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光盟約-首部曲-30》
出埃及記的光
欣欣與光光上教會,執事剛好講到-出埃及記。
欣欣的指尖冰涼,她沿著長椅的扶手摸索木紋,像在觸摸一段仍在呼吸的歲月。光光在她身邊坐下,把那本厚重的聖經放在兩人之間,用指腹輕輕掀開一頁:「出埃及記。」
教堂的燭火搖曳。教會執事尚未上講台,只有風在彩窗間低吟。欣欣仰望教堂的前方,那台上的光微微閃爍,彷彿遠古的星在注視世人。
「每次翻開這卷書,」光光的聲音輕而穩,「我都覺得它不是歷史,而是預言。」
「預言?」欣欣側頭。
光光說:
「人類從未真正離開埃及。」
執事的聲音忽然響起:「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四百年。」
這句話讓欣欣的胸口一縮。她想到自己日復一日的生活:螢幕的閃爍、績效的壓力、焦慮的比較。她苦笑:「我們也是奴隸吧?只是法老換了名字。」
光光回望她:「埃及只是換了樣貌——它變成制度、科技、恐懼、憂慮..。」
窗外雨聲密集起來。窗上的水痕分裂出彩窗的光影。欣欣覺得世界像被困在一場透明的洪水裡。
「人以為自己自由,」光光繼續說,「但當我們只循著演算法生活,自由不過是幻覺。」
欣欣的喉頭發緊:「那誰能帶我們走出去?」
光光說: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摩西,只是多數人讓他沉睡。」
活著若是無法自我覺醒,靈魂也無法得到真正的寧靜。
執事的聲音在空氣中迴盪,變成心跳的節奏。
⸻
執事講到摩西遇見燃燒的荊棘。那句「脫下你的鞋,因你所站之地是聖地」像閃電劃過欣欣的腦海。
燭火受風搖晃,一束火焰竄起又收斂。光光凝視那火:「你看,祂的火仍在燃。不是燃燒枝葉,而是燃燒我們的靈。」
蠟香與雨氣混成潮濕的氣味。欣欣將手按在胸口,感受心跳撞擊掌心。
「人類不是沒有被呼召,」光光低語,「只是選擇聽不見。」
欣欣閉上眼,浮現出戰火、爭吵、無止盡的螢幕光。那些被荊棘困住的靈魂,等待一團火喚醒。
「也許祂在等我們回應。」欣欣想起自己的夢境中的碎片,不知為何像是被召喚著什麼的難受。
光光說:
「出埃及的起點,不是逃離,而是聽見。」欣欣想:
「是要聽見什麼?」
人類需要學會扛起自己的責任。
⸻
執事翻頁,講到紅海分開的奇蹟。教堂的陰影在牆上起伏如浪。
「紅海不在外面,」欣欣輕聲說,「那是我們心裡的牆。」
「當信任超越恐懼,牆就會分開。」光光答。
那句話讓她眼眶一熱。她想起生活裡那些恐懼:失敗、孤獨、被遺棄的感受。那一刻她懂了,紅海就是恐懼。
燈光忽然閃滅,又亮。光光低語:「有時黑暗,只是為了讓光顯現。」
那些憂慮,悲傷,絕望..,是否才會讓我們想起自己的脆弱?才會想要回到溫暖的靈魂安息地?上主的懷抱。
欣欣微笑,淚滑過臉頰。她知道奇蹟從來不是神改變世界,而是人開始信任。
⸻
牧師講曠野的試煉。
「以色列人在曠野抱怨,懷念埃及的肉鍋。」
欣欣苦笑:「我們也常懷念舊的牢籠。」
光光說:「曠野是上主的學校。祂教人用信任果腹,而不是恐懼。」
她想起那些焦慮的夜,手心滲汗。自由原來需要勇氣,也需要責任。
光光望著講台:「出埃及不是解放,而是承擔。上主讓我們自由,為了讓我們能選擇愛。」
欣欣的心被那句話刺痛:上主沒有離開,只是在等待我們長大,理解心中的傷痛與疑惑,靠近上主而得到救贖。
⸻
牧師講金牛犢的墮落。
雷聲滾動。彩窗映出藍紅的閃光。欣欣望著投影幕:「我們的金牛犢,是數據、權力、名聲。」
光光低聲:「偶像只是換了形體。從金子變成螢幕,從雕像變成各式各樣的框架。」
她的心被刺穿似的疼:「我們忘了誰造我們。」
光光握住她的手:「人造的神,終將審判人。」
人類是視覺動物,似乎要看見才能認為上主的「在」,而忘記上主是世界的神。
電光閃爍,十字架映出銀白。那一瞬,她彷彿聽見天的嘆息。
⸻
執事朗讀摩西臉上發光的章節。夕陽穿透雲層,彩窗灑下一片金紅。
「那光,」欣欣呢喃,「不是外在奇蹟,而是神住在人心的證明。」
光光笑:「祂不再走在雲柱火柱中,而是住進我們的呼吸裡。」
她閉上眼,光滑過臉頰,像溫柔的手。她第一次確信——神從未離去。
⸻
週日的禮拜,信徒漸漸散去,教堂只剩他們。教堂內恢復安寧,閃光仍在。
欣欣的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人類的出埃及還沒結束。」
