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起源與演進:從符號到商標的歷史脈絡

更新 發佈閱讀 16 分鐘

1. 品牌詞源

brand_品牌_燃燒_烙印

brand_品牌_燃燒_烙印

"品牌BRAND"源自於“Brandr”一詞,這個詞來自古挪威語,意思是“燃燒”,在行為上延伸為"燃燒的標記-烙印"。

而烙印被認為是從公元前2700年的古埃及開始的,他們用熱烙鐵在牲畜身上燒印符號來標記所有權。對! 彰顯所有權,現在的品牌依然有著這原始的功能,那還有更原始的嗎? 有!

品牌的本質是對人建立認知,而建立認知需要溝通,溝通最基本的就是語言、圖形和文字,而圖形和文字是一個品牌商標的基本元素。

所以我們來看看人類在圖形文字的演進最早可追溯什麼年代。

 

2. 圖形符號

2.1 石器時代

石器時代_洞穴壁畫_圖形符號

石器時代_洞穴壁畫_圖形符號

在人類的歷史發展中,圖形符號的創造早於文字系統的建立,你是不是也想到了原始人的洞穴壁畫,對! 沒錯,聰明如你,那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圖像符號呢? 根據考古學研究指出,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5萬~1萬年前) ,古代人種-智人(Homo sapiens)已有對自然、動植物的泛靈論信仰,以及葬禮的行為儀式,並衍伸出臨摹萬物的岩畫、壁畫、裝飾品等創作,這不但是原始宗教的開端,更開啟了人類在藝術造形與抽象思維的能力。

到了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萬~3000年前),人類的生活方式由採集漁獵進展到簡單的農業畜牧,圖形符號的創造變得細緻,並已能製作陶器與手工紡織,最後更發展出最早的文字系統。 

2.2 演變期

有了工藝與抽象思考能力的人類,並沒有停止於圖形的創造,而是進一步將圖形轉化成易於辨識與溝通的標記、符號與象徵,所以在完整成熟的文字系統建立前,出現了所謂的「洞穴符號」與「原型書寫」的演變期。

吉娜維維·馮·佩辛格(Genevieve von Petzinger)_洞穴符號

吉娜維維·馮·佩辛格(Genevieve von Petzinger)_洞穴符號

1.洞穴符號(Cave Symbols)

加拿大籍古人類學家吉娜維維·馮·佩辛格(Genevieve von Petzinger),在2016年提出對於石器時代的「洞穴符號」的研究,指出4萬年前的古人類已經共用一組符號做溝通,可被視為現今「全球訊息交流網絡」的先驅。

2.原型書寫(Proto-writing)

「原型書寫」可視為洞穴符號發展至文字系統間的過渡階段,其考古證據較稀少,爭議較多,這邊就列舉一些知名案例,不多做敘述。

  • 賈湖符號(Jiahu symbols)

1989年於中國河南的新石器時代培力崗文化遺址-賈湖,發現史前文物上的16個不同標記組成,可追溯到約西元前6000年,被認為是甲骨文的前身。

  • 溫察符號(Vinča symbols)

1987年於東歐塞爾維亞的溫察遺址陸續挖掘出刻有符號的古物,此符號被視為「古歐洲文體」,可追溯到約西元前4500年,一些刻於陶器底部的符號,可能代表其來源/目的地或製造商/所有者,顯示當時已有貿易行為。

  • 印度河文體(Indus script)

1875年於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沿岸遺址陸續發現大量的銘刻印章和陶器,可追溯到約西元前3500年。

2.3 文字系統

學術界公認最早的文字系統是蘇美的楔形文字(約西元前3400年),再來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約西元前2100年),然後是古中國的甲骨文(約西元前1500年),完整的文字系統開啟了歷史時代,也就是有了可被解讀與認知的文獻紀錄,這不僅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也代表思維演化的精進。

楔形文字(Sumer cuneiform)_象形文字(Egyptian hieroglyphs)_甲骨文(Oracle bone script)

楔形文字(Sumer cuneiform)_象形文字(Egyptian hieroglyphs)_甲骨文(Oracle bone script)

1. 蘇美-楔形文字(Sumer cuneiform)

楔形文字是一種標誌音節文體,由象形圖演變而來,其最初是用來書寫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現今伊拉克)的蘇美爾語,當時被用來書寫法律(漢摩拉比法典)、記錄地圖、編輯醫療手冊、記錄宗教信仰故事、商業與學術文件等用途,最終在古羅馬帝國時代(27 BC~476 AD)被字母書寫所完全取代。

