幽靈的網,正在科學的引導下,悄然收緊。而那個消失的陳坤,此刻正隱藏在哪個陰暗的角落?他是否知道,自己留下的惡魔印記和微不足道的皮屑,即將成為鎖住他的致命枷鎖?


(四)DNA交鋒與鄧文昌的囈語

刑事警察局的頂尖實驗室裡,氣氛凝重得如同實質。昂貴的基因定序儀發出低沉而穩定的運行聲,螢光幕上跳動著複雜的曲線和密密麻麻的鹼基符號(A、T、C、G)。鄭明哲法醫和他的團隊已經不眠不休輪班工作了數十個小時,雙眼佈滿血絲,咖啡杯堆滿了操作檯一角。

兩份承載著破案希望的生物檢體被賦予了最高優先級:

1.     檢體A:從林雪雁體內及指甲縫隙中提取到的嫌疑人微量DNA。

2.     檢體B:從江子翠分屍案現場遺留物中(幸運地在死者衣物殘片夾縫中找到幾粒極微小的皮屑)重新提取、淨化、擴增出的DNA。

技術人員屏住呼吸,將處理好的兩份DNA樣本分別注入儀器。機器的低鳴聲在此刻聽起來如同命運的倒數計時。螢幕上的數據流瀑布般滾動,複雜的演算法開始進行億萬次的比對。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每一秒都像被拉長。鄭明哲緊盯著螢幕,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桌面。王振豪也守在實驗室外,焦躁地踱步,菸一根接一根,腳邊的菸蒂堆成了小山。整個專案組,乃至關注此案進展的上層,都在等待這份科學的判決書。

突然,儀器發出一聲不同於往常的提示音!緊接著,負責監控數據的技術員猛地站起身,聲音因激動而變調:「鄭醫師!比……比中了!檢體A與檢體B的DNA分型……關鍵的16個STR基因座……完全吻合!是同一個人!江子翠案和林雪雁案的兇手,是同一個人!」

「確定嗎?!」鄭明哲一步搶到螢幕前,聲音發緊。

「百分之百確定!匹配概率高達十億分之一以上!不可能出錯!」技術員指著螢幕上兩條幾乎完全重疊的基因圖譜曲線,斬釘截鐵。

實驗室內瞬間爆發出壓抑已久的低呼。鄭明哲重重一拳砸在掌心,眼中閃爍著科學戰勝罪惡的光芒:「好!太好了!」他立刻抓起電話打給王振豪:「王組!比中了!就是他!『W刻痕』的兇手,同時犯下江子翠分屍案和林雪雁命案!我們要找的陳坤,就是這個連環殺手!」

電話那頭,王振豪拿著話筒的手微微顫抖,長久以來的壓力和此刻的狂喜衝擊著他,他閉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氣,再睜開時,只剩下獵人鎖定獵物般的冰冷銳利:「收到!辛苦了老鄭!這份報告,就是釘死他的鐵證!」

科學的利劍,終於劈開了迷霧!陳坤的危險性從殺害婦運領袖的兇手,驟然升級為手段極其殘忍、至少背負兩條人命的連環變態殺人魔!通緝令的等級和範圍被提升到最高,陳坤的照片和車輛資訊鋪天蓋地地出現在所有媒體和公共場所。警方懸賞金額大幅提高,發動全台警力,布下天羅地網。社會大眾在震驚之餘,也因兇手的殘暴本質被揭露而陷入更深的不安,對計程車安全的恐懼達到了頂峰。

然而,陳坤彷彿真的化身幽靈,銷聲匿跡。他極可能早已棄車(車輛至今未被發現),並利用某種不為人知的方式潛逃或蟄伏。王振豪知道,面對如此狡猾且兇殘的對手,常規的追捕如同大海撈針,必須另闢蹊徑。

就在此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物,帶來了一絲微弱卻詭異的聯繫。桃園官邸血案的唯一倖存者,縣議員鄭政昌,在經歷多次手術後,奇蹟般地從鬼門關被拉了回來,但依舊處於極度虛弱和時而清醒時而迷糊的狀態。由於兩案發生時間接近(均在1996年11月),且都震動全台,專案組在交叉排查極端暴力傾向人員時,例行地將陳坤的資料也遞交給了負責偵辦桃園案的專案組,請求留意是否有任何潛在關聯(儘管可能性極低)。

