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教育官員曾考慮以學分制,取代大學修業年限,每學年增加第三學期,大學生完成必修學分可提早畢業。
但筆者看文字工作前輩王乾任所作《大學生一定要具備的職場接軌力》書本,認為即使提早從大學畢業,然只知道上課卻不懂規劃下課後生活,就不一定能得到處理現實生活事務能力。
像是一般大學生上課時間比讀中學時少,常用多出的空閒時間出去玩,不只留下青春記憶,也同時培養出教授只能教基本方式,但仍需透過實作學到的企劃、決策能力。
就拿筆者曾記錄廢站前的台鐵花東線溪口車站,遇到就讀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主修地理資訊系統課程的女大學生來說,她雖不是鐵道迷,而是家鄉在桃園,平常很少來花蓮而決定就讀東華大學,下課後常逛花蓮地區了解當地特色,得知溪口車站將廢站,下課後就來記錄。
如這位大學生善用所學地理資訊系統知識收集資料,在停靠火車班次少、車站附近只有幾家麵店、冬天日照時間少影響拍照品質的限制,規劃合理行程,並從處理旅途中遇到的突發狀況,學習快速做適當決定,不只得到豐富實際經驗,理解上課學到的知識,進而思考如何在未來人生應用,畢業後面對資源及時間有限,但需認真處理的重要事情時,就知道該怎樣做較好。
不然就像筆者讀大學時,幾乎沒跟同學出去玩的經驗,除覺得青春記憶空白,也沒能透過規劃旅行行程培養企劃、決策能力,造成職涯發展進度比其他同學落後,加上畢業後幾年看不少鐵道路段改建卻來不及記錄,內心有嚴重失落感。
因此筆者鼓勵這位大學生,也鼓勵其他大學生善用讀大學的下課時間。畢竟現有社會價值觀認為大學生可善用下課後時間,探索未來人生方向,不少業者也對此推出優惠鼓勵,如太早從大學畢業,就得提早承受努力工作、早些安定成家,行為得接受更嚴格要求的社會壓力,這時才探索就得付更多代價。
※媒體發表版本:
https://f14mp5.wordpress.com/2014/01/0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