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科技的演算法,將如何影響同溫層、工作機會、勞資差距
這是本怎樣的書
如果你預期《
未來地圖》是一本著重在講「未來」的書,那你就錯了。作者
歐萊禮(Tim O'Reilly)是一位乘著數位浪潮前進,在矽谷頗具名望的科技先鋒。這本書他先講「歷史」,再剖析「現況」,並揉入「未來」的可能樣貌。
這本書前半段講述的是數位時代的歷史,彷彿讓你乘著時光機回到昔日的矽谷,親眼見證這個科技重鎮的發跡茁壯歷程。
這本書後半段剖析眾多的科技產業,以法規、政策、體制的不同觀點去思考和辯證,解析造成現況的成因,以及未來可能的走向。
全書主題圍繞著「數位科技」對於工作、商業、經濟帶來的影響與改變,激發讀者們思考該如何面對,以及掌握自己處於數位洪流中的哪個位置。
1.科技加劇了同溫層現象?
「
同溫層」的現象,在美國稱作「
過濾泡泡」 (Filter Bubble)。這個現象的出現,在於演算法的推波助瀾。社群媒體的演算法由流量與按讚數主導,呈現給閱聽者容易參與互動的資訊,肯定他們的偏見,強化他們的信念,並鼓勵他們與好惡相同的人在線上交流。
演算法讓你可以投己所好,但是也大幅減少你接觸到不喜歡事情的機會。雖然對閱聽者的情緒是舒服的,但是以觀點和思考的角度而言,反而是很封閉的。
作者抨擊道:「媒體太渴望被搜尋引擎和社群媒體關注,流量驅動的報導風格氾濫,即使是最優秀的媒體也不惜炒作、製造爭議的假象等伎倆來博得眼球」。
至於如何跳脫同溫層進行思考,《
知識的假象》書中有個很好的建議,可以軟化極端的態度,拉近兩邊的立場。以政策討論為例:
- 你可以試圖找出這項政策的「因果脈絡」,說明政策會造成的「具體影響」,這些影響會帶來哪些「餘波」。
- 不要論述既有觀點的「理由」,不要總是引述「看法相同」的人士,不要只著重於政策反映的「個人價值/信念」。
另外,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我們活在一個充滿演算法的世界,但人類的偏見仍左右了演算法的結果。例如前陣子
預測犯罪的人工智慧就被批評,把黑人標為高風險再犯的比例,是白人的兩倍。
作者說人工智慧的重點在於,要保證我們訓練的訓練資料沒有「
內在偏差」的特徵。但是,畢竟人工智慧仍是「人類」設計的,其內部特徵的選擇,總會存在人類的偏見,目前仍是難解的議題。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ining data are much more important to the result than the algorithm.
對於人工智慧而言,訓練資料的特徵比起演算法來的重要許多。
2.科技搶走人類的工作機會?
這本書探討另一個重點,在未來的世界裡,機械自動化和人工智慧取代人類工作後,人類是否完全沒有價值?
這個議題《
21世紀的21堂課》作者
哈拉瑞也有著墨。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這句:「以前人類為了自己的勞力價值向資方抗爭,未來將為了自己的無足輕重向資方抗爭」。哈拉瑞悲觀地推測,勞方很可能會敗下陣來,因為要反抗「無足輕重」要比反抗「剝削」來得困難許多。
相較起來,歐萊禮顯然是一個樂觀的科技人,他提醒我們不要陷入用自動化把人的工作「取代」的窠臼。而是要去思考,取代「重複、枯燥、冗長」的工作內容之後,如何解放人類特有的關懷、創意、彈性。
他引用
誘人利潤不滅定律:「當某樣東西商品化後,其他相鄰環節的東西會變得更有價值」。也就是當機器將依些重複性、機械化的勞動商品化後,真正由人類貢獻的成果將變得更有價值。他呼籲我們應該重視而非忽視人的付出,賦予關懷應有的經濟價值。
《
機器,平台,群眾》書中也有類似說法。最不會受到科技影響的職務或工作:愛心、榮耀、困窘、極度、正義、團結等。電腦雖然愈來愈善於辨識表情及聲音,但目前只有人類才能運用這些,去應付人類的情緒。
如果對於哈拉瑞在 《
21世紀的21堂課》 的論調帶有疑惑(或恐懼)的讀者,不妨讀看看《
未來地圖》,從科技人的視角切入分析,有助於激發不同的想法。無論是哪種論點,重要的是自己得深入「思考」,歐萊禮給讀者這句話:
The time you spend thinking about your values will help you do better work.
花時間去思考自己的價值將有助於你做得更好。
3.科技擴大了勞資差距?
歐萊禮在書中多次抨擊資本主義市場「
創造最大的股東利益」這個原則。它不但讓股東口袋滿滿,也讓企業經理人領有巨幅高薪,且常常為了創造股東利益,短視近利,不做長遠考量。
這個原則也激勵並迫使企業以追求短期利潤為優先,人類只不過是需要被削減的「成本」罷了。企業削減員工,不是受制於以供需決定價格的真實商品和服務市場,而是基於由慾望和貪婪來操控價格的金融市場。
It’s essential to get beyond the idea that the only goal of business is to make money for its shareholders.
必須跳脫商業目標只是為了替股東賺錢的想法。
尤其當「創造最大的股東利益」跟「用科技取代人力」這兩個老舊觀念結合的時候,無足輕重的「勞方階級」就會首當其衝,這也是作者最不願見到的景象。
歐萊禮引述法規和例證,說明現行經濟規則鼓勵把收益,分配給「消費者」和「股東」,反而由「勞工」和「納稅人」承擔損失。隨著科技的推波助瀾下,只對股東負責的規則,會造成越來越不健康的經濟制度。
- Vanguard為1000萬名投資者服務,持有公司基金的客戶就是公司的股東。它不對外部股東負責,把利潤回饋給客戶和自家員工,勞方不再是削減的成本。
- REI在客戶成為會員的同時,也讓客戶成為公司的共有者,600萬會員24億美元營收,只和會員分享利潤,公司沒有外部股東。
在《
夠了》書中
Vanguard創辦人
柏格更仔細地說明,還利於客戶的初衷和他對商業模式的省思。我很嚮往這種回饋於客戶的經營方式,也是我不停在思考的商業模式。
從歷史地圖到未來地圖
《
未來地圖》是本厚達400多頁的書,但其內容之廣泛,讀完這本書彷彿讀了好幾本書。感受到歐萊禮寫作這本書的野心很大,也讓我體悟到「不懂歷史的人,無法解析現況」。
為什麼一本看似在說「未來」的書寫了這麼多「歷史」,其實不令人意外。在《
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作者
顏擇雅說的這段話足以說明:「 歷史雖然不見得可以預測未來,但是它所訓練的複雜思考,卻有助於想像未來的各種可能變局」。
而對於現況,則要深刻地反省和質問,如作者所說:「如果見識侷限於過去,那麼將很難看清未來」。如果我們安於熟習的環境,不接觸新想法,過去的畫面就會烙印在大腦裡,讓過去的陰影壟罩現在。
最後,我的感想是,保持終身學習的熱情和開放的態度,持續且規律地吸收、思考、執行,才能在未來地圖中佔有自己得一席之地。摘錄作者這句話做結:
Love of learning may be more important than specific skills that will soon be out of date.
比起隨時有可能被淘汰的特定技能,對於學習本身的熱愛才是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