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樣的雙眼》:你會有無數個過去,但是沒有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一個人,要怎麼度過空無一物的一生?」——這是男主角班傑明的自問,也是在這故事的核心處,被多重詮釋的句子。每隔幾年,當我重看《謎樣的雙眼》(El secreto de sus ojos / The Secret in Their Eyes),都會發現它跟記憶中不太一樣。從離奇的案情和憤恨,對孤獨和羈絆的緊抓不放,到走與不走、「困住自己」還是「向前踏去」的選擇題……

 

但究竟,為什麼有人可以度過空無一物的一生?答案也許是:那人一直在等待著什麼,或一直放不下曾經失去的什麼;還可能是犯了無可彌補的錯,或者,被不得不的日常生活給淹沒了。前兩種人遲遲不動身,後兩種則一直被推著走,而時間總是不知不覺、在我們希冀的人生還沒開始之際,已經悄悄溜走了。

 

這同時,上面的四種人都自認無可選擇吧?但我們能選擇的究竟是人生?還是看待人生的方式?

 

這一次重看,我發現《謎樣的雙眼》的敘事魔術和探討正義的力道,雖然一如當初強勁,但在這一切之上,是一部讓特濃烈的情感領著走的電影。它說回憶影響人生,講罪與罰與時代的不可抗力,談情感與階級,那說不出口而放棄、又因為放不下而徒然虛耗的日子。它道出無盡的無能為力,但真正警告的是在無數個選擇之間,裹足不前與偏執的人的脆弱性。

 

畢竟放棄不難,但要真正地放下,才最難。《謎樣的雙眼》一開場,剛退休的律師班傑明動念要寫一本小說,關於二十五年前,他任職法院時曾調查的一樁兇殺案:年輕女子在自己家中,被殘忍地強暴殺害了,雖然兇手在他們犀利的推理之下被逮捕歸案,卻因為正值骯髒戰爭時期(Guerra Sucia/Dirty War)的阿根廷軍政府吸納他成為特工,而免去了牢獄之災。當年兇案現場的慘狀,那正義無從伸張的窒悶,再加上死者的新婚丈夫「彷彿被凍結在時間裡」的失魂落魄,從此再也不曾離開班傑明的腦海。

 

二十五年後,班傑明去拜訪他的前上司,亦即他魂牽夢縈了數十年、有情無緣的女主角艾琳,說他要寫一本小說。她即刻認出他來,摘下了老花鏡片,露出的一雙大眼睛寫著:我們的故事未完待續。在這裏,「眼神」正是《謎樣的雙眼》的第一要素——畢竟連片名都強調了——全片的角色都善於用眼神演戲,從年老/年輕兩個時代的班傑明與艾琳,各自充滿了故事的雙眼,到辦案核心的「凝視」關鍵,和真兇高梅茲那讓人打寒顫的侵略性目光,再到受害者莉莉安娜的靈秀雙眸,與未亡人里卡多苦楚的眼睛,甚至是配角山多佛的毅然決然的眼神……導演胡安.荷西.坎帕內拉(Juan José Campanella)精於捕捉視線,幾場最震撼的戲甚至沒有對白,只靠眼神就道盡一切。

 

譬如電影前半,當班傑明前去兇案現場,沿路還跟警員插科打諢說著碎話,突然當他踏進屋內,神情就變了,嘴裡講一半的句子瞬間煙消雲散,鏡頭跟著他的目光看去,鋼琴配樂適時響起,說的是他的不忍與震驚。那場戲一點也不刻意,自自然然的切換卻更顯力道,把猝不及防的心理衝擊收在眼光裡。

 

譬如,在凶案的一年過後,原先偵辦的方向因為線索渺茫,早已經不了了之,這天班傑明來到艾琳的辦公室,對她說:「昨天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徹夜難眠,像是藉著別人的經歷,換一個角度看透了自己的人生。於是我想著:『我必須跟艾琳談談』——你可能會很生氣,甚至會想殺了我,但我必須放手一搏……」

 

聽到這的艾琳,眼裡盈滿驚喜,彼時的她早已經訂婚了,對方跟她同樣是上層階級,但來自庶民的班傑明對她的愛慕,她不是沒有感覺到。於是內心噗通噗通的艾琳說著「等一下,我先把門關上……」沒想到班傑明卻把山多佛叫進來,原來是要一起跟「上司」爭取重開查案。

 

「你無法想像那樣的愛情。那真的很感人,那是至高無上的愛。你應該看看他的眼神……」這時候鏡頭直直盯著艾琳的臉,她那會錯意的難堪還沒有消褪,那「你怎麼不懂我」的愕然與失落,都藏在不動聲色的雙眼裡。

 

