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中史學社 29/01/2018
蔡元培先生於一九一七年是日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他是清光緒十八年壬辰科進士,散館後授翰林院編修,地位清貴。一九零七年蔡元培留學德國,先到柏林,然後到萊比錫,專研歐洲哲學, 美學及心理學。留德時,蔡編著了中學用的倫理科教材<中國倫理史>並翻譯了多份德文名著。一九一一年蔡元培回中國,在南京臨時政府擔任教育總長,一九一二年因對袁世凱專制不滿,因而請辭。
一九一三年,蔡元培留學法國學習法文。一九一六年創立華法教育會並出任主席。二千多名中國學生受該會輔助到法國留學。
蔡元培亦一直同情,甚至參與社會改革。很少歷史書提到的就是一九零四年蔡元培已與秋瑾, 徐錫麟等在軍國文教育會的基礎上擴大並建立了光復會。次年又協辦大通學堂,以西式軍訓教育了五百多位學生。學堂自此成為光復會宣傳革命,培養軍事骨幹的基地。光復會及後組織了“光復軍”,發動了多次反清起義。一九零七年徐錫麟發動了安慶起義,同年秋瑾策劃了紹興大通學堂起義,一九零八年熊成基在安慶策劃了岳王會起義, 可惜均先後失敗, 徐錫麟,秋瑾等曦牲。但光復會員並無放棄, 及後幾年陸續暗中加入了清軍作為內應,終於在一九一一年,該會成員浙江新軍二十一鎮八十一標標統朱瑞組織浙軍,自任總司令;李燮和任昊淞光復軍總司令;許雪秋、陳芸生任廣東民軍司令,響應武昌起義。革命之所以成功,其中光復會實在貢獻良多。
後來蔡元培主政北大時銳意改革,以學術研究為本,設立研究所,創辦學術刊物,鼓勵師生學術爭鳴、思想自由發展,推行教授治校;打破學科界限,推行學分制,促進文理兩科的滲透與融合,開創了北大「學術自由」之風。北京大學因此學術繁榮,人才輩出,北大的教師隊伍裡有拖着長瓣的傳統國學大師辜鴻銘,有激進的托派左翼學者陳獨秀,有未上過大學的新儒學家梁漱溟,更有年青的胡適,劉半農,徐悲鴻等等,百家爭鳴,皆一時清流之望,影響及於全國,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運動被鎮壓後他又帶頭聯絡十三所大學校長,力爭北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當局逼於群憤釋放學生後,他又率全體師生迎接。
一九三七年為逃避戰亂來到香港,一九四零年於香港逝世,葬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
《論語 里仁篇》曰:見賢而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今日香港一眾大學袞袞諸公盡皆爭相向中共表忠, 狼奔豕突, 醜態百出。驅逐對著「奏唱國歌」時不肯站立的學生有之,到法庭頂證抗議學生者有之,連署反港獨者有之,與學生急急割者又有之, 所謂文人無行, 莫此為甚。不知他們有日假如經過華人永遠墳場時,見到蔡元培墓會有何感想呢?他們到底會「思齊」,「內自省」還是暗笑蔡「不識時務」呢?蔡校長泉下有知,見到香港那些「很懂時務」的大教授不知又可會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