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立刻增加20%獲利的神兵利器

2019/05/1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定價在過去老闆的眼中很簡單,成本加上利潤就是定價了,在行銷裡的篇幅也往往不受重視,感覺一次搞定後就不用再理會,其實定價運用的好才是能最直接獲利的關鍵,因此比起花大錢做宣傳來的更有重視的必要。
定價的方式有很多種,過去最常見的「成本定價法」將成本+利潤就是了,後來演變出「行銷定價法」「市場定價法」甚至「心理定價法」,當然還有更多種的定價方式,其實都是為了獲取商品最大利潤,可是那種方法才是最好的則要看你商品的特性與市場的情況來決定,商品特性需要考量的是稀有度高低、品牌價值、必需品還是奢侈品、重複購買度等許多權值,而市場情況則是通路環境、競爭商品、地區消費力等外力因素,例如相同的商品在夜市可能只能賣100元,但是放在百貨公司卻可以賣到1000元,這就是考量到通路環境的加權,蘋果手機通常比他牌的貴上許多,在這裡面展現的就是品牌價值的加權。
那要如何訂出一個最有利的價格?首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商品,誠實客觀的與市場同類或最接近的商品作評價,這樣可以得出一個大概的價格區間,再把上述的加權或他牌的加權放入,就能知道這市場所能夠接受的價格,再進一步的定價方式則要看你行銷操作手段,以下舉兩個我遇到的例子來說明。
一種是越賣越便宜,在百貨公司裡常常會看到,一些商品在製造成本加上營運成本後直接乘以數倍上架,上架第一個月幾乎不打折,過後三個月則開始配合各種活動做相關折扣,在季末(約半年)為了出清往往會做到五折,次年要不就是在原通路做特價,不然就是流通到次級城市,這種越賣越便宜的方式對應流行性很強的商品,最後的庫存會有很多而且不易出清,最後的商品不是拿來當成維修替代品,不然就是出清到第三世界,因此快速不斷的推陳出新是維持高獲利的手段,而一開始的高訂價,是為了平衡最後的庫存成本而堆疊上去的,這種就是越賣越便宜。
另外一種是越賣越貴,最常見的是機票,因為當航班確立時無論有沒有乘客飛機都要飛,所以越早買越便宜,到了要起飛前需求方則變成了乘客,這時候的機票通常是最貴,如果遇到機票超賣或是航班客滿的情況下,有些航空公司會為了追求利潤將早買的乘客給拉下來,或是補貼給願意轉搭其他航班的旅客,考量到資源越來越少的權值,這種是越賣越貴。
所以定價方式有很多種,定的好不用太多的成本,利潤就能直接拉高,比起不斷地砸錢做宣傳或是做促銷衝量來的有效率,因此建議定價放更多的關注。
Richard Chan
Richard Chan
從設計進到廣告、從廣告做到行銷,一個喜歡行銷在市場打滾了二十幾年的行銷人,分享一些個人對於行銷的一些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