那些說不出口的真心,和(說出口的)言語之間的差池,就此成了岔路,通往錯身而過的人生路。也是這一雙又一雙眼,把全片的情感壓抑到下層,時空在暗流與暗流之間,切換得行雲流水,船過水無痕,帆影卻留映在心。一直以來我都形容《謎樣的雙眼》是最「好看」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導演坎帕內拉受過美國影集的訓練,但整部片的演出並不「電視」,而是十分節制的,讓你感覺所有角色都很投入,不論是辦案、或經歷創傷、或面對往事的百感交集,皆然。

 

這讓我們牽往第二個要素,代表這故事的情感核心,亦即「熱情」(passion)。班傑明在里卡多(死者丈夫)身上看到的愛,「再也不曾出現在其他人身上」,那不只是堅貞而已,還被從中截斷了、而無法收尾。他日復一日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各個車站去等候,總有一天要堵到真兇,這樣的「停滯」讓班傑明不忍,又更敬佩了。這樣一枚黑洞把他困在沒有去向、無從收合的狀態,把他的一生變得空無一物。

 

而這股執著,當然是一種熱情。就如同班傑明對艾琳的愛慕,或兇手對足球的愛,在那場熱血的酒吧戲裡,山多佛用人的嗜好與執著來解釋「熱情」,那是誰也動搖不了的:「一個人可以改變他的外貌,他的住所,他的家庭,他的伴侶,他的信仰,他的主……但唯有一件事他改變不了,那就是他的熱情。」

 

不過,你也許不能動搖熱情,卻可以選擇怎麼跟它相處。山多佛選擇直接投降,里卡多也被他的執著主導著,但班傑明呢?他有過終於能跨出去的勇氣,卻被巨大的危險和現實距離,給耽擱了。他的心魔是「我害怕(Temo)」,因為害怕掩蓋了自我,最後只能化作火車窗面上,霧裡薄稀的手痕。要到片末,當他終於決定掌握自己的命運,害怕才變成了愛慕(TeAmo/我愛你)。

 

除此之外,透過千斤壓頂的時代設定,這部片的題材元素是「罪與罰」。藉由法治失靈的特殊案例,最惡劣的罪犯竟然被縱放了,這樣的「錯置」把辦案者、犯案人、受害人(的家屬)的一生都賠了進去。這是罪與罰的迴圈沒走完,正義無從伸張的殘缺狀態。然而有趣的是,片尾的那個大轉折看似兼談了「死刑與無期徒刑之辯」,但如果靠近看,會發現它不贊成死刑的理由跟一般的廢死論述,根本是相反的。里卡多的論點是:「這樣死去太便宜他了,應該要讓他度過毫無意義的一生」——這或許有半份的道理,但背後追求的其實是極致的復仇,是一種逼近「無間地獄」的概念。

 

這同時,年老後的艾琳說:「司法無法『完全』地公正,只能是『部分』公正的。我必須接受它,接受這份工作和現實,然後每天下班還是得回家,回到我丈夫以及親愛的孩子身邊。」於是《謎樣的雙眼》奇特的雙面性,在於它一方面景仰那些「緊緊抓住不放的」,一方面又慨嘆著「放下吧」。里卡多善意地勸班傑明:「別再繼續深究下去,別把自己困在回憶中了。你會開始懷疑自己當初能不能阻止這個?能不能改變那個?……你會有無數個過去,但沒有未來。」

 

由此,我們可以談談這故事最後一個核心的元素,那就是「記憶」。

 

對生命中悲劇的永恆攀附,彷彿自己在給自己添柴,讓里卡多心中那些悔恨與不甘,燒得越來越旺。但是這同時,他卻說自己「開始遺忘了」。「我得經常提醒自己記得她,但是那天早上她泡給我的茶,究竟是加了檸檬?還是蜂蜜?」抓不住這些細節,讓他意識到自己所記得、並為之無限愛憐又無限憤恨的,很可能已經不是記憶,而是「自以為記得的東西」了。記憶不只決定我們是誰,還影響我們怎麼看世界,但記憶的內容很可能是被性格、被心理狀態所決定的。所以他勸班傑明:「要謹慎地挑選(相信什麼),因為到了最後,我們唯一剩下的就只有回憶。這樣的話,起碼選擇好的(回憶)吧!」

 

那些為什麼/如果/但願和曾經,一不小心就會讓人停滯,讓人虛度一輩子。而那些不敢說的,不能說的,無人可說和早該一說的,則是把自己困住。當片尾的逆轉襲來,原本的認知被改寫了,這究竟會帶來崩潰,還是全新的勇氣?

