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史科教育之荒謬事例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嘗試從一個日本學生的角度解讀中三級中史科教案<強弱機危分析中日的作戰方略有效嗎?> 及<我們的作戰方略有效嗎?>
香港新中史學社 15/11/2017
中國人有個很壞的習慣就是對自己的國名太認真了,每天“我地中國人” “我地中國人”這樣的自稱,慢慢就真的以為自己真是世界的中心了。 自古以來到底有多小地方屬中國的領土可以慢慢商量,但中原文化是世界中心的概念卻是真的自古已有之。
遠至上古時代,住在中原地區的人便已開始歧視住在周邊的其他種族。 《尚書·大禹謨》記載大禹治水後,「無怠無荒,四夷來王」。四夷是「東曰夷、西曰戎、南曰蠻、北曰狄」(《禮記王制》)。這是明擺著的自夏商開始中原人便從來就沒有當過其他民族的人是人,歧視的程度是連稱呼他們是 “人”也好像太抬舉了他們,非要稱他們是夷狄不可。但其他民族又是否真的會認為中原人是世界的中心呢?
香港其實有限多日本人居住, 假設有個日本人的家庭心慕王化,決定把他們的小孩送到本地的中學就讀(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嘛!) 又假設這位同學很喜歡讀中史,特別是對中日戰爭史很有心得,他見到這份教案後不知又會作何感想?
等我嘗試代入這位同學的視角分析這份教案:
首先我見到這份教案的題目便已覺得很迷惑, 這裡說的“我們”到底是甚麼意思呢?我假設是“我們中國人”的意思吧! 但“我們中國人”這個概念又讓我覺得迷惘,到底這個“我們”所包括的是狹義還是廣義的“中國人”呢?從狹義的角度來看,中國人大概是居住在現今中國國界來的人吧,但這個國界三千多年來不斷在變,有時變大有時又變小,例如雲南江心坡一帶二千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在1960年後被周恩來大筆一揮就劃了給緬甸,那江心坡人到底算是緬甸人還是中國人呢?又例如蒙古,台灣,東突厥及西藏等地本來就有自己的王國,現在又因為各種原因被劃為中國了,但住在這些地區的人又願不願意自認為中國人呢?我知道寫這份教案的王老師必定會答:蒙古新疆台灣西藏人都活在中國境內因此都是“我們”中國人! 那也很好啊, “我們”日本於1895年通過內閣決議將釣魚台劃入日本版圖,自二十世紀開始至太平洋戰爭期間有差不多二百個日本人在釣魚台居住,1988年“我們”日本由日本青年社在島上興建了一座燈塔, 至今由日本海上保安廳第11管區海上保安本部管理, 根據王老師的邏輯釣魚台也是屬於“我們”日本的。
釣魚島
好了, 一講到釣魚台,愛國的王老師想起了百年國恥臉都漲紅了。那好吧,“我們”再放寬一點想清楚甚麼是廣義的中國人呢?以種族來區分的話,大概凡是“華人”就算是中國人吧。那到底甚麼是華人呢?《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周易·繫辭下》記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公制周禮而治天下,被儒家尊爲聖人。衣冠、禮儀在古代往往用來代指文明。程頤認為:「禮一失則為夷狄,再失則為禽獸。聖人恐人之入夷狄也,故《春秋》之法極謹嚴,所以謹嚴者,華夷之辨尤切切也。」中原服飾特徵之一「右衽」為華夷之別的重要標準之一,中原漢人服裝的特性皆為「右衽」。 孔子說過:「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我們”日本人傳統的禮服都是右衽,袴(即是寬闊的褲)上有五摺,代表天,地,君,親,師,是唐代遺風。這種右衽禮服現在不論是節慶,文藝活動還是習武,“我們”日本人還是在廣泛使用,至於左衽呢?逝者在喪禮上穿的壽衣便是左衽了, 那請問到底“你們”中國人現在是穿右衽還是左衽呢?另外日本皇帝自稱天皇,始創自唐高宗,現在年號是“平成”,出自《史記·五帝本紀》中的「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以及《尚書·大禹謨》之中的「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現在中國人又是用甚麼年號呢?其他文化傳承的事也不用多提了,但怎麼看“我們”日本人比現在的“中國人”還更像中國人啊! 既然蒙古人滿州人匈奴鮮卑羯羝羌人統統都是中國人,都可以來中國做皇帝,那日本人為甚麼不可以算做華人,日本天皇為甚麼不可以做華人的皇帝呢?
裕仁天皇
好了, 不問尤自可,問到這裡王老師的臉又再脹紅,大聲喝斥我說“你們日本人來到侵略我們中國,殘殺了幾百萬我國同胞,簡直禽獸不如!”但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你們”中國人去到西藏雲南蒙古等地殺害當地的人民也遠遠不指幾百萬吧,何況那些地方不是自古以來都屬於中國的嗎?那為甚麼還要派中國軍隊到中國地方跟中國人民內戰? 是不是因為有些人其實也不是太想做中國人然後又被迫要變成中國人呢?