一天深夜,負責在醫院保護/監控鄧文昌的刑警小趙,在病房外守夜。病房內傳來鄭政昌斷斷續續、含混不清的囈語,這是他在藥物作用下常有的狀態。小趙起初並未在意,直到幾個破碎的詞語反覆鑽入他的耳朵:

「……車……計程車……」

「……司機……眼神……好凶……」

「……血……好多血……」

「……W……W……刻……刻……」

小趙一個激靈,瞬間睡意全無!「計程車」?「司機」?「W刻」?這些詞彙組合在一起,在當下的語境中,指向性太強了!他立刻將這異常情況層層上報。

王振豪得知後,心頭劇震!桃園案和林雪雁案/江子翠案是性質完全不同的案件,作案手法(槍決 vs. 刀刺/分屍/性侵)、目標(官邸多人 vs. 單身女性)也天差地別,理論上不可能有關聯。但鄭政昌在瀕死狀態下潛意識中閃現的這些詞語……是巧合?是藥物導致的幻覺?還是……在官邸血案發生前後的某個極其短暫的時刻,鄭政昌無意中接觸過與陳坤相關的事物?

這個可能性雖然微乎其微,卻像一根尖刺扎進了王振豪心裡。他立刻申請,在醫生認為鄭政昌狀態最穩定、意識最清醒的短暫時刻,由他親自進行一次極其謹慎、避免誘導的詢問。

病房裡瀰漫著消毒水的氣味。鄭政昌臉色蒼白如紙,身上插著管子,虛弱地半躺著。王振豪坐在床邊,語氣放得極度平緩:「鄭議員,打擾您休息。我是刑警王振豪。您還記得……在您出事前幾天,或者出事當天早上,有沒有見過什麼特別的人?比如……計程車司機?或者,有沒有注意到什麼異常的車輛?」

鄭政昌的眼神有些渙散,思考似乎很費力。他斷斷續續地、緩慢地說:「車……很多車……來來往往……」他停頓了很久,眉頭痛苦地皺起,像是在努力捕捉腦海中一閃而過的碎片。「有……一個司機……在官邸外面……路口……停了好久……看……看裡面……眼神……很……很怪……」

王振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眼神很怪?怎麼個怪法?您還記得他長相嗎?或者車子?」

「……凶……很兇……像……狼……」鄭政昌的聲音越來越微弱,「車……顏色……深……舊舊的……車牌……尾數……好像……有7……有9?……記不清……」他劇烈地咳嗽起來,護士連忙上前處理。

詢問只能終止。鄭政昌提供的資訊極其模糊:一個在官邸附近長時間停留、眼神兇狠如狼的深色舊計程車司機,車牌尾數可能含7和9。這與陳坤的車輛特徵(深色、老舊)和登記車牌尾數(已確認尾數含7和9)存在一定的吻合點!尤其是「眼神兇狠如狼」的描述,與飯店監視器中陳坤那陰鷙的一瞥,以及王振豪在腦海中為這個連環殺手勾勒的畫像,隱隱重疊!

這個發現讓王振豪背脊發涼。這意味著什麼?難道陳坤這個變態殺手,在犯下林雪雁案後,還膽大包天地在策劃驚天血案的縣長官邸外圍進行過窺探?是巧合的經過?還是……他與桃園血案也存在某種難以想像的、邊緣性的關聯?比如,為真正的兇手提供過某種便利(如車輛)?或者純粹是出於變態心理的「觀摩」?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陳坤參與了桃園血案(鄭政昌的指認太過模糊,且桃園案兇手作案手法專業,與陳坤的變態犯罪模式不符),但這個時間和地點上的潛在「交錯」,卻為尋找陳坤的下落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視角——這個幽靈,其行蹤和行為模式,可能遠比他們想像的更為詭秘和大膽。他或許不僅僅在黑暗中獵殺落單女性,也曾靠近過那場震動台灣的血腥風暴中心。

