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哥哥要說自己是女生呢?」本書作者約翰.波恩以稚嫩的筆觸、孩童的角度引人思考這時代的重大議題:性別。從涉世未深卻已受社會價值觀影響而不自知的孩子身上,描述面臨自己身旁的人異於常人時的心理變化,忠實地呈現了社會上一般人看待跨性別者的心態——因為不了解而害怕,無法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而排斥。
主角的母親是英國總理的內閣大臣,和主角父親的思想皆較為保守,對於兒子化妝、擦口紅、穿女裝等這些「像女生」的行徑十分不諒解,外加當時社會上對於這件事還沒有足夠的包容,許多流言蜚語導致母親的支持度下降,作為政治人物的她也因此對他的行為更生氣,不只怒吼、冷言冷語,還不斷否定他的自我價值;相反的,主角對待這件事的態度不如他母親,因為「姊姊」的事導致自己在學校被霸凌,他除了埋怨之外更多的是不解,無法體會「有雞雞」的哥哥為什麼想當女生,反映出未經社會化的孩童對待跨性別者的疑問。
這樣的打擊無疑造成他很大的心理陰影,使他的個性逐漸變得疏離。因為待在家中無法得到溫暖,主角選擇到阿姨家過聖誕節。這位阿姨支持他、甚至給「她」一個名字——潔西卡,協助她建立自我認同的道路,鼓勵她勇敢表現出自己的渴望,讓她能放心展現自己,並學著接受、習慣自己的不一樣。與眾所皆知的《丹麥女孩》不同的是,本書除了寫出主角在性別認同上的矛盾不安,以及「成為真正的自己」這條路上有多少困難阻礙之外,把跨性別者的年齡設定成青少年,而這段時期正是建立自我認同的階段,已經發覺自己的不同卻又無法為自己全權負責,此時旁人(尤其是家人)的支持對經歷性別認同充滿迷茫的青少年格外重要。
書中這位「哥哥」的狀況,是所謂的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是LGBT中的T(Transgender),在心理學上的分類屬於心理異常中的社會異常,指的是一個人因為出生時的性別指定而在社會適應上感到痛苦。此現象在DSM(精神疾病診斷與分析手冊)中不斷被改名,目的是希望不要使用帶有歧視意味的字眼,而在2019年五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布在最新一版的《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11)將其更名為「性別不一致」,從「精神和行為障礙」改列為「性健康」,這代表的是不再將變性與跨性別視為疾病,而只是純粹醫療上的問題,也象徵了世界上對於不同性別樣貌的人的尊重。
設計者的說法:「淺藍色是男孩的傳統顏色,粉色是女孩的,中間的白色條紋代表跨性別、兩性人或認為自己性別中立或不明確的人。這旗子特別的地方是無論你怎麼懸掛,圖案順序都不會亂,這也象徵我們的自信應該來自自己對人生方向的判斷。」
圖片來源
在臺灣一直都有團體關注這項議題,以臺灣TG蝶園和跨性別倡議站為代表,提供諮詢管道以及推動與跨性別相關的活動、法案等,但目前法律上在身分證的性別欄中,仍沒有提到性別錯稱的問題;而醫療方面,法律不補助性別重置手術的費用,亦沒有相關規定,但由於此手術摘取部分生殖器官,有重傷害的疑慮,而要求家屬簽同意書作為被控告時的保障。即使有少數人成功成為自己,站出來為性少數族群發聲,然而大體而言,台灣社會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我們要選擇繼續活在謊言中,還是活出真正的自己?」這是許多跨性別人士遇到兩難的問題,為了成為順性別而「勇敢做自己」的代價太高,必須忍受社會上的異樣眼光與種種奚落,可是不順從自己心裡的聲音,偽裝成社會期望的模樣對他們而言又是另一種痛苦,或許我們身邊也有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與自我認同的矛盾對抗,每天醒來都覺得自己不是自己。因此真正重要的並不是手冊上是否明訂性別不安為病,而是期盼眾人的思想觀念能改變,接納這些與眾不同的人,使他們擁有一個安全的空間,自信地表現出他們真正的自己。
參考資料:
- 臺灣跨性別權益
- 性別不安
責任編輯:郭羽婕 核稿編輯:張恩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