2. 古埃及-象形文字(Egyptian hieroglyphs)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主要是指正規的「聖書體」(碑銘體),當時還包含適合書寫於草紙上的「僧侶體」與「世俗體」,「僧侶體」與「世俗體」是將「聖書體」抽象簡化後的文體,「聖書體」一路簡化演變為希臘文、羅馬文,最後成為現今全球最廣泛的拉丁字母文字系統(26個英文字母),對! 就是我們熟知的ABC告嘎滴。

3. 古中國-甲骨文(Oracle bone script)

甲骨文為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內容涉及天文、氣象、地理、職官、畜牧、宗教等方面,甲骨文一路從金文、篆書、隸書、楷書演變為現今的繁體漢字,也是現存最古老的象形文字。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清晰的進程,文字基本上是從圖形符號與象形圖示演變而來的,這過程也提升了人類對於平面圖案的造形能力,創造出代表國家、城鎮、家族、組織,甚至是個人的徽章標誌。

4. 徽章標誌

人類在圖形符號上的創造應用,從最初作為溝通的媒介,在牲畜上標示所有權,在藝品上標示來源/作者,逐漸擴展至文明與生活的各個層面,在平面圖案的呈現上越趨精緻成熟。圖形符號發展成徽章標誌,進一步清楚代表與區分不同群體與個體的身分,但這也在工商領域產生了所謂的混淆與山寨的問題,一直到1875年英國國會首次成立商標法,工商組織的利益與身分才有了法律的保護。

從文字出現到商標法成立這段約5000年的時間,徽章標誌的演變其實蠻多采多姿的,亦是各個年代的一種精神與象徵,下面就以幾個重要的層面來列舉例子。

1.宗教

基督教_伊斯蘭教_印度教_道教_佛教

基督教_伊斯蘭教_印度教_道教_佛教

從西元紀事開始至今,世界主要的宗教信仰包括:

基督教-以十字架圖形為象徵標誌

伊斯蘭教-以新月+五芒星圖形為象徵標誌

印度教-以天城體的「唵」字為象徵標誌

道教-以太極圖形為象徵標誌

佛教-以梵語的萬字「卍」為象徵標誌

 

2.國家

美國國徽

美國國徽

現今聯合國會員國共有193個,亦存在一些未獲正式承認、定位不明的主權國家,每個國家皆有其國徽/國旗作為國際地位的代表,國徽/國旗通常具有區域、宗教、民族的特性。這邊僅舉個有趣的例子,1776年美國建國時的國徽與西元前3150年的古埃及王國國徽極為相似,算是向古人致敬的一個標誌,直接取其結構形式為基礎,變換風格與象徵元素。在整個歷史中,致敬與參考前人作品的案例一直都有,重點是要有創新的表現,我們現在也還在用圓圈、正方、三角、井字等基本圖形元素,不是嗎!?

 

3.工商

比利時啤酒品牌 Stella Artois

比利時啤酒品牌 Stella Artois

早在古埃及時代就已經有用於工商貿易、藝術建築等層面的標記(Mark),也就是標誌(Logo)的前身,而最接近現代商標的標誌,同時也是最古老的現存商標之一,是比利時啤酒品牌Stella Artois,其歷史可追溯到1366年比利時魯汶的一家自釀酒館,後來發展成酒廠,Sébastien Artois在1717年時將其買下,一路發展成現在的Stella Artois,雖然標誌名稱有隨時代變化,唯一沒變的是當初酒館招牌上的狩獵號角圖。

 

4.家族

日本家紋(kamon)_歐洲盾徽(coat of arms)

日本家紋(kamon)_歐洲盾徽(coat of arms)

家族徽章,是代表家族、氏族或者氏族聯盟的標誌,日本和歐洲的天主教國家是世界上主要擁有家族徽章的區域。日本稱為家紋(kamon),興於日本的戰國時代(約1467~1590年),原為武家、官員、貴族專用的象徵,後來亦普遍於民間,甚至作為工商標誌之用。歐洲稱為盾徽(coat of arms),興於中世紀歐洲(476年~1492年),原為領主和騎士的個人專用象徵,後來成為貴族相傳的家徽,至今仍有許多歐洲的組織與個人在使用盾徽,更有已存在數百年歷史的盾徽作為現代商標。日本家紋與歐洲盾徽,長久以來都是商標設計的重要參考。

 

5.個體

歐洲盾徽_貴族家徽

歐洲盾徽_貴族家徽

中世紀歐洲的盾徽可算是重要的個人標誌例子,在12世紀相當普遍,被許多參加戰鬥的騎士和小封建領主所使用,雖然後來發展成貴族的家徽,但已開啟品牌商標個人化的概念。

 

