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大師沙特說:「人始終是說故事的人,身邊處處是自己和他人的故事。人觀察發生在自身的一切,與這些故事有關的一切,像複述故事般地活出自己的生命。
敘事是人類的本能,敘事讓生命流動|Photo Credit:hercampus.com
我在就讀研究所時認識敘事,也透過敘事回觀過往的經驗與感受,寫完後不僅我改變看待回憶的方式,且轉變我對人生的態度。自我敘述不僅只是重構過去生活的片段,還定義了自己與朋友、同事、情人等關係。自我敘述能發現自身缺陷與天賦、成功及失敗的原因,因此也是種證明,代表自己是個尊嚴的正常人。
「為了能在社交生活立足,為了能擁有自己是『體面且穩定的好人』的美好想像,每個人都需要一個連貫、可接受且能不斷修改的生命史。」喬治城大學語言學家夏洛特‧林德如此認為。
我撰寫敘事的時間是集中在兩個月之間,第一次是去年七月,第二次是去年十一月中旬,兩次間隔的三個多月我發生許多事情,那段日子所經歷的事物至今刻骨銘心,但是這種「刻骨銘心」不再讓我糾結、心痛,相較在遭遇挫折與困頓時,我反而更能有力量支持自己,不再陷落在無盡的自責與罪惡感中。
除了撰寫自己的生命故事,在這段期間內我透過大量閱讀,讓自己逃避在「無害」的文字裡,我發現在閱讀時,我能平靜地與「不完美」的自己共處,讀到動容的情節或優美的文句,我往往能伸手擁抱內心殘破不堪的自己,撫上另一個自己的背脊,身體的溫暖透過親密舉動傳遞過來,我忽然不覺得自己醜陋、無用,我覺得「這樣的自己」是如此的美麗和善良。
「講故事是一個幫助自己理解經驗和自我的自然過程。它幫助我們組織經驗並使其變成記憶,將想法和感受合而為一,給我們一種能掌握人生和預測未來的感覺。當經驗有了脈絡和意義後,人就比較容易接受因它而生的情緒反應。」
接受自己真實的模樣很難,但是透過學習與溝通,終有一天能與自己和好,而那一刻你會變得勇敢,願意走出陰影、站在陽光,因為你知道自己一直都很好。
生命難免曲折,透過書寫找回生命的動力|Photo Credit:sosimpley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