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原稿,可以至關鍵評論閱讀已修編、潤飾後刊登的版本
加拿大The Post Millennial在今年4月中的
報導,提到了該國的軍方人員將不再使用he、she這樣依照性別分類的代名詞,轉而使用they或their;美國高盛集團在去年11月刊登的
文章中,也呼籲了英文代名詞(pronoun)的使用,應尊重且鼓勵職員們可以以符合自己性別認同的代名詞稱呼;從女性She / Her / Hers、男性He / Him / His、到中性They / Them / Their、以及牛津英語詞典最新增修後的「去性別」代名詞Ze / Zir (Zem) / Zirs (Zes),即使這波行動引來許多人質疑其必要性,仍可以看出性別在職場上的討論,已趨成熟且更實踐於生活中。先前在性別力的
專欄討論過性別代名詞的出現與定義,以及如英國歌手Sam Smith在媒體間對於稱呼的
爭議。為什麼性別的意識抬頭會吹起這股代名詞改革?又為何性別中的代名詞比妳/你想像的更重要!?
代名詞(pronoun)是在語言上,稱呼其他對象或自己的一種語義對應關係,在閱讀理解中十分重要。怎麼說?很多早期歐美語言學的研究[1]都顯示,對於代名詞的解讀推論能力,在兒童的閱讀理解表現有一定的相關性,而從教育角度來看,英國的教育部在2000頒布的
課程讀寫策略(The National Literacy Strategy)就表明了人稱代名詞為教學重點,而我們臺灣的教育部是從2012年開始將指示代名詞列入一年級的教學大綱中,那年也是改推動課文本位
閱讀理解策略教學的起始。這代表什麼?我們總說「改變,從教育開始」,若想要讓新的觀念與時俱進,並落實在生活中,不就應該從教育著手嗎?如同性別平等教育的課本內容,之所以會討論得沸沸揚揚,不就是因為雙方雖抱持著不同的立場,但其實都同意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其能影響孩子的力量。
至於怎麼會有「性別認同的代名詞」這樣的觀念呢?最簡單先從語言上來看,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性別區分,舉例來說,「恐怖」(terror)這個詞在法文裡是陰性,而在德文裡是陽性,還有像俄語[2]中的「鼻子」(nos)是陰性,「耳朵」(ukho)則是中性,這種分類叫做「語言性範疇」,源自於世界各地的祖先對於事物上的觀察,產生的概念性分類;如果在語言上都能有陰陽及中性的區分,身為更複雜的人類我們,又怎能只以「男、女」這種二分法來代稱彼此呢?根據英國雪菲爾大學Emma Moore語言學教授,人類從18世紀開始以男性的「他」(male pronouns)指稱不清楚性別的對象,而在中文中也有相似的情況,當我們用文字在描述我們不知道性別的人物時,常常也是用「他」。而在英國衛報中提到的一則
研究顯示,若除去he跟she這種帶有性別暗示的代名詞,轉而使用they,是有助於整個性別意識的進步。這樣解釋可能有些牽強與艱澀,畢竟英語和中文不一樣,讓我們回到我們的語言,即使在代名詞中我們有「他」、「她」、「它」、「牠」、「祂」之分,但發音全部都一樣,所以在這場「性別認同的代名詞」運動中,感受不太到必要性,在討論其重要性之前,先來看看兩則老掉牙但依然有趣的問題:
一名小孩匆匆跑來對警察局長說:「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來了!」
旁人問局長:「這孩子是你的誰?」警察局長說:「是我兒子」
請問:這兩個吵架的人分別跟警察局長是什麼關係?
有一對母子發生車禍,母親死亡,兒子被送往醫院急救,值班護理師
看到男孩,急忙說:「這不是我兒子嗎?」
請問:她是男孩的誰?
公佈答案:兩個吵架的人是局長的爸爸與丈夫,因為警察局長是女性,而值班護理師為男孩的爸爸。發現了嗎?我使用了錯誤的代名詞,也許誤導了妳/你,又也許是性別刻板印象讓妳/你有了先入為主的想法。以上的例子也許無足輕重,但試想若是在專業或重要場合犯了這種性別錯稱(misgender),會造成什麼尷尬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性別認同的代名詞」是重要的,我自己在寫文章時也會特別注意,當我要指稱他人時,我固定會以「妳/你」、「她/他」書寫來避免讓任何人覺得受冒犯,也許有些人會覺得多此一舉,但我相信這場「性別認同的代名詞」運動,涵蓋的議題是更廣的,如同上面連帶的刻板印象、其餘性別層面的影響,會一起被討論,進而進步,所以才要從最基礎的文字開始做起。
儘管中文相較於英文,對於性別的代名詞解釋稍嫌困難,我認為最適合代入此觀念、最能說明且實踐的切入點,是英語教學相關領域;不管是學校、私人補習,或家教,只要是英語教學的專業,且有在關注性別議題,也同意支持這場代名詞運動,我相信將這個觀念以額外知識的形式,在原本英語教學的教室中傳達給學生,並不是一件難事,甚至是有意義的事。當然,可能有些疑慮會認為單純的課堂不應該介入其他非課本知識的訊息,但這場「性別認同的代名詞」運動是真實發生的,不管立場為何,它是已經開始且持續進行中的,學生有權利知道此資訊。這也是我一直相信的,若一件事—不只侷限於性別議題,也不論其爭議性多大、涉及到的領域有多廣—只要它與妳/你所教的科目有所關聯,身為教育工作者的妳/你都該有能力在此話題上與學生討論與交流,也許不用過於主動提起,也不需要清楚地表達立場,但無論如何,妳/你都不該排斥或拒絕它出現在課堂上。
中國使用漢語拼音,故「TA」的使用在其不管是網路上或宣傳廣告,皆十分普遍,我認為這也是性別的代名詞進步的另一種方式,臺灣2016的談話節目「TA們說」從電視轉戰YouTube,雖然目前看似已不再更新,但其名字的命名,也可視為性別代名詞的表現。妳/你如何看待這場「性別認同的代名詞」運動?下次與外國朋友自我介紹時,不妨主動告知自己希望如何被稱呼,也問問對方的代名詞,更簡單地,不如現在就將email中的簽名檔加上「他/他」或「她/她」,再附上相關資訊,讓更多人知道這場運動吧!
#代名詞 #性別認同 #性別刻板印象 #TA
參考文獻
Raewyn Connell教授的 性/别: 多元时代的性别角力
臺東大學教育學報 2017, 28(1), pp. 53-76
周家發 語言學專題
[1]
Bormuth, J. R., Manning, J., Carr, J., & Pearson, D. (1970). Children's comprehension of between- and within-sentence syntactic structur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1 (5), 349357.
https://doi.org/10.1037/h0029817
Hickmann, Maya & Kail, Michèle & Roland, Françoise. (1995). Cohesive anaphoric relations in French children's narratives as a function of mutual knowledge. First Language. 15. 277-300.
10.1177/014272379501504502.
[2] 此處使用羅馬字母(拉丁字母)拼寫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