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筆記整理:《深度學習詳解|台大李宏毅老師機器學習課程精粹》CCChen

CHENG-CHIEN CHEN-avatar-img
發佈於CChen的AI學習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嗨 我是CCChen

深度學習不再只是理論!《深度學習詳解》精粹李宏毅老師課程,帶你全面掌握 AI 核心技術。

本篇文章為 分享書本:《深度學習詳解|台大李宏毅老師機器學習課程精粹》 的閱讀整理

raw-image

書本資訊

書名:深度學習詳解|台大李宏毅老師機器學習課程精粹

作者/整理:王琦、楊毅遠、江季 等(Datawhale 整理)

來源:李宏毅教授機器學習課程精粹 + 前沿技術補充

出版形式:開源教程(PDF、GitHub),另有紙本出版

出版年份:約 2021 以後持續更新


書本摘要

《深度學習詳解》是以台大李宏毅教授的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公開課程為藍本,由 Datawhale 團隊整理與編纂。

全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深度學習的核心技術系統化,從基礎的神經網路模型到前沿的自注意力與生成模型,提供清晰的理論解釋與實作指引。

內容包含卷積神經網路(CNN)、循環神經網路(RNN)、長短期記憶(LSTM)、自注意力機制與 Transformer、生成對抗網路(GAN)、自監督學習、Auto-encoder、遷移學習、強化學習、對抗攻擊、元學習等。

書中不僅關注演算法本身,更強調數據處理、模型訓練、正則化、優化方法與實驗技巧。

同時,針對深度學習在語音、影像與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應用,提供案例解析與程式碼展示,讓讀者能快速連結理論與實務。作為學術與產業橋樑,本書兼具教材性與工具書特性,特別適合準備 AI 認證、研究進修或開發實作者。


引用書本中 李宏毅教授 推薦序  (網路書店~書本內容簡介)

(引用來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2504?sloc=main)

  這本書是由王琦、楊毅遠、江季三位同學共同編寫,很高興碁峰資訊能夠出版繁體中文版。雖然我並非這本書的作者,也沒有參與書籍的撰寫過程,但由於本書內容是根據我在 YouTube 頻道上的影片所整理編寫而成,由我來撰寫推薦序再適合不過了。

  本書主要是依據我 2021 年的課程內容所撰寫,但也融合了其他年度的重要主題,例如第 19 章的內容是來自於 2023 年的課程。2021 年那時,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我開設了一堂近 1400 位學生修習的課程。我當時希望從深度學習最基礎的觀念開始講起,逐步涵蓋我認為深度學習領域重要的各種主題。雖然本書的核心內容來自於 2021 年,但所涉及的都是深度學習的核心基礎概念,即使放在今天來看也依然具有高度的時效性。

  本書的內容還是需要一些線性代數和微積分的基本概念才能看懂,如果是完全沒有理工背景的讀者,建議可以先到我的 YouTube 頻道觀看我在 2024 年所講授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導論》。觀看後若對機器學習的技術有更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興趣,可以考慮再進一步閱讀本書,或參考 2021 年的機器學習課程影片。


10大核心重點概念摘要

1. 神經網路是深度學習的基礎,反向傳播驅動參數更新。

2. CNN 透過卷積操作實現高效特徵抽取,廣泛應用於影像。

3. RNN 與 LSTM 適合處理序列資料,解決長期依賴問題。

4. 自注意力與 Transformer 革新自然語言處理,BERT 是代表。

5. 生成模型如 GAN 與 VAE 帶來數據合成與創新應用。

6. 模型正則化與優化技術確保泛化能力與訓練穩定性。

7. 深度學習廣泛應用於語音、影像與 NLP 領域。

8. 遷移學習讓小數據場景也能利用大模型知識。

9. 對抗攻擊揭示模型脆弱性,推動 AI 安全研究。

10. 元學習推進 AI 系統具備快速學習與適應能力。

raw-image
raw-image

內容重點整理  + 技術彙整

《深度學習詳解》不僅系統化梳理了深度學習的理論基礎,更完整呈現實務應用的面貌。

書中首先回顧了神經網路與感知機的歷史,並深入介紹反向傳播如何驅動權重更新,為後續技術奠定基礎。

卷積神經網路(CNN)則透過卷積與池化操作,成為影像辨識的核心技術;