 

《謎樣的雙眼》的企圖心雄大,它豐富、緊湊而且唯美,男女主角切換時空、兩相映照的對戲火侯,始終都沉穩。它的條理分明,曲折的同時引人入勝;它有一場七分鐘的長鏡頭,是魔術一般的場面調度;它從時代的角度去說人世的暗角,還質問著大是大非:究竟正義是什麼?又該由誰來、怎麼樣地去實現?

 

當兩人終於去喝咖啡,班傑明說:「我不想再錯過這次機會了。我怎麼能夠?我在過去這二十五年裡不斷自問,永遠只得到一個答案:『算了吧,那已經是另一段人生,一切早已寫定,別再糾結了』——但那不是。那就是這一段人生。『這個』,就是這一段人生。現在的我想知道,為什麼有人可以度過空虛的一生?要怎麼度過只有虛無、什麼都沒有的一生?」

 

我想,答案是,如果你不曾為自己做出過選擇,那就不叫人生,那叫做「日子」。一旦你想清楚了,掌握住自我,那不論怎樣的「度過」,都有意義。那樣的人生不會是虛度的,因為擁有了自我,就是意義。

 

 

 

圖片來源:Pixaba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1/05/21
感謝分享!我蠻喜歡這部電影呈現出那個壓抑的年代,男女主角彼此的錯過,以及失去妻子也失去活力的丈夫。我個人也比較偏愛這個版本勝於好萊塢的翻拍版本。再次感謝!
avatar-img
張硯拓的沙龍
888會員
43內容數
<p>一篇真正好的影評,關於一部真正值得的電影,需要的是沈澱。看完後的沈澱,寫完到發表之間的沈澱。前者甚至不是一天兩天,一週兩週,而是一年兩年三五年的生命累積。</p>
張硯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0/31
往往我們因為知道難,因為認定時機已過,就選擇了先放著不去看,先忙著過日子,過著過著人生也就過了。但這部戲用寵物溝通,或其實是一個個超然、全知的「毛家人」為媒介,繞過那些打牢的結,言語的障,還有不看當下只困在過去的眼光,彷彿是對你的內在、或「替」你內在的另一個聲音說話。
Thumbnail
2020/10/31
往往我們因為知道難,因為認定時機已過,就選擇了先放著不去看,先忙著過日子,過著過著人生也就過了。但這部戲用寵物溝通,或其實是一個個超然、全知的「毛家人」為媒介,繞過那些打牢的結,言語的障,還有不看當下只困在過去的眼光,彷彿是對你的內在、或「替」你內在的另一個聲音說話。
Thumbnail
2018/10/16
《輝耀姬》最後,返月途中的公主怔然想起什麼,回望了地球一眼。那成了高畑勲一生創作的最後一幕了。「真的不想回去,但是來不及了……」所幸我們還能在大銀幕上,陪大師再回望最後一次,在心裡默默跟著唱⋯⋯
Thumbnail
2018/10/16
《輝耀姬》最後,返月途中的公主怔然想起什麼,回望了地球一眼。那成了高畑勲一生創作的最後一幕了。「真的不想回去,但是來不及了……」所幸我們還能在大銀幕上,陪大師再回望最後一次,在心裡默默跟著唱⋯⋯
Thumbnail
2018/09/28
終究,能被多數人珍惜的藝術,是張開雙臂,是傳遞情感的。藝術真的不跟生/活攸關嗎?當然不是。有太多事物在供給,在教導我們活下去的方法,但藝術可以是活著的理由,甚至是活下去的力量。這樣的力量來自創作者的一片心意,來自胸壞,巧緻,還有善念。
Thumbnail
2018/09/28
終究,能被多數人珍惜的藝術,是張開雙臂,是傳遞情感的。藝術真的不跟生/活攸關嗎?當然不是。有太多事物在供給,在教導我們活下去的方法,但藝術可以是活著的理由,甚至是活下去的力量。這樣的力量來自創作者的一片心意,來自胸壞,巧緻,還有善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紀錄守護者們在我們對談中又讓我看見個案彷彿透過「門縫」在觀察世界,在與外界互動。 而這麼做的原因,與我們看恐怖片時,不自覺地會掩住臉,從手指頭縫隙看螢幕是同樣道理。 彷彿這麼做後,會讓我們感覺比較安全。 然而,當我們無法敞開內在,接納更多的可能性時,就像是從門縫看出去,只能看見非常微小的一部分
Thumbnail
紀錄守護者們在我們對談中又讓我看見個案彷彿透過「門縫」在觀察世界,在與外界互動。 而這麼做的原因,與我們看恐怖片時,不自覺地會掩住臉,從手指頭縫隙看螢幕是同樣道理。 彷彿這麼做後,會讓我們感覺比較安全。 然而,當我們無法敞開內在,接納更多的可能性時,就像是從門縫看出去,只能看見非常微小的一部分
Thumbnail