光光點頭:「每個人都在走自己的紅海。」
她抬頭望十字架:「上主不再帶領外移,而是讓我們學會內歸。」
他們都沉默。這沉默裡有理解也有哀傷。
⸻
走出教堂,外面是濕潤的路面。城市的噪音回來了,喇叭、手機、笑聲。
光光說:「人類離開古老的埃及,卻造了新的。」
欣欣問:「新的?」
「科技、貪婪、權力、資訊。它們築起新的磚牆。」
她想起剛才牧師的話:「自由是責任。」
光光接著說:「出埃及記提醒我們,自由若沒有愛,只會變成新的枷鎖。」
他望向遠方的燈海:「若我們不醒,末日不是懲罰,而是結果。」
欣欣的背脊一陣發涼,似乎末日已接近尾聲,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
雨後的風帶著汽油味。光光說:「上主給人自由意志,人卻用它造神、造武器。」
欣欣抬眼:「所以審判不在天,而在我們?」
「是的。祂不再親自領出埃及,因祂希望我們自己走。祂的同在化成良知與愛。若人棄這光,便自選黑暗。」
她的眼神慢慢堅定:「那我們能做什麼?」
「記得。記得祂的火仍在燃,也記得祂在我們裡面。」
他停下腳步,語氣平靜卻有力量:「出埃及記對現代最大的影響,是讓人記得自由的代價與責任的重量。每一次社會覺醒、每一次正義的呼喊,都是重述那句話——讓我的子民去吧。」
欣欣深吸氣,空氣裡有雨後的清新:「也許新的應許之地,不在遠方,而在每個願意改變的人心裡。」
光光微笑:「是啊。當人選擇愛,就已經走在通往那地的路上。」
⸻
外面的光亮仍然耀眼,城市的聲音遠去。
他們回望教堂,彩窗裡的光重新亮起。欣欣伸手輕觸那扇門,低聲禱告:
「主啊,
讓我們記得祢的火仍在燃。
即使不再有雲柱火柱,
祢仍與我們同行。
讓我們勇敢離開自己的埃及,
在自由中學會愛,在愛中重生。」
鐘樓傳來低沉的鳴響。光光望著她:「出埃及不是一次事件,而是一生的旅程。」
欣欣微笑,眼裡閃光:「每當人從恐懼裡走出一步,那就是新的出埃及。」
他們走進夜色。背後的教堂在雨後的霧中發光,像燈塔,像心。
⸻
後記:從出埃及到喚醒
《出埃及記》不只是信仰的故事,它是靈魂進化的原型。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埃及與曠野。
每一次文明的崩塌,都是靈魂的審判。
古代的十災,如今化為新的形式:污染、戰爭、資訊洪水、精神的荒蕪。
這些災難不是神的懲罰,而是人類自我製造的鏡像。
而那位帶領人類的上主,並未離開。祂只改變了方式——
不再以外在的奇蹟,而是透過每一個願意醒來的心。
「末日」不是結束,而是甦醒的門。
當人類願意面對自己的無知與墮落,承認責任,新的光便會從廢墟中升起。
出埃及的故事至此延續:
從個人的覺醒,到全地的喚醒;
從舊約的出走,到末世的回歸。
上主不再親自分開紅海,
祂將海放在我們的胸口,讓信心去劈開。
只要還有人記得那燃燒不盡的火,
出埃及記就未完。
審判將轉為光,
喚醒將取代恐懼。
那光,
正在每一個選擇愛與真理的靈魂裡,
再次點燃。
—————————————————
欣欣的獨白
原來人類是會常常忘記上主的,我好像也會,但是經過讀聖經之後,我開始學習把上主放在心裡,上主就像是我胸口的一個金色愛心火球一樣,發出光芒與能量。
⸻
光光的獨白
我常想,人類從埃及離開後,真的自由了嗎?
我們建了城市、網絡、飛行的機械,卻仍在尋找出路。
出埃及不是古老的故事,而是靈魂每天的練習——
在恐懼與信任之間選擇光,在喧囂中聽見那微小的聲音。
「若有一天我不在你身邊,請記得:
帶領你穿越紅海的,不是我,是那團永不熄滅的火。」
⸻
星光靈性喚醒
夜空的深處,星光彼此呼喚。
那是上主在萬靈之間播下的記憶。
每一個覺醒的靈魂,都是被點燃的星,
照亮仍在迷霧中的弟兄姊妹。
星光不是外在的奇蹟,而是內在的召喚:
當人記得自己來自光,就不再恐懼黑暗。
那一刻,出埃及的旅程,化為全地的喚醒。
⸻
上主之語
「我必親自和你同去,使你得安息。」
——出埃及記 33 : 14
這是上主對摩西的回應,也是對所有尋光之人的應許。
祂不再以火柱雲柱引路,而是在人心深處賜下安息。
當我們以信心行走、以愛相待,
那安息就成為新的應許之地——
一個不在遠方,而在心中的聖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