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十年前是通路為王的年代,誰佔據了通路(7–11、全家等)誰說話就大聲,多少商品被這些通路給擋住而往生,近幾年來網路發達、物流系統建構的越來越完善,才又將原有實體通路的高牆給破開,但無論是實體、網路、第四台、郵購直銷等通路都有其特色,在行銷裡通路的選擇最終還是要看商品自身的特性為主,盲目進入不該進的通路不但影響銷量還徒耗更多的資源。
通路的選擇是要選擇對的通路,對的通路想辦法都要擠進去,不對的通路免費都需要仔細考慮要不要進,不要貪圖通路所給的便宜,選擇通路是由商品特性與消費者習慣決定的,例如高價位高關心度或是高服務的商品(房子、汽車、保險等),就不適合進入網路通路,反過來說無心擔心品質的商品,或是低價低價、低關心度的商品就會很適合網路通路,然而通路與通路之間互相又有競爭,選通路就像選另一半依樣重要,選的不好就會比較痛苦,一但要退場等於前面的投入白花了,如果幾次下來商品不死也半條命。
通路會影響最終銷售價格,同樣的商品你放在夜市賣,跟你放在百貨公司賣,消費者對於價格的預期心理不同,自然會直接反應到商品最終的銷售價格上,當然通路的成本也會不同,甚麼樣的通路就有甚麼樣的成本需要投入,網路可能只要一個人加上網店租金或是銷售抽個5%,百貨公司狠一點直接給你抽售價30%,還不算你店面所需要的裝潢與人事費用,這中間的售價與成本平衡都應當要有所規劃。
但即使是相同的通路,也會受到區域環境(人口、消費力、天氣等)的影響,例如同樣台北的百貨公司SOGO與大遠百的客均單價就會不同,即使是相同品牌也應將商品調整合適的售價進入,或是北部超市能賣羽絨外套、保暖內衣,南部超市就可能沒有銷量,這種區域環境影響會隨者距離增加而影響越大,這也是選擇通路中需要注意且非常重要的一環。
補充一下,區域環境除了會影響通路以外,商品需求性、消費習慣、廣告宣傳等都會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