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符號的發明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大發明。因為書寫系統的建立,人與人的交流不但開始「看得見」而且 「留得住」,人與人之間的訊息交換不再消失在茫茫空無之中。
然而,隨著人類文明不斷演變,書寫系統也開始呈現不同的風貌 :
從考古學上的發現而言,漢字的源頭應該是甲骨文,主要功用是問卜。問卜的人將牛骨或龜甲磨光,然後將商王想問的問題寫在上面,再根據儀式中龜甲上出現的裂紋判讀祖先的意思。
商亡以後,人們不再以甲骨問卜,但仍持續在青銅器上使用金文。在周朝,青銅器一開始是祭祖之用,但慢慢演變成象徵宗法禮制的禮器系統。所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正可說明鼎在權力系統的象徵意義。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鑄製了許多詔版,向各地頒發政令。透過這種方式,秦始皇建立了漢字的第一套標準字體「小篆」。小篆字體優美,至今仍有許多印章是使用小篆。
在漢代,漢書開始出現規範化的發展,稱「隸變」。隸變使得篆書中許多象形性很強的偏旁成為到處可以安插的元件。這種單元化的過程,使得書寫過程中的筆順、節奏成為漢字的重要特徵,字形也更為抽象。
到了唐代,書寫時筆順的要求更為嚴格,字形也更趨固定,楷書逐漸成爲漢字的主要字體。時至今日,楷書仍為人們日常手寫文書採用的主要字體。
至於「行」「草」之別,ˊ則被視為「正體規範」之外的手寫風格,其中王羲之被視為行書成熟期的代表人物,也是品賞中國書法藝術不可輕忽的重要人物。
讓我們先審視王羲之所處的時代 。
從世界史的角度言,王羲之所處的時代正是遊牧民族因為中國北方溫度劇降而造成遊牧民族的家畜大量死亡的時期。另一方面,定居在中原的農業民族也因為收成欠佳,瘟病肆虐,但朝廷卻無力處理,致使社會民生不安。在這持續的動亂中,中原晉室與善於騎射的遊牧民族結盟,最終讓匈奴人佔領洛陽,西晉被滅,遊牧民族也陸續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王羲之出身於這個時代中的琅琊王氏,在動亂中。隨著晉室南遷,定居江南。
隨著晉室南遷的不只是像琅琊王家這般的世家大族,還有北方僧侶。這些通曉佛理的僧侶開始出入南渡士人的集會,讓士人在清談間,不再思歸,並逐漸將建康轉變成玄學的中心。王羲之也在這樣的氛圍下,博採各家之長,精進書藝,創造出一種雄渾俊雅的書風,「飄若游雲、矯若驚龍」,被譽為書法界的書聖。
王羲之的書藝影響的不只限於中國後世的書法,甚至包括日本的書道 ----從日本奈良時代的文獻推想,王氏當時的書藝必是極受歡迎,故而爭相模仿。
王羲之之後,漢字書寫的風格在歷史的長河中,幾經更替,各時期呈現出不同的時代風格,「晉尚韻、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態」即為一概括性的著名評論。
到了近代,在西方美術與出土考古資料的雙重影響下,東方書藝也出現了劇烈的變化,其中「能書能畫能詩能印」的齊白石越老越紅,可謂傳奇,值得在此推介。
齊白石出身貧寒的木匠之家,在藝術之路上,一直跌跌撞撞,直到五十多歲時,開始以吳昌碩的作品為師,「十載變法」,學習墨色筆法變化之餘,也大膽啟用西洋紅,最後在1922年,中日聯合繪畫展上賣得善價,一舉成名,之後,在逐漸順遂的藝術之路上不斷走出新的藝術風格,與張大千並稱「南張北齊」。
另一方面,二次大戰過後,日本書道在西方抽象藝術的影響之下,出現了「少字派」藝術流派,每幅作品不超過四個字,試圖在打破漢字的形式結構後,重新以筆墨和構圖表表達出新的意象空間。
以下兩幅作品分別是井上有一的作品「愚徹」和手島右卿的「崩壞」,攝於宗教博物館的李蕭錕書法講座。
對照齊白石和少字派的作品,我們可以發現:在齊白石的書畫作品中,固然在許多美術面向都較傳統書畫活潑大膽,但齊白石從未試圖改變或破壞漢字的結構。另一方面,在少字派的作品中,漢字的結構幾乎被打散了,觀者只能藉由殘留的筆畫特徵,勉強看出作品的漢字原型。漢字的使用經驗對解讀作品發揮的影響力其實很小。
以上就是紅柿子為各位讀者所做的「董陽孜:行墨」導讀。
這是很難得的展出,策展者運回了許多海外藏家珍藏的作品,讓有興趣的觀者可以品讀董陽孜在不同創作時期的轉變。如果將書家比喻為 時代的編碼者 (encoder),對漢字書法有興趣的讀友不妨在2020-3-8前,找機會前往台北市立美術館,試試看從世界史的角度解碼( decode)此次展出作品中的天意和書意。
最後提醒大家,如果可以試著對照比較董陽孜和少字派作品的關聯異同,應該會有很不錯的體悟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