王振豪看著病床上虛弱的鄭政昌,心中疑雲密佈。桃園案與林雪雁案,如同兩條被血染紅的平行線,卻在鄭政昌模糊的囈語和陳坤幽靈般的車影中,產生了某種詭異的、難以言喻的共振。這共振是真實的線索,還是恐懼催生的幻覺?他需要更多的證據。而此刻,追捕陳坤,就是解開所有謎團的關鍵鑰匙。通緝的網,必須收得更緊,覆蓋所有他可能藏匿的陰暗角落。


(五)未終的追緝與血色遺產

陳坤的通緝令貼滿了大街小巷,他那張看似普通卻透著陰鷙的面孔,透過電視螢幕和報紙版面,深深烙印在每個台灣民眾的心中。一個計程車司機,竟然是犯下江子翠殘酷分屍案和殺害著名婦運領袖林雪雁的連環殺手!這個事實帶來的衝擊和恐懼是顛覆性的。街頭巷尾的計程車,從此在許多人眼中,不再是便利的交通工具,而是潛藏著致命危機的移動牢籠。

raw-image

警方布下天羅地網,懸賞金額一再提高。然而,陳坤如同人間蒸發。他熟悉城市脈絡,有極強的反偵查能力,可能早已利用混亂(桃園血案吸引了大量警力)棄車、變裝,甚至通過某種不為人知的管道潛逃出境,或者蟄伏在社會最陰暗的角落,等待風頭過去。王振豪帶領專案組晝夜不停地追查所有線索——陳坤的親友關係、可能的藏身處、過往的活動軌跡、銀行帳戶……但收效甚微。這個幽靈殺手,似乎徹底融入了陰影之中。

就在警方全力追捕卻陷入僵局之時,林雪雁的悲劇以另一種方式,猛烈地撼動著台灣社會的根基。她的死,不僅是個人的隕落,更像是一把燒紅的烙鐵,狠狠燙在整個社會的良知之上。尤其是婦女團體,她們的悲憤化作了前所未有的強大行動力。

林雪雁的葬禮在台北舉行。那天下著細雨,天色陰沉。靈堂中央,她的遺照依舊是那副堅毅、充滿生命力的模樣,與躺在棺木中冰冷殘破的軀體形成殘酷對比。現場沒有過度的嚎啕,只有一片壓抑的、沉重的悲慟。數以千計的民眾自發前來弔唁,隊伍綿延數條街。許多女性臉上掛著淚水,眼神中除了哀傷,更燃燒著熊熊的怒火。

沈慧心作為治喪委員會的代表,站在靈堂前。她的聲音因連日來的悲痛和嘶喊而沙啞不堪,卻帶著一種穿透陰雲的力量:

「雪雁用她最寶貴的生命,為我們敲響了最沉重的警鐘!她生前最後一刻,還在為女性夜歸安全、為計程車管理制度的漏洞而疾呼!今天,她躺在這裡,不是終點!她的血,不能白流!」她舉起手中厚厚的一疊文件,那是林雪雁生前最後一次會議中起草的《計程車安全管理改革草案》的複印件,上面甚至還有她娟秀的字跡和標注。

「我們要求!政府必須立即兌現雪雁的遺願!」沈慧心的聲音陡然拔高,如同出鞘的利劍:

「第一!全台灣所有營業計程車,必須強制、全面、限期加裝衛星定位行車紀錄系統(GPS)!讓每一輛車的軌跡,都置於陽光之下,無所遁形!」

「第二!徹底改革計程車駕駛執業登記證發放制度!嚴格背景審查,建立黑名單,杜絕有暴力、性侵前科者混入行業!」

「第三!加快推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立法!設立專責機構,完善被害人保護機制,從重懲處性暴力犯罪!」

raw-image

她的每一條訴求,都引發現場雷鳴般的掌聲和應和:「支持!支持!」「立法!立法!」「GPS!GPS!」口號聲浪一波高過一波,匯聚成一股無法忽視的民意洪流。媒體的鏡頭記錄下這一切,透過電波傳遍全島。

林雪雁的鮮血,成了推動制度變革最悲壯也最有力的催化劑。她的葬禮,變成了台灣女性安全運動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和誓師大會。社會輿論在鐵一般的罪案事實和婦女團體的強力動員下,呈現出一邊倒的壓力。政府部門承受著前所未有的譴責。