5. 商標制度

商標(Trademark,商用標誌)

商標(Trademark,商用標誌)

5.1 商標定義

台灣商標法第18條所述,「商標,指任何具有識別性之標識,得以文字、圖形、記號、顏色、立體形狀、動態、全像圖、聲音等,或其聯合式所組成。前項所稱識別性,指足以使商品或服務之相關消費者認識為指示商品或服務來源,並得與他人之商品或服務相區別者。」
商標(Trademark,商用標誌)

商標(Trademark,商用標誌)


商標(Trademark,商用標誌),是一種智慧財產權,專門用來辨識產品/服務的來源與產地,而商標法將某些專有權附加在註冊商標上。商標所有人可以是個人、公司企業、非商業組織、法律實體、宗教等,除了辨識的功能,亦可保護商譽與身分。

再來,我們把有關圖像符號的名詞一起理解,我相信這些名詞若同時出現,應該會燒掉很多人的腦細胞。

1.字符(Character,源自希臘文kharaktēr,原意為沖壓工具),通常代表字母表中的一個字母、算術符號中的一個數字、音符系統中的一個音符,例如:逗號(,)、井字號 (#)、或 G 譜號(𝄞)。

2. 圖示(Sign,源自古拉丁文signum,原意為手勢信號),又稱為徵兆、跡象,強調訊息意義而不是形式;是由多個字符組成的複雜圖像,通常含有特定訊息或指向特定的事物。例如:禁止通行的道路指示、十二星座圖示、表情圖示(emoji)。

3. 標記(Mark,源自古日耳曼文 *markō,原意為邊界標記) ,與象徵或圖示相比,則較接近字符,幾乎不包含特定的想法或意義。 它可以代表任一個字符,原始用法是在寫作時去強調特定內容的一種工具,亦用於辨識與區別人事物的概念。例如:我在問卷上用"打勾"標記答案,古埃及人在牲畜身上烙印標記,黑T桖+牛仔褲是Steve Jobs的標記。

4.標誌(Logo,logotype 的縮寫,源自希臘文λόγοςτύπος,原意為字標),可理解為富含象徵意義的一種平面圖形,用於建立大眾的認知與認同,可以是抽象或具象的圖像、文字、符號的組合呈現,例如:標誌(Logo)可以純粹代表Apple品牌商標的「蘋果圖形」,標誌(Logo)可單指圖形本身,而商標(Trademark)則代表有法律保護的標誌。

5.象徵(Symbol,源自希臘文 sumbolon,原意為使徒的信條),一般有著象徵性的涵義,抽象思維的面向最為廣深,亦可用文字、聲音、手勢、想法或視覺圖像等多形式出現,例如:商標是品牌的象徵,紅玫瑰象徵愛情,電影《飢餓遊戲》中的"三指禮"象徵反極權精神。

商標是品牌的一種象徵,用文字、字符、圖示、標記等抽象或具象元素,經過融合、解構、再造等手法呈現出代表品牌意義與內涵的標誌。

 

5.2 商標歷史

根據我們前面所說的,商標是有法律保護的標誌,而標誌是一路從文字、字符、圖示、標記的歷史進化而來,從溝通、標示、識別、象徵到價值等發展出更深廣的意義與應用。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商標是如何被建立的。

  1. 工業革命前

史前人類在牲畜身上烙印/刻畫符號標記,被認為是現代品牌與商標的起源,在古埃及/古希臘羅馬時代,標記的運用擴展至商業與生活各面向,如藝術家的雕像畫作、王國的宮廷建築、陶器、金銀銅製品、龐貝的麵包、伊特魯亞的葡萄酒等,此時的旅館商店也已經有店名與招牌。

到了12世紀,貿易發達與自由城市的興起,促使了商會(Guild)的建立,幾乎各行各業都有使用標記,可分為個人標記(personal mark)、交易標記(trade mark)以及強制標記(compulsory mark)。

  • 個人標記

是在屬於個人所有的牲畜、工具、住宅、土地、以及教會座椅上烙印或刻劃,甚至死後的墓碑上。

  • 交易標記

是工匠或商人自行採用的私人商標,中古歐洲大部分的行業,包括織造、農業、武器、工具與皮毛等各業其從業人員都有自己的商標。

  • 強制標記

強制使用標記的制度可回溯到古羅馬拜占庭帝國時代,從統治者命令貴重金屬像金或銀等製品,必須加記純度檢驗証明的印記開始,屬於官方公證性質,如同現今的誠實標章三角N、健康食品標章、食品GMP、正字標記等。