好了,問到這裡,我見到王老師本來通紅的臉慢慢轉為灰色,呼吸也好像不太接得上來,我恐防再追究甚麼是“我們”的定義會把這位老學究紅紅的愛國心激得梗塞了,其實平時不談“抗戰”時他也很斯文,是位好好先生來的。
教案的題目討論完後就可以開始討論教案的來容。 黃老師說要透過 “角色代入的方式, 分組討論, 希望學生能列寫出中日兩國的作戰方略及其背後的因由,以及希望培養學生的情意與能力”而教學策略則是要“學生預習及話劇排練”透過不同的角色代入(蔣介石,宋美齡,毛澤東…………) 以及在話劇中增加一個日本人的角色, “從而能更全面扣連課題內容及教學目標”。
首先我認為排演這種抗日話劇品味惡俗,而且“抗日”這個題材一早就比CCTV拍爛了,就如今時今日還有誰會想再開拍西遊記或賭聖呢? 但這也不是重點, 黃老師說要增加一個日本人的角色才是可圈可點之處。他到底想要我們扮誰呢?根據工作紙“資料三”那段,大概是要我們扮演大反派東條英機, 發誓要一百天內滅亡中國的狂妄模樣了。
日本駐華關東軍
既然我是日本人, 這個話劇的日本角色就一定順理成章要我來演吧。 但既然老師說要“多角度分析”, 因此我反而想扮另一個啟發了東條英機的日本人,他叫福澤諭吉。 東條英機以及日本軍國主義只是果而已,真正的因其實還是福澤諭吉。
明治十八年福澤在日本報章《時事新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脫亞論>的短文。 內容大概就是:「世界交通,日益便捷,西洋文明之風東漸,所到之處,無不風靡於一草一木。」福澤又寫道:「文明猶如麻疹之流行,……我輩斷乎不具(治癒)其術。有害無益之流行病尚且不可阻擋其勢,何況利害相伴且常以利為主之文明乎!」他認為西洋的文明必將征服世界,東洋各國對它絕對沒有抵抗能力,就像東京人無法抵禦從長崎傳來的麻疹;既然無法避免,因此明智的做法應當是「助其蔓延」,使人民「早浴其風氣」。基於福澤對日本現代化的看法,他很支持甲午戰爭。一如不少日本政府的官員,福澤深信要實行亞洲的現代化,最好的途徑就是戰爭。他認為清朝的弊病在於其制度陳腐且一成不變。福澤曾寫道:「依吾之見,以西方文明猛擊東方之勢,此兩國(大清帝國與朝鮮國)誠不能存活矣……此如一城以愚昧、法斁、暴橫與無情而惡名昭彰,一義者居於此,其德鮮有人知,此為鄉人醜行之所蔽也。」
對於東亞的鄰國,由於福澤諭吉提出優勝劣汰的思想,認定東方文明必定失敗,因此,福澤主張對鄰國的革新派給予實際支持,幫助西洋文明在東洋的蔓延,不然差勁的鄰國例如朝鮮及中國早晚將會牽連日本。他對當時的東亞其他國家採取蔑視的態度,比如將甲午戰爭描述為一場「文野之戰」;認為朝鮮王朝、清朝是「惡友」。福澤還主張「東洋連帶論」。他認為東亞各國只有進行改革舊體制的革命,才有可能擺脫被西洋國家殖民的宿命,日本甚至應該不惜攻占落後的中國及朝鮮,幫助其建立成現代化的文明國家。
根據這個理論1938年11月3日,大日本帝國總理大臣近衛文麿發表「第二次近衛聲明」,號召建立「大東亞新秩序」,欲樹立「日滿中三國相互提攜,建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互助連環的關係」,以大日本帝國、東亞及東南亞「共存共榮的新秩序」為目標。
其實“我們中國”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九大”提出的“思想”來容不是跟<大東亞新秩序>差不多嗎?但是由近衛文磨提出來的共榮圈概念卻包括了今日的日本, 中國,朝鮮, 滿蒙,東南亞及印度,比習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中國夢”還要“宏大”。用“我們中國人”的話來說就是“市場很大,機遇很多”而且共榮圈內有幾十億的人口, 還有甚麼“帝國主義者”能夠侵略呢?這不是強國崛起是甚麼?
