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遊戲中的性格投射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昨天談到朋友小孩玩電玩,讓我忽然想到,這幾年 Steam 上陸續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模擬類遊戲。從單純的職涯養成、城市規劃,到我個人比較喜歡的 EA《模擬城市》、《模擬市民》,甚至還有新作《inZOI》等人生模擬作品。

許多玩家投入虛擬世界,初衷多半是為了體驗平日無法經歷的生活,嘗試不一樣的可能性。理論上,這是一個掙脫現實束縛、自由探索的場域。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遊玩,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虛擬世界的本性難移

令人意外的是,我在遊戲中所塑造的角色,無論是個性還是行為模式,竟然與現實生活中的我本人高度重疊。這感覺就像是換了一個介面操作,但核心的價值觀與偏好依然如影隨形。

舉例來說,身為一個典型的 I 型人格,我在遊戲中很少讓角色參與大量的社交應酬。我的虛擬分身跟我一樣,更享受獨處的時光,透過閱讀、專研技能或在家休息來回復 SP。即使遊戲提供了成為萬人迷的選項,我最終選擇的生活方式,還是緊扣著我現實中的舒適圈與個人價值。

這或許說明了,即使在看似無拘無束的虛擬空間,我的深層性格與潛意識的選擇偏好,依然會引導我的行動。


從模擬犯罪談道德倫理

除了這些相對日常的模擬主題,遊戲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遊走在道德邊緣的遊戲,像是模擬犯罪、清除做案證據,或是監獄生活的體驗。我自己就曾玩過模擬毒梟這類作品。這些遊戲的吸引力,在於讓我們接觸到現實生活中絕對不可能、也嚴格禁止的行為。


這引發了我對一個更深層次問題的思考:

如果我們暫時拋開遊戲開發商可能面臨的道德爭議或法規審查,並且假設未來混合實境(MR)技術能夠極度逼真地模擬出犯罪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遊玩這類純屬虛構的內容,是否依然存在道德上的問題?

虛擬體驗是否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在現實世界中的道德標準?還是只要沒有實際傷害發生,這就只是單純的娛樂消遣?這個分界點確實值得我們思考。


你的遊戲角色像你嗎?

說了這麼多我的體驗,也很好奇大家的看法。

你們平時會玩這類模擬遊戲嗎?你在遊戲裡的角色,是像你本人,還是你渴望成為的另一個人?特別是面對那些挑戰道德底線的遊戲,你的觀點又是什麼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eseri 捷思艾瑞
79會員
109內容數
數位工具設計師 專為個人與小商家打造 Google Sheets / Notion 模板, 幫你省時、省力,專注在更重要的事。 除了設計實用工具,也喜歡動腦、討論與思辨。 我在文字裡探索議題、整理想法, 把痛點變知識,把知識做成工具。 讓生活與思考,都更清晰。
Zeseri 捷思艾瑞的其他內容
2025/11/19
恐懼厭惡努力,沒有什麼事比下定決心努力工作更能夠激怒恐懼了。恐懼最愛做白日夢的人,卻沒辦法容忍做事的人。——喬恩.阿考夫(JonAcuff) 整理 Notion 資料庫時,翻到這段存了很久的語錄。這句話像一記響鐘,直擊我心。它不僅犀利地點出了行動與恐懼的本質區別,也喚醒了我腦海深處一段關於努力的記憶
Thumbnail
2025/11/19
恐懼厭惡努力,沒有什麼事比下定決心努力工作更能夠激怒恐懼了。恐懼最愛做白日夢的人,卻沒辦法容忍做事的人。——喬恩.阿考夫(JonAcuff) 整理 Notion 資料庫時,翻到這段存了很久的語錄。這句話像一記響鐘,直擊我心。它不僅犀利地點出了行動與恐懼的本質區別,也喚醒了我腦海深處一段關於努力的記憶
Thumbnail
2025/11/10
凌晨三點,我又醒了。 不是因為鄰居的狗叫,不是因為街燈太亮,而是因為腦子裡有個聲音一直在重播今天的某個瞬間。那個我選擇保持沉默的會議,那個我為了避免麻煩而繞過的決定。 翻來覆去,枕頭都被我翻了好幾面,但那種不安依然緊貼著胸口。 我想起了大學同學。她家境普通,每個月的生活費都算得很緊,但
Thumbnail
2025/11/10
凌晨三點,我又醒了。 不是因為鄰居的狗叫,不是因為街燈太亮,而是因為腦子裡有個聲音一直在重播今天的某個瞬間。那個我選擇保持沉默的會議,那個我為了避免麻煩而繞過的決定。 翻來覆去,枕頭都被我翻了好幾面,但那種不安依然緊貼著胸口。 我想起了大學同學。她家境普通,每個月的生活費都算得很緊,但
Thumbnail
2025/11/04
昨天在咖啡廳,坐在隔壁桌的兩個朋友在聊天。其中一個人明顯心情不好,講著工作上的挫折,另一個人卻不斷地打斷她,急著給建議:「你應該這樣做」、「我覺得你可以那樣試試」、「當初我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 我看著那個想要傾訴的人,臉上的表情從期待變成失落,最後只是點點頭說:「嗯,我知道了。」
Thumbnail
2025/11/04
昨天在咖啡廳,坐在隔壁桌的兩個朋友在聊天。其中一個人明顯心情不好,講著工作上的挫折,另一個人卻不斷地打斷她,急著給建議:「你應該這樣做」、「我覺得你可以那樣試試」、「當初我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 我看著那個想要傾訴的人,臉上的表情從期待變成失落,最後只是點點頭說:「嗯,我知道了。」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