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用藥裡面有抗生素,記得7天份的療程都要確實吃完喔! 」我們在拿藥的時候一定常常聽到藥師這麼說,但到底為什麼要確實吃完呢?
抗生素是消炎藥嗎?
其實,一般俗稱的消炎藥有很多種,包括:抗生素、類固醇及止痛藥等。我們要知道『發炎』這件事其實不簡單,不單單只有細菌性的感染才會引起發炎,但偏偏,就只有細菌所引起的發炎,或『疑似』因為細菌感染時,醫生才可能會開抗生素給我們吃,像一般感冒多半是病毒引起的,跟細菌感染無關的那種,就不太需要使用抗生素。
我們知道了簡單的理論之後,就知道抗生素是藉由殺死感染部位的細菌來幫助我們消炎的,因此「抗生素真的不等於消炎藥」,不要再搞混了。
當然,若正確的使用抗生素了話,可以有效的殺死細菌,也可以降低細菌在人體內產生抗藥性,減少未來再次被細菌感染後,可能加重的發炎症狀。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養成了一個不管大病小病都一定來吃一下抗生素的習慣了話,抗生素在你身體裡殺菌的效果會越來越差,可能幾年之後,就完全沒有適合的抗生素可以用了,因為體內的細菌都殺不死了。
最近有許多的研究都指出濫用抗生素引發的抗藥性,正對全世界人類造成極大的威脅,而且日益嚴重,有增無減,台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抗生素到底該怎麼吃才安全不傷身呢?
為了避免抗藥性擴大,以下幾點抗生素的使用原則可供大家參考:
- 不自行購買:使用抗生素需經由醫師評估病情,而後開立處方。
- 不主動服用:抗生素是在細菌感染時才需要吃的,沒事別吃抗生素,多食無害的觀念是錯的。
- 不隨便停藥:抗生素的使用針對不同的細菌及病況,有一定的療程。用藥後即使病情已有好轉,也應該要吃完整個療程,這樣才能避免產生細菌的抗藥性,感染情況確實被治癒後才可停藥唷!
服用抗生素時,若出現皮膚紅疹、搔癢或嚴重噁心嘔吐、腹瀉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回診告知醫師或藥師。服藥時應與開水一併服用,避免其他飲品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常常有很多人會因為忙而忘記準時吃藥,其實別擔心,細菌的抗藥性不是三兩天就會冒出來的。若忘記服藥,在時間內一小時是可以馬上補服的,然後依照下一次的指定時間,服用正常劑量既可;但若真的忘記太久了,已接近下一次服藥時間,就不用再補吃回來,依照下一個正常劑量服用即可。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唷!大家一定要牢記,唯有正確使用抗生素,才能降低細菌性抗藥性的比例,也確保大家的用藥品質與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