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6dqZE71EV/?mibextid=wwXIfr
病人經1個月中藥和針灸治療後,夜尿次數減少,原本3次現在只有1次。
夜尿原因:
1. 攝護腺肥大:攝護腺肥大會使尿路阻塞、排尿不順或引起膀胱敏感,進而導致夜尿。
2. 膀胱過動症:膀胱過度「敏感」易收縮,即使尿量不多也感覺強烈尿意。
3. 夜間多尿症: 夜間尿量佔全日總尿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常因「老化」造成生理時鐘改變,使腎臟夜間尿量增加。
4. 尿路感染:也會導致膀胱刺激,引起頻尿。
5.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正常人睡眠時會分泌一種激素使尿液濃縮,若該激素不足,夜間尿量就會增加。
6.心臟衰竭、肝硬化、腎臟病:這些疾病會引起身體「水腫」,睡覺時水分回流至血液,增加腎臟製造尿量。
7.糖尿病:血糖過高時,腎臟無法回收糖分,多餘的糖分會伴隨水分排出,導致多尿。
8.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時「缺氧」會刺激身體分泌「心房利鈉素」,增加尿量,導致夜尿。
9.失眠或焦慮:中斷睡眠、焦慮、壓力大,使人睡眠障礙,頻繁醒來排尿,是常見原因。
西藥副作用:
1.因為攝護腺肥大,導致膀胱過度敏感的夜尿問題,可用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α-blocker)藥品例如tamsulosin等,幫助放鬆攝護腺、使尿道擴張,讓小便排尿順暢、減輕膀胱敏感度。這類藥品常見副作用為:姿勢性低血壓,在身體姿勢變化、移動時需特別留意。
2.膀胱過動症在治療時,會使用膀胱放鬆藥品,包含β3腎上腺素受體作用劑(β-3 agonist)藥品,例如:mirabegron或抗乙醯膽鹼受器藥品。
抗乙醯膽鹼受器藥品常見副作用為:口乾、眼乾、腸胃蠕動變慢導致脹氣等,需留意可能導致眼壓上升,造成青光眼惡化、或影響失智症患者病況。
3.夜間多尿問題,會使用抗利尿激素治療。抗利尿激素的使用需特別小心,因其會減少水分排出,若有水腫問題會因而加劇,並可能導致血液鈉離子低下,進而引起神智不清或意識混亂等神經學症狀,十分危險。在使用抗利尿激素藥品時,醫師會先確定病人體內鈉離子含量,或請患者配合補充鹽分,並且不得用於心衰竭病人。
/
臉書:林沛勳中醫師
Ig: linpei2022
#林沛勳中醫師
#高雄中醫
#鳳城中醫
#心路中醫
#港心中醫
#鳳山中醫
#小港中醫
#夜尿
#頻尿
#尿無力
#膀胱過動症
#攝護腺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