嗶嗶嗶⋯嗶嗶嗶⋯
半夢半醒睜開眼,看了眼時間,半夜2:30,還以為是鬧鐘響起,其實是機器人的鏈條又開始自動轉動了,偶爾注意力會被肚子咕嚕聲吸走,打開冰箱看有什麼宵夜可以吃,一邊自言自語得說:晚餐好像真的得加個澱粉比較不容易餓⋯⋯
(冰箱裡大部分都是冰地瓜、馬鈴薯,再不然就是吃優格過過癮,我就是那種就算吃宵夜也是要吃健康食物的怪咖哈哈哈)
但今天沒有很餓,嘆了口氣,起身上廁所後又立刻縮回被窩裡,當了半小時的鹹魚,在床上翻來翻去,左思右想,又被失眠纏上了⋯⋯
索性打開手機亂滑,幾乎快把手機螢幕滑破的感覺,腦中思緒混雜像一團打結的麻繩,每逢這種場景時,總覺得自己像塊漂流木,浮浮沉沉徜徉在夜晚空無一人的大海中,很孤單。
想著想著就這樣沉入夢鄉,好不容易睡著,根本還沒來得及睡到完整的睡眠週期,又會被早晨合唱團吵醒(廚房傳來的鍋碗瓢盆撞擊聲、市場上大媽的叫賣聲、逛菜市場的三姑六婆的談話聲、路過人來人往的車聲喇叭聲⋯等,統稱為:早晨合唱團。)
每天早晨醒來,心想:唉!又是痛苦的一天,但也只能加油撐完今天!
今天晚上一定要早點睡覺少滑手機,加油!
殊不知,日復一日,日曆一頁一頁撕,時間一夜一夜過,四季更迭了好幾回,就這樣過了好幾年,都沒有安撫自己的內在小孩,靠著強撐的心,走一步算一步,日子就像串珠,一串串得過且過編織而成,每串之間都很脆弱,彷彿一碰就會掉滿地。
總是會不禁想起剛分手的那段日子,每天睜眼的第一個念頭:今天又是沒有你的一天,只能靠自己加油撐過去。
不知從幾何時,躲藏在想法中的「你」,逐漸隨著時間洪流被沖走了,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放下」「遺忘」「釋懷」「前進」?或許用「稀釋」會較為貼切一些嗎?不曉得,每次想到這,就不想繼續思考下去,因為其實「思考分離」對我來說,有時是挺不舒服的一件事,也許是因為一整晚沒睡好,血壓升高導致腦袋哄哄的,感覺像坐在三溫暖裡好幾天,思念的溫度太高,害怕再高下去,某天就蒸發消失。
亦或是思考「分離」觸發了悲傷,如同巴洛夫「制約反應」,分離跟悲傷藉由思考連結在一起,為了避免悲傷,只好逃避思考罷了。
*註「制約反應」
巴夫洛夫每次餵狗的時候,就搖鈴鐺,久而久之,即使只搖鈴不餵狗,狗也會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