僅僅在林雪雁遇害後數週,面對排山倒海的民意壓力和多起重大刑案暴露的社會安全漏洞,立法院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加速審議並三讀通過了《性侵害犯罪防治法》。該法明確規範了性侵害犯罪之定義、加重刑責、設立性侵害防治中心、建立加害人資料庫及社區監控制度、強化被害人保護與輔導措施等,成為台灣保障性別安全的重要里程碑。

與此同時,交通部頂著計程車業界的部分反彈和成本壓力,火速頒布行政命令:要求全台所有營業計程車,必須在規定期限內,強制安裝具備衛星定位(GPS)功能的行車紀錄器!這項被民間稱為「林雪雁條款」的政策,徹底改變了計程車行業的生態。每一輛安裝了GPS的計程車,頂燈旁多了一個小小的、不起眼的衛星信號接收器,卻如同無形的守護之眼,默默記錄著行駛軌跡,為乘客,尤其是夜間單身女性乘客,增添了一道至關重要的科技防線。

沈慧心和婦女團體的成員們,站在第一批裝上閃爍著GPS信號燈的計程車前,百感交集。她們撫摸著那冰冷的金屬外殼,眼中含淚。這是用摯友的生命換來的進步,沉重得讓人心碎。

「雪雁,妳看到了嗎?」沈慧心望著灰濛濛的天空,輕聲呢喃,「GPS裝上了,法案通過了……妳推動的改變,正在發生。雖然太遲了,沒能保護妳……但我們會繼續下去,直到再也沒有下一個受害者。」

王振豪也默默注視著這一切。制度的推進是對逝者的告慰,但他心中的巨石並未放下。陳坤依然在逃。那個製造了「W刻痕」、犯下兩樁血案的幽靈,仍然逍遙法外。DNA證據鎖定了他,通緝令高懸,但人海茫茫。

幾個月過去了,一年過去了……陳坤如同石沉大海,杳無音信。警方從未放棄,王振豪的抽屜裡,陳坤的案卷始終放在最上面,那張有著陰鷙眼神的照片和那個詭異的「W刻痕」圖像,時刻提醒著他未完成的使命。專案組的名義雖因時間流逝而調整,但對陳坤的追捕從未停止。他可能早已死在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也可能早已改頭換面,用新的身份在世界的某處繼續蟄伏。

桃園血案的偵辦同樣陷入泥潭,成為懸案。鄭政昌的身體逐漸康復,但對那個「眼神兇狠如狼」的計程車司機的記憶,始終模糊不清,無法提供更多有效的線索。兩條被血染紅的案件線索,最終未能實質交匯,只留下無盡的疑雲和鄭政昌午夜夢迴時那揮之不去的、充滿惡意的眼神幻影。

高雄鳥松發現林雪雁遺體的荒僻產業道路旁,不知何時,被人悄悄放上了一束早已乾枯的白色野花。風吹過果園,枝葉沙沙作響,彷彿低語著未盡的悲傷與未能昭雪的冤屈。

而在台北刑事警察局龐大的未破懸案資料庫深處,兩個案件被一條無形的線緊緊相連:

案件編號:TPH-19951130(林雪雁被害案)

案件編號:TCP-199512XX(江子翠分屍案)

串並依據:DNA證據100%吻合;特殊創傷標記("W"刻痕)形態學高度一致。

嫌疑人:陳坤(在逃通緝)

冰冷的文字下,是兩條永遠無法挽回的生命,和一個在黑暗中獰笑的幽靈。陳坤的蹤跡,成為台灣犯罪史上一個令人心悸的空白。而林雪雁用生命換來的GPS閃爍信號,則在無數個夜晚,穿透城市的霓虹與黑暗,如同不滅的星火,默默守護著後來的夜歸人,訴說著一個關於犧牲、抗爭與制度革新的血色故事。這故事沒有真正的終點,只有不斷前行的警示與未竟的追尋。那閃爍的紅點,是守護之光,亦是未愈的傷疤,在時代的血脈中,持續跳動。

(全文完)


raw-image

後記與說明:

1.     人物虛構: 本文所有人物均為化名,情節基於公開案件脈絡進行文學性虛構創作,旨在探討時代背景下的社會議題與人性,絕非對真實案件人物及家屬之指涉或描寫。

