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官員為鼓勵更多民眾搭桃園機場捷運,即使近年盈餘仍沒完全攤平建設經費,仍規劃西元2018年十月開始調降票價,希望跟台北捷運相同,雖提高民眾搭乘意願,但部分民眾擔心,可能影響桃園捷運長期財務,結果沒錢作後續維護。
其實台灣的大眾運輸降價不是第一次,筆者常用這些優惠省旅費、通勤費,發現公車及捷運座位幾乎坐好坐滿,反映初步達到預期成效。
像是基隆及高雄在連續假期、空氣汙染嚴重時期,試辦公車及捷運票價優惠,甚至搭乘不用錢;台北市及新北市提供幹線公車、行駛快速道路公車轉乘優惠,新北市還推出乘客不用付錢的新巴士;搭台中市區公車十公里內不用錢,搭火車轉乘也有優惠。
只是筆者常聽親友提到,他們仍堅持騎機車通勤、旅行,理由是公車班次少,路線沒有到他們想去的地區,即使有也會繞路,很浪費時間。
因此降價鼓勵民眾搭大眾運輸,不完全有效。尤其桃園機場捷運工程特點是,部分路段最大坡度有4.7%,高架橋最高45公尺,至少有十層樓高,如沒錢作後續維護,造成列車、軌道、號誌、電力系統故障,列車在此路段故障無法行駛,或出軌摔出高架橋會很難救援,到時誰敢搭這種「雲霄飛車」?
所以桃園捷運要有骨氣些,學高雄捷運公司在網站說明因建設、經營性質不同,不適合跟其他捷運系統比票價,別為迎合民眾、官員而隨意降價!
畢竟降價容易,調高票價難,大眾運輸業已有前例:官營的台鐵一直想調高票價,官員怕引起民怨而不敢調高,造成台鐵長期虧損,沒錢維護電線、軌道、車廂,而常發生故障造成的誤點;南美洲的巴西聖保羅市曾想調高公車票價,結果引起大批民眾憤怒,走上街頭抗議。
如真要鼓勵民眾搭大眾運輸工具,還是設計外地遊客也看得懂的路線圖、時刻表,或像新北市跳蛙公車開放民眾連署設計路線,確定通車後向公車業者預購座位,滿足多樣搭乘需求,大眾運輸業者較能預測營收,不用怕虧損。
※媒體發表版本:
https://f14mp5.wordpress.com/2018/11/11/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