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一篇
「明亮的泥土」中為大家導讀色彩科學的開啟後,紅柿子要在這篇導讀中要邀請大家一起以「明與暗」為主題切入宮下教授的「闇的美術史」這本書。
先思考一下「暗」與「黯」這兩個漢字是否有什麼不同?
紅柿子以為,「暗」是偏向物理性質的描述(如光線昏暗指的是光線不足的情況),而「黯」則是偏向感官上的描述(如黯然無光指的是人事物失去原有光彩)。
如果大家可以接受上述說法,那沒有編教育部字典的紅柿子想說這暗與黯的差別倒是可以用亮度 (luminance)還有 明度 (brightness) 的觀念來區分---- 暗是說亮度很低,而黯是指明度而低。因為,luminance (亮度,輝度)是相對於物體表面而言的光量,可以由物理儀器測得。但是,brightness (明度)就是相對人眼而言的亮彩,所以屬於一種主觀的感知。
從這角度看來,闇的美術史 (宮下規久朗著,馬可孛羅出版)可視為一本藝術家探索畫面明度(brightness)的美術史。
從前面三篇
深入奇蹟的討論,我們可以知道:顏料算是不會發光的物質,那麼藝術家要如何在畫布上表現「光」呢?
根據宮下規久朗的說法,這問題對歐洲中世紀時期的畫家並不存在。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到文藝復興之間,藝術家們的繪畫重心是讓畫成為光來彰顯神的榮耀。包圍觀者的畫面越暗,畫面就越能產生光的效果。
中世紀的畫作並不需要明暗對比。
然而,到了歐洲中世紀結束時,人文主義開始興起,人們不再追求宗教上的來世,焦點轉向自然現實。為了在二維的平面空間中表現出立體感和實體感,藝術家們重新注意陰影。
影是光的行進受到遮蔽而產生的,慢慢從對來世的嚮往回到現實觀察的藝術家們應該也注意到了光和影的關係。
慢慢地,達文西開始將人物至於大片黑暗之中,隨著文藝復興的開展,畫中的背景也越來越暗。最後,卡拉瓦喬登場,一方面確立了寫實主義的方向,也開始利用「明暗對比」的手法,傳達畫中人物的心情,成爲巴洛克美術風格的奠基者。
這就是宮下教授稱之為「闇」的美術史的主題 。
在卡拉瓦喬之前的類似主題圖畫中,通常是掃羅(後來的保羅)落馬,天空出現基督,其他人嚇得四散奔跑的場面。但是在卡拉瓦喬的作品中,沒有基督,沒有天使,只有倒地的掃羅和巨大的馬匹佔據畫面。
倒地的掃羅姿態也很奇特,眼睛閉著。手臂大開 ,似乎在迎接什麼⋯⋯
這問題的答案可能和這畫的懸掛之處有關。如果,在夏日午後造訪羅馬的人民聖母聖殿(Santa Maria del Popolo),可以看到夕陽日照從畫後方的高窗斜斜照在保羅身上方。也就是說,卡拉瓦喬讓畫中的保羅攤開手臂,為的是迎接光。繪此圖的卡拉瓦喬想必很仔細地觀察過禮拜堂的光照後而安排出這樣的奇蹟場面。
相較之下,作者指出東方傳統美術就沒有這種光影對比的傳統。
在東方,一脈相傳的是對線描的重視,「筆法」成為繪畫中最重要的元素。因此,十六世紀,大多數中國明朝和日本戰國的畫人面對西方這種藉由明暗表現光影的手法其實都是無法接受的。
當然,戲劇中常需要表現人物的情感,因此東方藝術還是會有自己的方式來表現戲劇張力,而其中或許也有某些「闇」的元素,包含其中(如果,我們將「闇」解釋為遮蔽、陰影之意)。
為了說明這一點,就請大家一起觀看一段
能劇舞台的介紹,瞭解一下不同形式的戲劇張力。
能劇演員戴上面具後,不但視野大為受限,而且只能透過面具上的瞳孔部分感到一些微弱的光線,因此在舞台上,他們必須依靠腳的記憶來走位。
另一方面,台下的觀眾能看到的也是無法變化的固定面具表情,所以必須要依賴一些別的訊息來瞭解人物隨著劇情變化的心境。
至於,是什麼呢?
大家可以看一段能劇「道成寺」的
影片後,體會一下其中的奧妙。
透過巧妙的舞台設計,形式簡單的能劇也可以創造出相當精彩的戲劇張力,當中或可歸功於採用某種對比形式的(「闇」)藝術原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