循環神經網路(RNN)及其改良版 LSTM、GRU 則解決了語音與文字序列建模的難題。

進入 2017 年後,自注意力與 Transformer 的出現,徹底改變了 NLP 領域,

BERT 等預訓練模型更推動生成式 AI 的興起。

生成模型如 GAN 與 VAE 為 AI 帶來合成數據與創造力應用,而自監督學習則降低了標註數據的依賴,逐漸成為研究主流。

本書同時關注模型優化與正則化,包括梯度下降、BatchNorm 與 Dropout,以解決過擬合與訓練效率的挑戰。


在應用面,語音辨識、影像分類、機器翻譯與對話系統等案例,讓讀者理解理論如何轉化為產品。

更進階的主題如對抗攻擊揭示了模型安全隱憂,遷移學習讓小數據任務也能利用大模型成果,元學習則為快速學習與少樣本學習提供新方向。

整體來說,《深度學習詳解》將李宏毅老師的課程精髓濃縮,結合理論推導與實作指南,不僅是學習者的入門寶典,也是 AI 研究與實務應用的重要參考。

技術彙整

1. 深度學習基礎:神經網路、反向傳播。

2. CNN、RNN、LSTM 與 Transformer 的應用。

3. 生成模型:GAN、VAE、自監督學習。

4. 優化與正則化:梯度下降、BatchNorm、Dropout。

5. 進階技術:遷移學習、對抗攻擊、元學習。


《深度學習詳解|台大李宏毅老師機器學習課程精粹》完整架構/流程/技術地圖

深度學習基礎

  • 核心概念: 感知機、神經網路、反向傳播
  • 簡述: 深入了解深度學習的根基,從單一感知機的神經元模仿,擴展至多層神經網路的複雜運算。反向傳播(Backpropagation)是實現自動學習的關鍵,它透過計算輸出誤差,逐步調整網路中的所有權重,讓模型能從數據中高效學習。

II. 模型架構

  • 核心概念: CNN、RNN、LSTM、GRU
  • 簡述: 探討不同類型數據適用的模型架構。
    • CNN(卷積神經網路): 專為處理網格狀數據(如圖像)而生,能透過卷積層有效提取空間特徵。
    • RNN(循環神經網路): 擅長處理序列數據(如文字、語音),其循環結構使模型能保有過去的資訊。
    • LSTM(長短期記憶)與 GRU(門控循環單元): 是 RNN 的改良版,透過特殊的「門」機制,有效解決梯度消失問題,能更好地捕捉長序列中的依賴關係。

III. 自注意力與 Transformer

  • 核心概念: 注意力機制、BERT
  • 簡述: 講解自注意力機制如何讓模型在處理序列時,能動態地為輸入的不同部分賦予權重,判斷其重要性。Transformer 是完全基於自注意力機制的架構,已成為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的主流。BERT 則是 Transformer 的一個重要應用,透過預訓練大幅提升了模型的語言理解能力。

IV. 生成模型

  • 核心概念: GAN、VAE、自監督學習
  • 簡述: 學習如何讓機器不只是辨識,還能創造新的內容。
    • GAN(生成對抗網路): 透過「生成器」和「判別器」的對抗訓練,讓生成器能創造出足以欺騙判別器的逼真數據。
    • VAE(變分自編碼器): 透過機率模型學習數據的分佈,實現數據的生成與重構。
    • 自監督學習: 透過數據本身的結構來生成訓練標籤,讓模型能從未標記的數據中進行學習。

V. 優化與正則化

  • 核心概念: 梯度下降、BatchNorm、Dropout
  • 簡述: 討論如何有效訓練模型並避免過擬合。
    • 梯度下降: 是最基本的優化算法,透過計算損失函數的梯度來找到最小點,逐步更新模型參數。
    • BatchNorm(批次歸一化): 在訓練過程中穩定每一層的輸入分佈,加速模型的收斂。
    • Dropout: 在訓練時隨機「關閉」部分神經元,強迫模型學習更具魯棒性的特徵,有效防止過度依賴特定特徵而造成的過擬合。

VI. 深度學習應用

  • 核心概念: 語音、影像、自然語言處理
  • 簡述: 概括深度學習在三大核心領域的實際應用,包含語音辨識、影像分類與生成,以及自然語言的理解與生成,展示其如何成為當代科技的基石。

VII. 進階議題

  • 核心概念: 對抗攻擊、遷移學習、元學習、模型壓縮
  • 簡述: 探討深度學習領域的前沿與挑戰。
    • 對抗攻擊: 學習如何利用微小的擾動來欺騙模型。
    • 遷移學習: 利用預訓練模型的知識,快速解決新的、數據量較少的問題。
    • 元學習: 學習如何「學習」,讓模型能快速適應新任務。
    • 模型壓縮: 旨在縮小模型的體積,使其能在資源有限的設備(如手機)上高效運行。