工業革命前,由於商品都是手工製造,買賣是面對面的交易,消費者只要辨識老板或店面就可找到所要的商品,對標記的依賴性不強,所以商標還未被重視。約從1590 年開始,商人為求自身利益的保護而開始在商會註冊標記,發展至17世紀則已變為強制登記。

 

  1. 工業革命後

1760年興起的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人類的商業型態,機器代替人工後,商品產量大增,汽車、火車與輪船更提升了貿易的效率,販售通路得以遍及全球,並出現了所謂的經銷商,使得商業規模擴張化與複雜化,而面對龐大的市場與消費者,可量產的廣告傳單與海報,以及代表品牌產品與利益的商標,也就舉足輕重了。

其實在商標法正式建立之前,是經過了許多商業訴訟案的洗禮,現代的商標專用權是從英國的詐欺法令演化而來的。這邊舉幾個例子。

  • 1617 年Southern v. How案件

此案是關於代理的訴訟,原告代理人不知所經手價值 800 英磅的珠寶是膺品而買給南非國王,發現後向製造商請求賠償。

  • 1742 年 Blanchand v. hill案件

原告在其所製造銷售的撲克牌上加印 Great Mogul 的印記,被告仿冒。原告主張其享有使用 Mogul 印記的排他權利,因為他發明此印記,且經倫敦撲克牌產業公會核准他獨家使用。

  • 1824 年 Sykes v. Sykes 案件

原告主張被告製造劣質的槍帶(Shot belts)和散裝彈(powder flasks),未經其同意使用“Sykes patent”意圖詐欺冒充原告的槍帶和散裝彈,造成原告業績大跌損失不貲。

大約2個世紀的時間,經過商人的持續鼓吹,英國國會終於在1875年首次成立商標法,而美國的法制是承襲英國法系統,但因兩國發展的差異,美國在1870年通過全國性的商標法,此後兩國各自多次修法,讓商標法更完善,奠定了保護品牌價值與商譽的根基。

 

5.3 商標符號C©、TM™、R®

商標旁出現的C©、TM™、R®,通常被標示於右上或右下方,這些符號是用來聲明商標的權利狀態,或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一種標記。
商標符號C©、TM™、R®

商標符號C©、TM™、R®

[©]:C(Copyright)是「版權」符號,表示受到著作版權保護。

可以視為是正版的一種標記,在許多授權商品與出版物上都會看到此標記。

[TM]:TM(Trademark)是「商標」符號,用於非註冊商標,或表示商標已在申請中。

但須注意,由於未完成註冊,並不享有法律保護。

[®]:R(Registered)指「註冊」符號,表示此商標已完成註冊。

如果他人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標於相同或類似商品/服務上,商標專用權人將可對其提起商標侵權訴訟。

台灣商標法對於商標並未強制規定是否標示®符號或TM符號,標示與否並不會實際影響商標權利之行使,不過需注意如未註冊之商標卻標示®符號,則可能面臨標示不實之法律問題。

 

從西元前3400年的史記時代開始,考古文獻已顯示人類有相當的商業貿易行為,到了12世紀,隨著文明發展與商業需求,商會組織因應而生,跨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世紀末商標法的出現,不僅增進了商業運作的完整性,更代表對品牌概念的注視,一路到了20世紀50年代,對於商業品牌的概念急速轉入廣深的理論研究與應用,優質商品、辨識度高的商標、廣告傳單與海報等等的行銷溝通手段,已隨著科技的躍進,顯得力不從心,學者與業界紛紛投入商業品牌的研究,試圖找出更多與消費者溝通的層面,更多能說服消費者的施力點。

