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如網友見面大會的熱鬧茶敘時間結束後,下半場緊鑼密鼓的登場!三位創作者 mentors:Inside 主編
李柏鋒,資深部落客
老查以及資深記者、文字創作者
陶曉嫚,加上方格子創辦人
翁子騏David、方格子創作者成長學院院長
施典志Tenz,五人的對談正式展開!開頭由院長Tenz發問,問了兩個方格子創作者們都會想知道的經典問題揭開序幕:
(※註:以下對答非完全逐字稿,而是重點逐字。若有沒記錄到,或是有記錄錯誤的,歡迎方格子創作者們用「
哈囉創作者們」的徵文來補充或指正唷。)
Tenz:有沒有碰過寫作低潮?怎麼樣的低潮?如何去克服的?
曉嫚:
大概在25歲的時候,當時在當財金記者,因為每週被逼著寫稿,社會經驗不足造成沒辦法問到關鍵問題等等,我覺得自己像是受到了職業傷害,就離開了財經媒體。當時的我,就去找了一份現在回想起來廢到爆炸的工作。
第一天的時候,對方就說,我給你一星期的時間,請你把上市櫃公司的年度資訊通訊錄做出來。我感到很驚訝,因為那不是上公開資訊觀測站download就結束了嗎?我就在那邊東摸西摸,把下載下來的Excel表做得漂漂亮亮,好不容易過了半個小時,就跟他們說我已經做完了。他們非常的吃驚⋯⋯我就是到了一個這樣的單位。
那個單位其實是在接政府外文的案子,我就是要去處理政府標案等等,我那時每天最煩惱的事情就是「要訂什麼樣的便當、訂什麼樣的手搖杯」,甚至曾被說過「你怎麼訂排骨沒訂雞腿,這樣很沒有sense。」我那時候才去上班一個星期,我就自我感覺不良好,會覺得我到底都去幹嘛。
那時候我甚至去跟上司爭取要去寫無聊到爆炸的廠商得獎專題,當時我覺得起碼可以動筆⋯⋯不過,我的上司拒絕了我,他說如果以後由我們來寫,你不寫的話就變成我們要寫,那要怎麼辦?我那時候就覺得不行,這樣下去我要枯萎了,所以我就火速去網咖火速求職。這就是我怎麼度過低潮的方式——當你過了一段廢到爆炸的日子之後,你就會開始很懷念可以寫作的日子。
老查:
這問我好像不太適合,因為我連高潮都沒有,怎麼會有低潮?不過我還是可以聊一下這個題目,因為我的確會有完全不想寫的時候。會覺得好像寫跟沒寫,差別不大,那為什麼要寫呢?
我發現對於我來說,有個方法是有用的。想想我也寫了二十年,一直都有在寫,那你怎麼讓自己寫下去或是很用力寫呢?原因就是我會給自己設一個挑戰,那那個挑戰的規則可能有個清單,比如說我要寫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東西,或是我曾經挑戰過小說,或是我要挑戰日更。當我在最後的成果出來,整個覺得漂亮的話,我覺得那就是會讓我自己願意花點時間寫下去的動力。
我到後來甚至覺得說,還好我沒有把我的目標設成換成名氣等等,因為那些外在的東西雖然很強烈,但你隨時可能會偷懶。舉例,當你習慣你有一百萬粉絲後,你可能會覺得說,哇難道要兩百萬三百萬嗎,那又怎麼樣呢?那個時候你的動機可能就消失了,因為你失去這個追的衝勁。那如果你設的遊戲是你跟你自己約定好的,你要寫出一個有意思的東西,你自己就會誠實的去面對。因為別人可能會誤解你的寫作目的,但你如果自己去設定,你是怎麼想的,最後出來後,讓你自己覺得好,那就很好。這就是我會繼續往下嘗試的方法。
柏鋒:
我先自我定義低潮,低潮就是寫不出東西。那針對這個定義的話,我覺得解決低潮的方法是直接在臉書或PTT上跟人家打筆戰。你有人想戰的時候,你就一定會有很多東西想講想寫。
