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裡最被重視的無疑是廣告宣傳這塊,這部份在市場發展中也最為蓬勃,廣告公司甚至比行銷公司還多,雖然有許多人無法清楚的區分行銷與廣告之間的關係,但我個人是將廣告定義在〝廣而告知”的範圍內,而行銷則是多種工具的綜合體。
要如何區分一個廣告的好壞?這邊我先說一段小故事。
某天一個37度半的炎炎夏日,太陽直射在一位穿著西裝的男子身上,男子滿頭大汗的拿者手機在馬路邊上大聲地講電話,電話那頭傳來:「王先生,您的太太在五分鐘前順利的生下您的兒子,母子均安待會出產房就可以跟您通電話」。
這位穿西裝的男子高興得跳起來說:「太好了!」因為剛剛與客戶簽完合約,現在又接到兒子出生的好消息,雙喜臨門讓這位剛成為父親的男生激動不已,就在此時旁邊有台跑車以時速120的速度把這位男子攔腰撞成兩截,男子手上簽好的合約書頓時漫天飛舞,手機也摔成碎片散落一地…..。
一個廣告要好就要能讓消費者能記得住,讓你在要購買商品時想到這個廣告,並且被影響而購買這件商品,那要如何能讓廣告能被記住?最實用的方法就是運用情緒,無論是快樂、恐懼、痛苦、憤怒,並在這情緒下與消費者產生共鳴,如果你有看泰國的電視廣告,大多都是運用這種方式來引起消費者共鳴,情緒是感性的,人在大多數時間下是理性,但是往往會受到感性所影響,而且是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因此要能做好廣告就要注重感性的一面,單單是理性的說服說這商品有多好多好,有時候還不如說買了這件商品能夠跟同儕炫耀來的有效。
而這情緒在廣告上的運用,可以在電視、平面、文字等任何媒體上,就如同我剛說的小故事一樣,如果是賣保險,可能會讓你印象深刻,也可能會讓你感到噁心,因為一下大喜一下大悲的感情,讓你印象深刻卻又不希望此一事情發生在你我身上,所以你會有感情卻又不希望帶入自身,少了所謂的共鳴感,讓上述的故事有所缺陷,而這故事告訴了我們,廣告要有感情也要有共鳴,有了感情與共鳴感,這廣告就是好的廣告,無論是在電視上、小編的文章裡、還是單頁的文宣都一樣。
最後補充一下,越是長的影片或文章,越能讓消費者沉浸在裡面,代入感會越強,感情的接受度會越高,因此廣告所要表達的意思越單一越好,單頁的平面廣告只有一張圖片加上簡單幾個文字,要能取得共鳴有時候要花上更多的心力進去,另外我說的那篇小故事是某家廣告公司做的一篇電視廣告,因為太過衝擊人心,因此這廣告在廣告公司的國家是被禁播的(但是有在其他國家撥出過)
另外給各位參考一下很類似我所說的小故事所操作情緒手法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