接著閱讀>>>70年淬鍊的品牌行銷理論,解鎖點石成金的品牌密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ON BSI 佐恩品牌策創
0會員
5內容數
ZON佐恩,ZON-B.S.I. 佐恩品牌策創主理人,台灣人,專長為品牌創建/品牌策略/全維度行銷,重點放在品牌靈魂的創造、煉成與感受,以品牌為核心,去看營運、行銷、電商等商業面向。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金馬獎呼喚大家走進戲院,但Youtube、Netflix已成日常。最新研究顯示,臺灣VOD訂閱戶破700萬,年產值近百億。在全球影視產業洗牌之際,臺灣如何運用國際資金與平臺,將在地故事推向世界?專家點出,理解演算法、克服盜版、制定對接國際的政策是關鍵。
Thumbnail
金馬獎呼喚大家走進戲院,但Youtube、Netflix已成日常。最新研究顯示,臺灣VOD訂閱戶破700萬,年產值近百億。在全球影視產業洗牌之際,臺灣如何運用國際資金與平臺,將在地故事推向世界?專家點出,理解演算法、克服盜版、制定對接國際的政策是關鍵。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在喧囂的日常中,你是否尋找能代表內心狀態的氣味?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 的「一週八日」系列香水,演繹創作者孤獨、沉靜卻自由奔放的內在。其中「星期六 Silent Wild」以綠橄欖、茶香與白麝香交織出清新、寧靜且溫暖的氣息,連結自我與世界的流動,找回那份「只是在」的和諧。
Thumbnail
在喧囂的日常中,你是否尋找能代表內心狀態的氣味?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 的「一週八日」系列香水,演繹創作者孤獨、沉靜卻自由奔放的內在。其中「星期六 Silent Wild」以綠橄欖、茶香與白麝香交織出清新、寧靜且溫暖的氣息,連結自我與世界的流動,找回那份「只是在」的和諧。
Thumbnail
本文探討經營知識付費副業時常遇到的「散彈槍式服務」陷阱。作者以自身經驗為例,分享如何從「有教無類」的廣泛服務,轉向「微利基服務」的精準定位。文章強調,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成為客戶,精準定位能擴大影響力,並建議善用人類圖、西洋占星等工具指引商業方向,最終實現雙贏局面。
Thumbnail
本文探討經營知識付費副業時常遇到的「散彈槍式服務」陷阱。作者以自身經驗為例,分享如何從「有教無類」的廣泛服務,轉向「微利基服務」的精準定位。文章強調,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成為客戶,精準定位能擴大影響力,並建議善用人類圖、西洋占星等工具指引商業方向,最終實現雙贏局面。
Thumbnail
為什麼企業發展靠策略? •整合思維網路•模擬前因後果•聚焦執行事件•凝聚團隊方向•減少資源損耗,「心即理」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意指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自然規律、道德、本心、良知,將此摸透可以減少很多的錯誤發生。「勝兵先勝而後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是孫子兵法的核心-道
Thumbnail
為什麼企業發展靠策略? •整合思維網路•模擬前因後果•聚焦執行事件•凝聚團隊方向•減少資源損耗,「心即理」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意指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自然規律、道德、本心、良知,將此摸透可以減少很多的錯誤發生。「勝兵先勝而後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是孫子兵法的核心-道
Thumbnail
站在企業角度,這兩年特別有感客戶抱怨:市場環境貧富差異、小蝦米對抗大鯨魚,行銷資源能力懸殊,資深行銷不是創業不然就被大企業挖角了。 心想是嗎,怎麼沒人來挖我?(笑 淺談「行銷產業鏈斷鏈」,勞方與資方持續拉扯下的狀況,兩敗俱傷,要如何減緩3-5年後的慘況? 價值交換是這樣的,你有
Thumbnail
站在企業角度,這兩年特別有感客戶抱怨:市場環境貧富差異、小蝦米對抗大鯨魚,行銷資源能力懸殊,資深行銷不是創業不然就被大企業挖角了。 心想是嗎,怎麼沒人來挖我?(笑 淺談「行銷產業鏈斷鏈」,勞方與資方持續拉扯下的狀況,兩敗俱傷,要如何減緩3-5年後的慘況? 價值交換是這樣的,你有
Thumbnail
這份心智圖,是將 2023 年 4 月 26 日的簡報小聚內容整理而成。當你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呈現簡報時,就要對簡報內容足夠熟悉。簡報要展現邏輯,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分類。用製程的概念來思考事情,就會跳脫侷限思考,從點、線、面到達再創新。提案不要談預算,而是要給具象化的三個等級場景。
Thumbnail
這份心智圖,是將 2023 年 4 月 26 日的簡報小聚內容整理而成。當你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呈現簡報時,就要對簡報內容足夠熟悉。簡報要展現邏輯,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分類。用製程的概念來思考事情,就會跳脫侷限思考,從點、線、面到達再創新。提案不要談預算,而是要給具象化的三個等級場景。
Thumbnail
為什麼照片要壓縮降畫質?用攝影師拍的照片原檔,不是最清晰、也是最高畫質嗎?為什麼網頁設計師不喜歡也不建議?如果你也有疑問,或是想知道如何快速簡單處理手邊照片。這篇網站架設/網頁設計100問會告訴你!
Thumbnail
為什麼照片要壓縮降畫質?用攝影師拍的照片原檔,不是最清晰、也是最高畫質嗎?為什麼網頁設計師不喜歡也不建議?如果你也有疑問,或是想知道如何快速簡單處理手邊照片。這篇網站架設/網頁設計100問會告訴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