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霞喀羅國家步道,泰雅語 Syakaro 意指「烏心石」,是新竹五峰與尖石交界最負盛名的中級山古道。全長24公里,沿線遍布日治時期討伐部落所建的駐在所、電線杆、碉堡、土牆、砲台與紀念碑,解說牌娓娓道來可歌可泣的歷史。秋冬之際,台灣紅榨楓、楓香、青楓、山漆層層染色,如打翻調色盤,栗園竹林與馬鞍楓香林尤為迷人。吊橋、山澗、巨木參天,一步一景,10小時往返或兩天一夜白石駐在所紮營,皆是深度體驗泰雅獵徑與日治風雲的絕佳方式。
🌿 古道簡介
霞喀羅國家步道屬中級山路線,海拔落差僅260公尺,路面為原始路徑,坡度平緩但距離長。起點可選石鹿登山口或養老登山口,雙向進出。沿途穿越人工柳杉林與天然闊葉林,駐在所遺址每隔約2.4公里即現身,密度全台之最。秋季賞楓、春夏避暑皆宜,建議兩天行程,夜宿白石駐在所,次日續走養老端,深度感受古道靜謐與歷史厚重。
📋 基本資訊
🔍 步道資料
- 所在縣市:新竹縣五峰鄉、尖石鄉
- 里程:24公里(雙向進出)
- 步道類型:中級山步道
- 海拔高度:1247~1507公尺
- 高度落差:260公尺
- 路面狀況:原始路徑
- 所需時間:約10小時(一日往返)或兩天一夜
- 難易度:中
- 所屬園區:無
- 山脈:無
- 最適季節:全年皆宜,11月至翌年1月賞楓最佳
- 申請入山/入園:無需申請
- 附近步道:霞喀羅大山登山步道(石鹿大山)、布奴加里山登山步道
- 相關山岳:霞喀羅大山
- 基點:無
🚗 交通方式
自駕
- 石鹿登山口:國道3號竹林交流道 → 竹122縣道 → 清泉 → 石鹿林道 → 過石鹿派出所 → 抵登山口
- 養老登山口:竹東 → 竹120縣道 → 尖石 → 竹60鄉道 → 秀巒 → 秀錦道路 → 養老直行到底 → 抵登山口
大眾運輸
兩端皆無公車直達,建議自駕或包車。🗺️ 路線地圖
🛤️ 詳細路線(石鹿 → 養老)
- 出發點:石鹿登山口 / 養老登山口
- 路線:
石鹿登山口 →(1.4K, 40分)→ 田村台駐在所
田村台駐在所 →(1.1K, 40分)→ 倒木
倒木 →(0.5K, 20分)→ 霞喀羅大山登山口岔路
霞喀羅大山登山口岔路 →(2K, 60分)→ 往霞山及麥巴來山岔路
往霞山及麥巴來山岔路 →(1K, 20分)→ 猶山駐在所遺址
猶山駐在所遺址 →(3K, 80分)→ 水源地
水源地 →(0.5K, 15分)→ 斷橋
斷橋 →(0.7K, 30分)→ 水源地
水源地 →(0.3K, 5分)→ 霞喀羅吊橋
霞喀羅吊橋 →(1.2K, 40分)→ 白石駐在所
白石駐在所 →(0.5K, 15分)→ 崩塌竹橋
崩塌竹橋 →(1K, 30分)→ 白石吊橋
白石吊橋 →(30分)→ 路基崩坍(拉繩或高繞)
路基崩坍(拉繩或高繞) →(10分)→ 武神駐在所
武神駐在所 →(1.5K, 50分)→ 馬鞍駐在所遺址
馬鞍駐在所遺址 →(1.5K, 30分)→ 栗園駐在所遺址
栗園駐在所遺址 →(1K, 30分)→ 木炭窯
木炭窯 →(3K, 60分)→ 養老登山口
⚠️ 小提醒
- 建議兩天一夜,夜宿白石駐在所(唯一保留廳舍外觀)。
- 路基崩坍處需拉繩或高繞,雨後濕滑請慎行。
- 攜帶足量飲水與輕食,無補給點。
🌺 人文與生態之美
🏯 泰雅古道與日治警備史
霞喀羅(Syakaro)
約250年前,泰雅族從尖石遷入,因頭前溪上游盛產烏心石而命名部族與地名。
國家步道系統
清光緒12年林朝棟開鑿番地道路,日治依「鹿場連嶺古道」中的「霞喀羅警備道路」與「薩克亞金警備道路」拓建。駐在所每2.4公里一座,牆厚50公分夯土,外木板內石灰,現存小林、田村台、楢山、朝日、石楠、白石、馬鞍等7處遺址。
白石吊橋
大正十年(1921)建,橫跨薩克亞金溪,80餘年歷史,是古道地標。
🦋 生態盛宴
- 動物:台灣黑熊、山豬、台灣獼猴、白面鼯鼠、大赤鼯鼠、山羌出沒;台灣山鷓鴣、藍腹鷴、白耳畫眉、黃胸藪眉鳴聲不絕;玉帶鳳蝶、烏鴉鳳蝶、琉璃紋鳳蝶飛舞。
- 植物:柳杉、台灣紅檜、台灣五葉松巨木聳立,殼斗科、山胡桃蓄積豐富;駐在所周邊山櫻花象徵武士精神與思鄉情。
- 賞楓:紅榨楓(橙→紅)、楓香(黃→橙)、青楓、山漆(橙→紅),11月至1月最豔。
💚 古道小秘訣
- 最佳攝影點:白石吊橋、馬鞍楓香林、栗園竹林、田村台土牆
- 兩天行程建議:Day1 石鹿→白石紮營;Day2 白石→養老
- 裝備:防滑鞋、雨具、頭燈、睡袋、爐具、足量糧水
💬 你的霞喀羅楓紅故事是什麼?
是否曾在白石吊橋被火紅楓林包圍?還是被駐在所遺跡勾起歷史想像?快來留言分享你的24公里古道冒險,或標記最夢幻的秋色瞬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