We're meeting in the middle... we finally caught up with each other.... 「在生命的中途,我們終於追上了彼此….」 這真的是一部好片,是我愛的類型。
Thumbnail
We're meeting in the middle... we finally caught up with each other.... 「在生命的中途,我們終於追上了彼此….」 這真的是一部好片,是我愛的類型。
Thumbnail
有時候我是這樣感覺的:關於心愛的電影,有好多事情我也不想知道。
Thumbnail
有時候我是這樣感覺的:關於心愛的電影,有好多事情我也不想知道。
Thumbnail
每和一個人的相遇、相識,班傑明的內在也因此而慢慢轉變, 這和現實生活很像,我們認識人、相互影響, 甚至會帶著前任男友的習慣與思考方式, 習慣轉變、內在養成的歷程正是我們和人相交、相識的歷程… 這也是這部片很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Thumbnail
每和一個人的相遇、相識,班傑明的內在也因此而慢慢轉變, 這和現實生活很像,我們認識人、相互影響, 甚至會帶著前任男友的習慣與思考方式, 習慣轉變、內在養成的歷程正是我們和人相交、相識的歷程… 這也是這部片很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Thumbnail
一個是滄海明珠月有淚 一個是藍田日暖玉生煙 即使是再世的情緣 也要有update的版本 才不枉再來投生之苦 這樣的意象當然是很纏綿也很動人的,因為就是兩個深深相愛的人,最終還是沒能圓滿相守,帶著遺憾從此陰陽兩隔、天各一方的故事。 這是不是也暗示了,人的初衷其實都是希望圓滿的?
Thumbnail
一個是滄海明珠月有淚 一個是藍田日暖玉生煙 即使是再世的情緣 也要有update的版本 才不枉再來投生之苦 這樣的意象當然是很纏綿也很動人的,因為就是兩個深深相愛的人,最終還是沒能圓滿相守,帶著遺憾從此陰陽兩隔、天各一方的故事。 這是不是也暗示了,人的初衷其實都是希望圓滿的?
Thumbnail
如果越活越年輕,人生又會是怎樣的一趟旅程?
Thumbnail
如果越活越年輕,人生又會是怎樣的一趟旅程?
Thumbnail
不是說感受性的神秘不能被系統化、結構化,而是我從來不覺得可以徹底收束,在打造高樓、自動運作的工廠或是迷宮後,總要開一扇通往幽冥的窗、留一面照見鬼魂的鏡子。一個實驗須可重複施作,我卻更想得到它的畸變、參差,還有它們歷經這些在時光後長成不同的樣子,也把時間變成不同的樣子。
Thumbnail
不是說感受性的神秘不能被系統化、結構化,而是我從來不覺得可以徹底收束,在打造高樓、自動運作的工廠或是迷宮後,總要開一扇通往幽冥的窗、留一面照見鬼魂的鏡子。一個實驗須可重複施作,我卻更想得到它的畸變、參差,還有它們歷經這些在時光後長成不同的樣子,也把時間變成不同的樣子。
Thumbnail
殺人、自殺,一定都有它內在必然會「成形」的理由。簡化了這個部分,故事就容易扁平,如果連著五六個都一樣,就必然只會剩下「完成一個作品」,而少去那個稱之為靈魂的東西。
Thumbnail
殺人、自殺,一定都有它內在必然會「成形」的理由。簡化了這個部分,故事就容易扁平,如果連著五六個都一樣,就必然只會剩下「完成一個作品」,而少去那個稱之為靈魂的東西。
Thumbnail
有一種眾所皆知的殺人,是奪走他人生命的殺人,另一種無人知曉的殺人,則是奪走他人存在的殺人,存在不能等同存有,存在是一種反身性的指認,我們與身俱來的存有總是等待與存在的相遇,存在是關於「我」的指認與操作,在本片裡,存在與存有的關係被撕裂開來,一個男人在事故後只剩下短期記憶,還有事故前的記憶
Thumbnail
有一種眾所皆知的殺人,是奪走他人生命的殺人,另一種無人知曉的殺人,則是奪走他人存在的殺人,存在不能等同存有,存在是一種反身性的指認,我們與身俱來的存有總是等待與存在的相遇,存在是關於「我」的指認與操作,在本片裡,存在與存有的關係被撕裂開來,一個男人在事故後只剩下短期記憶,還有事故前的記憶
Thumbnail
<p>我有時會想著太多如果,然後發現面對面時,這些假設竟會成為一種難堪的相對。關於多麼在意或是多麼喜歡這類的事,語言真能盡述完全?</p>
Thumbnail
<p>我有時會想著太多如果,然後發現面對面時,這些假設竟會成為一種難堪的相對。關於多麼在意或是多麼喜歡這類的事,語言真能盡述完全?</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