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週一直忙著課程與一些合作機會的商談,到今天終於有時間可以靜下來好好看書了。而近期我的另外一個好友圈正熱烈討論著「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這本書,剛好看到書中的一個段落,在討論 Facebook 的演算法如何影響全世界的社群使用者,讓我很有感覺。
講到演算法,我想先聊一下 Google 去年實施的一個政策。
Google 在 2019 年六月初在 Twitter 上表示,在近期的 6 月核心演算法更新後,Google 新增加了另一個更新,這次的更新後,會限制搜尋結果當中,同一個網域所出現的次數。這所代表的意義是,過去我們可能會碰到在搜尋關鍵字時,特定網域在一個搜尋結果頁面條目上重複出現的狀況將可能大量的降低。使用者將可以在搜尋關鍵字時看到更多樣化的結果。
這跟 Facebook 又有何不同呢?
對於 Facebook 來說,主要注重的是「良好的社群的同溫層體驗」與「鉤癮效應」,簡單來說,就是讓你在社群中一直處在「我所處的圈子所有的人跟我的喜好都是相同的」的狀態下,讓你會毫無抗拒,舒適的持續黏著在社群中。
這並不是壞事,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待在自己覺得舒適的位置,盡可能的讓自己過得開心快樂。但是這在社會議題與公眾資訊的傳遞上,卻可能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首先,就是降低了自己對於資訊的「探索性」。這點尤其在接受「填鴨式」教育的使用者,可能會有極大的影響。因為我們會相信權威,相信我們所追隨的對象所說的話是正確的,而失去自我判斷能力,也同時失去透過探索去尋找追隨對象所說的話的脈絡,並且去辯證的動力。
再者,因為失去資訊的探索性,加上社群傳播的行為相對容易,你只要透過按下幾個按鈕,幾個步驟就可以將一篇不是真實的內容分享到自己的牆面上,甚或是因為自己對於這個議題的好惡,加註到這篇分享上,便有可能產生更大的傳播力道。
當然,如我或者身邊部分的社群使用者,近兩年已經透過各種有關「資訊戰」的議題(比如劍橋分析公司、英國脫歐、台灣各類型大選等議題),理解到上述問題的重要,並且開始重視探索、辯證資訊的行為。
延伸閱讀:有關政府宣傳網紅化背後的原因
回頭再來談談 Google。
我近年來因為個人工作專業的關係,非常關注 Google 演算法的相關資訊,尤其關注於 Google 的演算法的不斷修正,以及搜尋結果的呈現方式改變。事實上,Google 相對於 Facebook 來說,我認為他們一直秉持著「呈現更多面向的真實世界」的價值,不斷往前邁進。
我們都很清楚一件事,就是這個世界上對於任何議題,都有可能有不同於你我的認知方式。先姑且不論這些認知方式是否以「利己」或「利他」的角度出發,但這些資訊是必須能被展現出來的。
正確的資訊,需要被展現出來闡述價值;而錯誤的資訊,也需要被展現出來進行辯證。就如同我們會在意家中陰暗角落所藏著的害蟲,任何惡意的資訊存在於網路的角落被隱藏著,都有可能造成負面的影響。
而且相對於被 Facebook 演算法基於同溫層的操作,所產生的「被動資訊灌輸」,我們對於主動進行搜尋的資訊,會更有思考、辯證與不斷求真的意願。這點從我們會不斷的透過改變搜尋關鍵字與搜尋方式來尋找答案就知道了。
而 Google 的搜尋演算法也始終以開放的態度,不斷讓使用者透過探索的方式,找到使用者最終可以接受的答案。
(附上一則影片,這個片段就是在說明辨識搜尋資訊對使用者的重要性,以及使用者的主觀意識對於資訊呈現結果的影響。)
寫得很長,稍微下個結論。
近期 Facebook 的演算法對於世界社群網路的影響,已經開始透過各種公開平台,以不同的面向在進行討論,而 Facebook 是否真的會有所修正?抑或是為了獲取更多的流量與營收而繼續堅持?這點我無法預測。
但是,對於使用者來說,我們必須認知,並且掌握自己對於「資訊探索的權力與能力」。不管你是使用 Google、Facebook,或者是其他工具。
畢竟,一但失去探索資訊的能力,我們就變成資訊的被灌輸者,未來我們將有可能成為僅能接受暗示或明示,被動驅動行為的生物。
事實上這已經是部分世界中的民眾的日常現實。那是一種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