附錄:與 iPAS AI 應用規劃師考試對應分析

8.1 初級考試對應

符合初級考試範圍的考點:

- 神經網路與深度學習的基本定義

- CNN 與 RNN 的基本應用

- 生成模型的入門概念(GAN、VAE)

- 模型優化與正則化技術

- NLP 的 Transformer 應用簡介

8.2 中級考試對應

符合中級考試範圍的考點:

- 深度學習架構的完整流程與原理

- 自注意力機制與 BERT 的應用

- 自監督學習與遷移學習的進階應用

- 對抗攻擊與 AI 安全的探討

- 元學習與模型壓縮的應用策略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CChen的AI學習分享
1.2K會員
191內容數
關於學習經驗分享, 學習心得, 學習方法與資料整理. 1.已取得2024年 iPAS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合格 2.已取得2024年 iPAS 食品品保工程師初級合格 3.已取得2025年 資策會 生程式AI能力認證合格 4.已取得2024年 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合格
2025/09/11
嗨 我是CCChen 預計參加11/01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考試 開始每天20題練習~先從基本題暖身 iPAS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 練習題 61~80 2025-09-11  第4天~每日20題~題目練習 CCChen 提示詞:根據提供文件與簡章和評鑑範圍要求, 針對氣候變遷
2025/09/11
嗨 我是CCChen 預計參加11/01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考試 開始每天20題練習~先從基本題暖身 iPAS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 練習題 61~80 2025-09-11  第4天~每日20題~題目練習 CCChen 提示詞:根據提供文件與簡章和評鑑範圍要求, 針對氣候變遷
2025/09/11
嗨 我是CCChen 「只靠簡報與講義,已經不足以應付 iPAS AI應用規劃師考試!」 本文分享我從官方推薦的 11 本專業書籍整理出的重點總表,帶你看見升級版的備考策略! 11/01 iPAS AI應用規劃師 初級 第四場 11/08 iPAS AI應用規劃師 中級 第二場 大家報名嗎
Thumbnail
2025/09/11
嗨 我是CCChen 「只靠簡報與講義,已經不足以應付 iPAS AI應用規劃師考試!」 本文分享我從官方推薦的 11 本專業書籍整理出的重點總表,帶你看見升級版的備考策略! 11/01 iPAS AI應用規劃師 初級 第四場 11/08 iPAS AI應用規劃師 中級 第二場 大家報名嗎
Thumbnail
2025/09/11
嗨 我是CCChen 閱讀是最溫柔的力量,卻能塑造最堅韌的靈魂。 AI 正在重塑製造業!《製造業 AI 導入指引》揭示企業如何踏實導入 AI,加速數位轉型。 本篇文章為 分享書本:《製造業 AI 導入指引》 的閱讀整理 iPAS AI應用規劃師 重要參考書本 書本資訊 書名:製造業
Thumbnail
2025/09/11
嗨 我是CCChen 閱讀是最溫柔的力量,卻能塑造最堅韌的靈魂。 AI 正在重塑製造業!《製造業 AI 導入指引》揭示企業如何踏實導入 AI,加速數位轉型。 本篇文章為 分享書本:《製造業 AI 導入指引》 的閱讀整理 iPAS AI應用規劃師 重要參考書本 書本資訊 書名:製造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前言 讀了許多理論,是時候實際動手做做看了,以下是我的模型訓練初體驗,有點糟就是了XD。 正文 def conv(filters, kernel_size, strides=1): return Conv2D(filters, kernel_size,
Thumbnail
前言 讀了許多理論,是時候實際動手做做看了,以下是我的模型訓練初體驗,有點糟就是了XD。 正文 def conv(filters, kernel_size, strides=1): return Conv2D(filters, kernel_size,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 AI說書 - 從0開始 - 87 說:Wang 等人 2019 年的論文,提供了合理答案的選擇 (Choice of Plausible Answers, COP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s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2024 這本書中講 Trainin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s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2024 這本書中講 Trainin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s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2024 這本書中講 Decode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s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2024 這本書中講 Decoder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 Single-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52 Multi-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 Single-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52 Multi-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 Single-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52 Multi-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 Single-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52 Multi-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 Single-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52 Multi-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 Single-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說書 - 從0開始 - 52 Multi-Head Attention 數學說明:AI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s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2024 這本書中講 Attenti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Transformers for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Vision, 2024 這本書中講 Attenti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