2.     案件聯動: 文中對江子翠分屍案之連結,乃基於讀者提供之「W刻痕」DNA比對設定進行創作,為情節所需之虛構安排,非指涉任何真實案件之偵辦細節。

3.     制度影響: 林雪雁命案確為推動台灣計程車安全管理(如GPS)及《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立法之關鍵觸媒,文中相關制度改革情節符合歷史脈絡。

4.     桃園血案關聯: 鄭政昌議員之倖存與模糊囈語情節,屬文學虛構,旨在呈現1996年多起重大刑案對社會集體心理之衝擊與交錯之時代氛圍,無暗示真實案件存在關聯之意圖。

5.     未解之謎: 本文核心案件之嫌疑人陳坤(原型)至今尚未歸案,成台灣治安史上重大懸案之一。文中結局尊重此一現實,聚焦於受害者遺志促成之社會改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罪案暗房 Crime Darkroom
5會員
165內容數
《Crime Darkroom》是張介安的小說解剖室 在這裡,台灣歷史不是教科書,而是層層剝離的傷口與未解的案發現場。 每一則改編小說都是從報導縫隙中滲出的暗影,在解剖台與放大鏡下逐步顯影。 你可能會懷疑這些故事是真的——那正是恐怖的開始。 如果你喜歡帶著歷史餘溫的懸疑感、帶著冷光的小說筆觸, 歡迎進入暗房,打開檔案。
2025/08/24
改編自一九九六年真實刑案 桃園縣長官邸的清晨,八具屍體排列如祭品。 唯一倖存的建設局長,在生死邊緣掙扎數日後甦醒, 顫抖的手畫出兇手素描——穿著警察制服的男人。 彈道專家在現場發現一枚刻著「軍特」的彈殼, 追查指向一座不存在的軍火實驗室。 當倖存者筆下的警察肖像開始在街頭流傳...
Thumbnail
2025/08/24
改編自一九九六年真實刑案 桃園縣長官邸的清晨,八具屍體排列如祭品。 唯一倖存的建設局長,在生死邊緣掙扎數日後甦醒, 顫抖的手畫出兇手素描——穿著警察制服的男人。 彈道專家在現場發現一枚刻著「軍特」的彈殼, 追查指向一座不存在的軍火實驗室。 當倖存者筆下的警察肖像開始在街頭流傳...
Thumbnail
2025/08/24
改編自1987年真實案件 1987年寒冬,十二月二十一日,一場挾帶寒氣的強勁颱風邊緣正掃過北臺灣。傍晚六點,天已墨黑,雨勢傾盆,狂風捲起街道上的落葉和紙屑,狠狠摔在緊閉的門窗上。十歲的陳小光背著沉重的書包,站在「星光兒童才藝班」那扇被雨水打得模糊的玻璃門內,踮著腳,努力向外張望。父親陳志宏答應...
Thumbnail
2025/08/24
改編自1987年真實案件 1987年寒冬,十二月二十一日,一場挾帶寒氣的強勁颱風邊緣正掃過北臺灣。傍晚六點,天已墨黑,雨勢傾盆,狂風捲起街道上的落葉和紙屑,狠狠摔在緊閉的門窗上。十歲的陳小光背著沉重的書包,站在「星光兒童才藝班」那扇被雨水打得模糊的玻璃門內,踮著腳,努力向外張望。父親陳志宏答應...
Thumbnail
2025/08/21
改編自2009年真實刑案 2023年,AI分析鎖定退休法官謝文淵涉入十四年前高雄雙屍懸案。 整理父親遺物時,我發現他2009年的筆記本上早已寫滿謝文淵的名字,墨跡力透紙背,幾乎劃破紙張。 當年被害富豪夫婦林志鴻與王雅婷陳屍豪宅,監控硬碟被強酸溶解,父親張明哲曾追查此案直至病倒。 父親臨終前...
Thumbnail
2025/08/21
改編自2009年真實刑案 2023年,AI分析鎖定退休法官謝文淵涉入十四年前高雄雙屍懸案。 整理父親遺物時,我發現他2009年的筆記本上早已寫滿謝文淵的名字,墨跡力透紙背,幾乎劃破紙張。 當年被害富豪夫婦林志鴻與王雅婷陳屍豪宅,監控硬碟被強酸溶解,父親張明哲曾追查此案直至病倒。 父親臨終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應曉薇和何思聰的事被發現了。