像最近不是有「福灣危機」嗎,你設身處地想一下,如果你是福灣,或者你是桂冠的公關,你會怎麼面對這件事情?你會寫怎麼樣的文章?總之我覺得,當你開始有一個戰場的時候,你就會很好奇,你好奇就會去做一點功課,比如說兩性平權的議題,或是勞資議題,它其實很難有個標準答案的,雙方各自有自己的堅持,這個東西是最好戰的。因為他很難戰出一個輸贏,但是你會一直從裡面去磨鍊出自己的觀點跟寫作方式,你會學到很多,你也會發現你真正在乎的是什麼。
所以我真的會覺得說,當你真心感到好奇,當你真的去打筆戰的時候,你很難真的有低潮。
方格子創作者feedback(麟左馬):
我發現我寫不下去,似乎有個逃避的心的時候,好像都是因為我沒有足夠的知識去寫、去想怎麼樣發展下去。那發現自己的情緒從何而來之後,再去找到解決的方法,再加上時間壓力,就可以寫出來了。
Tenz:
我想說一下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大家都知道我負責創作者成長學院,每個星期都要寫一篇教學文章,寫得很累,壓力很大,這就是要怎麼樣面對壓力,怎麼樣面對低潮的問題來源。而我想,這也是創作者成長學院的大家需要去面對跟理解的重要課題。我們創作者成長學院也歡迎投稿,如果院長看一看覺得這個很棒,基本上就可以刊登。
Tenz:第二個問題,想問能夠持續寫作的最大動力是什麼?
Tenz:
以我來說,最大的動力就是爽,因為看到文章有人按讚、有人分享,就很爽,真的是這樣。因為我也不是靠文章賺錢,我只是一面工作一面寫。但每個人動力都不一樣,所以想請教一下大家的動力來源。
柏峰:
我常常是邊寫邊想,有時就會想到沒有想過的東西。所以我為什麼會一直寫下去?其實是因為我一直在思考,大家都聽過「我思故我在」,我就會一直在想東西。我可能在看一本商管書,但想到的是我對我兒子的教育;我可能在看一本文學小說,但是我想到的是我在公司經營一個媒體的事情,我一直在吸收跟消化。所以我寫沒有什麼特別原因,就是因為我是一個一直在思考的腦袋,所以就寫下去。
老查:
我會一直寫的原因,其實反而是想要展開一些對話。因為我其實是個非常內向的人,內向就是人少很自在,人多就很焦慮的狀態。我現在是一人公司,我很enjoy一個人在我的辦公室裡面,就做自己的工作。但是有些時候,你會有事情想說給其他人聽,或是想知道別人怎麼想,那這時候我透過寫作,把東西丟出去,自然對話就來了,這是我很自在的情況,因為我就不用去處理在社交場合的焦慮,但對話就完成了。
曉嫚:
我想要成為創作者,是因為我跟我的手帕交在小時候共有建立一個奇幻世界的世界觀,然後我們把自己喜歡的角色丟進去去寫,這件事情太好玩,那時候有欲罷不能的感覺。這個欲罷不能的感覺一直留在我的心底,讓我一直持續有動力。我自己給自己未來的規劃是,對於「階級」的議題有所拓展,我想要完成台灣社會寫實三部曲。我覺得,既然我為了這個夢想燃燒,那就要一直走下去。我想向市場和讀者證明說故事能力的方式。我現在完成社會底層的《性感槍手》,接下來想寫頂層社會的《天篷權貴與他們的產地》專題,在此之後也會寫中產階級的故事。
方格子創作者feedback(Smile):
我會持續寫作應該有三點。我今年一月底開始回來寫作,那我一直維持每週兩篇文章,然後到現在從來沒有停過。五月的時候,我則開了IG,IG也是每週三篇,也一直在維持這樣的頻率。那為什麼我會持續寫作呢?