我希望各位同學能夠捉緊發展機遇,不要抱著花崗岩一樣的腦袋看問題,大家要向前看嘛!因此我決定要在話劇裡自薦扮演福澤諭吉,向同學介紹“我們”偉大的東亞夢。不知道這樣是否足夠“培養學生的情意與能力”呢?(待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Mitrade直接割韭菜不演了?遭爆指數漲跌與IG相反,平台黑歷史、負評全曝光! 搜索文章/券商/行情資訊請點擊下方→資訊→原創文章 ▍相關平台資訊:https://www.wikifx.com/zh/dealer/4001424292.html?source=tad2&syrc ▍完整資訊曝光:https://www.wikifx.com/z
    Thumbnail
    avatar
    反詐鬥士黃老師
    2024-05-21
    用自己雙眼,看香港如何成為香港:《香港眾生七千年——四十古代歷史人物誌》人為的地界可以在頃刻之間就敲定,但一方水土就如同生於其中的一方人一樣,人不能一夜之間從嬰兒變成大人,香港社會的建立、權力的衝突、文化的形成、思想的傳承,過程就更漫長,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了解香港人的由來,我們就必須用自己的視角去看香港如何成為香港。
    Thumbnail
    avatar
    翼雙飛
    2024-02-25
    週日,香港中環的奇異景觀週日,從港澳碼頭,沿着行人天橋往國際金融中心 IFC 的方向走,沿途看到「奇異」的週日香港中環景觀。
    Thumbnail
    avatar
    Allie
    2024-02-18
    博將控股贊助香港中樂團聯同崑曲王子張軍跨界合作 《月滿長生殿》以樂會友慶中秋 博將控股贊助  香港中樂團聯同崑曲王子張軍跨界合作 《月滿長生殿》  以樂會友慶中秋  (2023年9月15日 – 香港) 由專注賦能中國高科技企業的領先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博將控股有限公司全力贊助,香港中樂團與崑曲王子張軍合作的第47樂季開幕音樂會《月滿長生殿》,今晚(2023年9月15日
    Thumbnail
    avatar
    EQS Newswire
    2023-09-18
    歷史上的今天818香港反送中170萬人上街頭,鄭克爽投降清朝大叔觀點-歷史上的今天818 自由的可貴,時至今日用AI搜尋還可找到反送中遊行得資料,畢竟文字獄古今中外皆然,消滅不喜愛的真實,是當權者眼前的的正義,就像聖經經歷多次改版,中國的各朝代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所撰寫,不知道身為台灣的一份子,在未來的10年後到底要用什麼眼光看香港呢?
    Thumbnail
    avatar
    MikeU
    2023-08-18
    大眾文化與歷史:從香港武俠電影了解70年代社會意識電影作為大眾文化的一種,不論是記載歷史事件的載體,還是回應當代社會意識,都是做為大眾文化的重要功用。可惜香港製作的歷史電影往往脫離歷史本身,以浪漫化、英雄化以及強行增添愛情元素作為賣點,而主要原因也與香港電影的特色有關。
    Thumbnail
    avatar
    iamgoon01
    2022-06-20
    讀《香港簡史》:認識你自己,抵抗政權篡改歷史近來都在看香港歷史相關的讀物,沒甚麼明確的目標,就僅覺得想了解也該了解更多自身歷史而已。地上人口眾多,我會生而為香港人,或許全屬偶然,但我仍想探索這個身份、背景帶給我的意義。神諭說「認識你自己」,我想讀歷史也是認識自己的一種方法吧。 身份認同 政治冷感? 華人精英 守護香港 前途談判
    Thumbnail
    avatar
    慕雲
    2022-06-16
    歷史上的今天─7月1日 (國際合作節、中華民國漁民節及公路節、共產黨中國建黨節及香港回歸紀今天焦點─香港回歸中國  1997年 共產黨中國與英國凌晨0:15分在滂沱大雨中舉行香港主權移交大典,代表英國殖民統治香港時期的英國國旗和香港殖民地獅子旗同時緩緩降下,結束英國在香港長達155年的殖民統治,香港正式回歸共產黨中國,也同時宣告徹底結束英國在遠東地區2個多世紀的殖民統治歲月,「日不落帝國
    Thumbnail
    avatar
    吳僑生
    2021-07-01
    白羊與蛾【香港-中環】從這一分鐘開始,你再也忘不掉的張國榮半山手扶梯的終點是干德道,馬路的對面就是陡峭的山壁,太平山北麓的山體上插滿了高聳的豪華大廈,這裡比起中上環鬧街,樹蔭下的人行道明顯清閒愜意許多。 『你不覺得這條路牽狗散步的人很多嗎?』蛾邊走邊張望著。 「的確,不過現在是平日上班時間,哪來這麼多閒人閒功夫遛狗啊。」白羊也意識到這點。
    Thumbnail
    avatar
    陳賽門
    2020-09-10
    still 與「仍;仍然;始終仍然 (依樣、依然、不變、相同、ㄧ直)」等的橋接完整標題:still 與「止停(定)依(樣)仍然 (不變、相同、ㄧ直)」或「聲靜依然 (依樣、仍然、不變、相同)」或「死寂依然 (依樣、仍然、不變、相同、ㄧ直)」或「始終仍然 (依樣、依然、不變、相同、ㄧ直)」或「仍然」或「然仍」或「仍」等的轉換密碼
    Thumbnail
    avatar
    羅聖爾
    20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