Thumbnail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應曉薇和何思聰的事被發現了。
Thumbnail
徐徐暖風拂過花園的肩,層積雲被蔚藍水染,在旭日的映照下洋溢著暖色。她乘著天際摩托,像隨風搖曳的降落傘,或是自由自在的蒲公英,擁抱一絲孑然靜謐。她回到宮原俱樂部頂樓,傷痕累累的麟站在那裡,掛著疲憊的笑容迎接少女的到來。   「辛苦妳了,榆璇。」麟彷彿放下了心中的大石,說:「如果沒有妳的幫
Thumbnail
徐徐暖風拂過花園的肩,層積雲被蔚藍水染,在旭日的映照下洋溢著暖色。她乘著天際摩托,像隨風搖曳的降落傘,或是自由自在的蒲公英,擁抱一絲孑然靜謐。她回到宮原俱樂部頂樓,傷痕累累的麟站在那裡,掛著疲憊的笑容迎接少女的到來。   「辛苦妳了,榆璇。」麟彷彿放下了心中的大石,說:「如果沒有妳的幫
Thumbnail
天色濛濛 秋雨晨 細攏一煙薄紗 對向車道的車都開了車燈 恰成一幅繁點星辰   學庸93.10.19
Thumbnail
天色濛濛 秋雨晨 細攏一煙薄紗 對向車道的車都開了車燈 恰成一幅繁點星辰   學庸93.10.19
Thumbnail
工作責任感極重的她,連著好幾年聖誕夜都還工作到接近半夜才結束,疲勞和飢餓感讓她決定開車出去碰運氣,看能不能找到吃的… …
Thumbnail
工作責任感極重的她,連著好幾年聖誕夜都還工作到接近半夜才結束,疲勞和飢餓感讓她決定開車出去碰運氣,看能不能找到吃的… …
Thumbnail
台北市交通正值上班的尖峰時段,路旁出現一個騎著紅白色單車纖細的身影,她是紊亂中的一幅美景!
Thumbnail
台北市交通正值上班的尖峰時段,路旁出現一個騎著紅白色單車纖細的身影,她是紊亂中的一幅美景!
Thumbnail
往滋賀的路上,雪積如另一片北國的世界。 車窗外一陣寒涼滲入,雪的聲息溶在關西的夢裡。 沿途北小松到近江高島站,月臺一片皎白的台地,杳無人跡,只有列車的心臟撲通撲通,聲聲絞過鐵軌。 安曇川站幾個上車的女學生,還穿著海藍色制服裙,淺浪一般或許即將凍結。
Thumbnail
往滋賀的路上,雪積如另一片北國的世界。 車窗外一陣寒涼滲入,雪的聲息溶在關西的夢裡。 沿途北小松到近江高島站,月臺一片皎白的台地,杳無人跡,只有列車的心臟撲通撲通,聲聲絞過鐵軌。 安曇川站幾個上車的女學生,還穿著海藍色制服裙,淺浪一般或許即將凍結。
Thumbnail
午時一到,雲璃梳妝打扮好便走到添香閣外,與紅袖共乘馬車前往泮城內的育女苑。 滾滾飛塵隨土飄揚,這兩個時辰,兩人同時閉目養神起來。 紅袖為這事駕輕就熟,自然知道需要多加休息。雲璃雖沒參與,卻也知育女苑與青樓無異,現下前去、哪個時辰回來還真是沒個準,自然能休息就要多加休息。 馬車一路順利駛到了城東
Thumbnail
午時一到,雲璃梳妝打扮好便走到添香閣外,與紅袖共乘馬車前往泮城內的育女苑。 滾滾飛塵隨土飄揚,這兩個時辰,兩人同時閉目養神起來。 紅袖為這事駕輕就熟,自然知道需要多加休息。雲璃雖沒參與,卻也知育女苑與青樓無異,現下前去、哪個時辰回來還真是沒個準,自然能休息就要多加休息。 馬車一路順利駛到了城東
Thumbnail
評論台灣同志文學的陳雪《惡女書》的女性書寫、女性情慾、慾望書寫。
Thumbnail
評論台灣同志文學的陳雪《惡女書》的女性書寫、女性情慾、慾望書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