第一點,是我知道我是真的很喜歡寫作這件事情。寫作從我國中開始就喜歡的,一直到現在都斷斷續續在寫。我知道寫作是我熱愛的事情。
第二點,其實去年我經歷了蠻長一段時間低潮,那時候就蠻負面思考。後來我遇到一個貴人,給了我一些希望,自己就覺得好像可以繼續努力看看,那我想說,要怎麼處理因為低潮支離破碎的自己呢?我想到可以用寫作的方式,把自己修復起來,可以好好的思考跟整理。
第三點,我發現可以透過寫作認識我自己,例如我那時候發現,我只要先公開說出自己的承諾,在臉書上說我每週都要兩篇更新,我知道我自己是一個一說出來就很在意這個承諾,我就會去做到的人。用這種方式去逼自己去寫作。
方格子創作者feedback(小謝):
我是寫電影的,是興趣也是抒發情感。我因為對電影有熱愛,看完影片後還會去看原著小說,或是聽原聲帶或音樂等等,所以熱愛很重要。此外,還要有穩定的工作收入,才能持續寫作。
Q&A 精選題目:文字創作者要怎麼在各種影音圖文媒介存在、並瓜分我們注意力的時代,殺出一片天?
David:
我做方格子這個新媒體一路走到現在,在外頭面對投資人的時候,也很常被問這類型的問題。曾經有個台灣很大的遊戲公司老闆問,「我很喜歡方格子,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閱讀文字的人會愈來愈老化?」這大概是三、四年前的一個提問,當時我回答不出來。這兩三年我沈澱一下後,發現因為我其實遇到很多很大的創作者會說,他覺得文字能夠沈澱最深的知識含量,所以你會發現對很多一線的頂尖創作者來說,「文字」是他某種承載最多含量的載體,然後他可能會靈活地去運用直播、運用podcast⋯⋯
因此,我認為文字其實永遠不會消失,永遠是創作者最初的起點。
柏鋒:
我覺得要看你的思維模式,你是口語表達型的人?還是文字型的人?像我是一個不太會講話的人,可是我寫我想的很OK。所以我會一切都以寫文章為基礎,即使我後來其實是靠影音型的線上課程去變現,我其實還是寫文字稿,然後靠著提詞機在錄我的線上課程。所以就看你是哪種類型的人,口語表達型的人就去開podcast,文字型的就去寫文章吧。
Tenz:
我想稍微補充一下,我曾經為這個問題寫過〈
這個時代,為什麼還要繼續寫部落格?〉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我寫得很長,都在回答這個問題。主要是講說,大家可能覺得部落格已死,實際上不是。像你現在隨便去搜吃喝玩樂,你要找親子餐廳,你要找有趣的民宿,搜十篇有八篇是部落格,部落格哪有死?根本就沒有死。
大家會有部落格死掉的概念,是因為出現創作門檻更低的平台。例如噗浪、推特,例如臉書,可是每個人在看部落格文章的時候,其實會期待它就是要夠強夠有料,要非常非常豐富。比如說一個美食部落客,他的部落格上沒有寫很多段落,沒有幾張照片,你會覺得這是什麼?但是如果同樣東西放在臉書上,你就會覺得OK。平平都是同樣的東西,放在不同平台上面,為什麼大家對他的評價就不一樣呢?
換言之,我們還是期待有質量的部落格,而部落格只能讓「有能力駕馭文字」的人在上面創作。沒有這個能力去駕馭大量文字的,他就會去其他的平台。大家各取所需嘛。結果造成,本來在無名小站那個時代,大家都只能待在部落格平台創作,那現在突然有一些更容易的平台,他們就跑過去,所以就會看起來用部落格的人大大減少,但是我覺得反而是部落格的純粹化。他留下的是真正具有創作能力、真正能駕馭大量文字,去把一些很複雜的事情講清楚的人。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事情,是沒有辦法用三言兩語講清楚的,你必須要用大量的文字、大量的鋪陳,才能把一件事情講清楚。有些時候甚至一篇文章不夠,三篇文章不夠,十篇文章不夠,要寫一本書,要寫一套書。
所以我覺得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我寫的那篇文章。當然,我不是說其他媒材不重要,但是包括影音這類型的創作,其實最一開始的源頭,往往是文字。所以文字非常重要,因為只有文字才能駕馭想像力。
在熱烈的Q&A後,活動順利圓滿結束啦!覺得看得意猶未盡嗎?歡迎看看各路創作者們,如何記錄下當天的活動心得喔:
撰文/小格編諾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