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elbook Go 用了兩天,基本上已經熟悉了。確實非常適合我這一類人。以下是非專業走心測評,如果你跟我是同好,可以放心對症下藥。:)
容量
我買的是基礎版,價格 $645,容量只有64 GB。一開始會猶豫這點容量,到底夠不夠用。結果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我安裝了我工作所必要的軟件和文檔(Kindle, Accordance, Logos, Olive Tree...),甚至將最常用的那個 Google Drive 整個給 sync了,都還剩30 GB以上。以前買電腦,總是覺得說我要很多的容量,要裝下我的全部照片、音樂、電影。但是現在時代變了,其實早就變了。如今是一個網絡比電腦更重要的時代。看電影、聽音樂,網上都有。我的的照片和所有的文件,都放在了雲端。蘋果那邊,我每個月給 $1買了不知多少GB空間,個人的 Google Drive也早就用了一點錢升級到 100 GB,還有兩三個gmail(教會的、學校的、以前工作的)在蹭免費雲端空間。這不僅降低了個人筆電容量的需求,還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只要有一個device,我可以隨時隨地打開我所有的文件。這幾年讀神學,都是這樣過日子,也就越來越有信心減少筆電的容量。我之前的 Macbook Air 就是買最少容量,現在 Pixelbook Go也是一樣,確實是適合自己的選擇。
從 Air 到 Go
本來有一部 Air,為什麼還要買一部 Go?因為 Go 比 Air,更輕、更小、續航力更是達到12小時。坦白說,除了這幾點沒有別的了。但這幾點對我來說卻是非常重要。
這段時間因為疫情,大家不是在家裡工作嗎?其他國家可能早就復工了,但我所在的國家,很多人還是在家裡工作。我的家裡卻沒有多一張能工作的書桌。我是要坐在床上、或者某張椅子上工作,將筆電放在大腿上工作,旁邊還不一定有插頭。Air 其實已經很棒了,畢竟 Air 這個字就是告訴你它很輕。但是有了 Go 之後,我的 Air 暫時收起來了。因為它完全被 Go 給比下去。除非你親自用過,我很難告訴你用 Go 有多舒適穩定。Air 有時會在我的大腿上左右前後搖擺,打字時我需要找到一個穩定的姿勢固定不動,時間稍長就勞累。但是 Go,因為它的大小、重量、和底部的波紋設計,使它在我雙腿上穩如泰山。而且它比 Air 更輕,放在腿上一段時間,進入了心流狀態(flow),你甚至會忘記它在你腿上。它的續航力暴打 Air,12個小時,足夠我一整天不需要找插頭。因此我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很適合我這種喜歡去公園或者大自然工作的人(本來是喜歡去星爸爸,因為疫情現在只能外帶)。
用慣了 Air 的 touch pad,一開始用 Go 會不習慣,因為它的上下移動是跟 Air 相反的。摸索了一陣,發現原來在 setting 上可以改為跟 Air 的操作一樣,於是馬上就上手了。Touch pad 的敏感度幾乎跟 Air 一樣好,若不是極端敏感,應該是感覺不到什麼差異,有一點它甚至比 Air 更好,就是它單擊、雙擊是不需要用力按下 touch pad 的,只要輕點一下就可以,不需用力,也不會發出任何聲音。它的鍵盤非常舒適,讓我雙手不捨得離開它,而且打字聲音極小。昨晚兒子就睡在我腳前,我就坐在他旁邊工作,絲毫不影響他睡覺。
其他方面
Touch screen 對我來說其實用途不大。可能就是要玩遊戲的時候,可以觸摸屏幕,但我已經戒了手游。還有就是,我的小兒子會不斷跑來觸屏,這真沒辦法。除此以外,我自己不太會碰屏幕,因為不喜歡有指紋留在上面。Go 的音響很棒,置於鍵盤的左右兩側,給人一種立體聲的感覺。打開 Youtube,使用 Picture in Picture 的功能,一邊聽宮崎駿一邊工作,超棒。習慣了使用 Microsoft Office 的人,可能會鬱悶不能用傳統的Word,但我前段時間就開始強迫自己適應 Google Doc,現在覺得 Doc 在簡單的文字處理和排版上完全夠我用。不得不讚嘆一下,Chrome 瀏覽器真的無敵,太多好用的插件。但它是可以在任何 device上安裝的,就不在這裡贅述了。在我買 Go 之前,曾花了一些日子考慮要不要買其他的Chromebook,看到那些產品能夠360度旋轉,又可以當作平板電腦使用,覺得蠻吸引的。但吸引歸吸引,始終都不是最適合自己。買電子產品,一定要有 “怦然心動的感覺” ,要每天使用都覺得很開心,這才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