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普照》自上映以來就受到不少國內外獎項的關注,近日更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候選名單,這部電影不告訴我們必須和解,而是教我們如何直面陰暗,藉著一個家庭崩裂後再次重整、幾個角色失序後得到救贖的過程,我完全能感受到片中那由苦澀、沉重轉化成的強大暖流被緩緩的、淡淡的帶進心裡。
太陽沒有偏見,我們擁有同樣炙熱的日光,也帶著同樣的影子
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24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這是電影中一段深刻的文字,然而電影所呈現的,卻不是一個恆常公平陽光的世界,每個人物都在光明與陰暗的光譜中移動,就像阿和終於走出暗處迎向了陽光,而阿豪在陽光下曝曬太久後終於得到了一片庇蔭,菜頭始終逃不開陰影的黑暗,但當他選擇不在車裡點最後一根菸時,我相信他心中也有一處善良的明亮。此外,人物的表現都隱含著困惑與矛盾的不平衡,就像媽媽的付出與承擔對比爸爸的逃避與報復;哥哥在眾人眼中的貼心與完美對比弟弟在眾人眼中的消極與墮落。然而真實的世界就是這樣,全然的公平並不存在,狂喜與悲傷總是相伴,有人獲得新生就有人走向消亡,有難以改變的命運,也有無法挽回的選擇,然後我們都承載著這些繼續生活,繼續崎嶇不平岔路縱橫的人生,之所以說太陽是公平的,是因為它給予每個人溫暖,卻又不偏袒任何一個人,不論向陽或者背光,每個人都經受著同樣的掙扎,我們都是這樣在生命的路上前行著的。
有一種人,是把所有的好都留給了別人
媽媽、弟弟、動物園的動物,還有司馬光,都有一些陰暗的角落可以躲,可是我沒有。我沒有水缸,沒有暗處,只有陽光。
想特別談談的一個角色是阿豪,他雖然戲份不多,卻是非常關鍵的一角,他像是那種標準的「別人家的小孩」,成績好又面面俱到,完美得耀眼,卻也是這樣的光芒,讓他越來越沉重。看著他會讓我想到謝震廷的《燈光》這首歌,歌詞唱著:「我不想做太陽,我不想再逞強,我只想為你,做一盞燈光,在你需要我的時候把開關按下。」阿豪心裡是這麼想的吧,我想他對這個世界依然有愛,只是周圍對光的需要太長久了,所以還等不到關燈的時刻,他便先切掉了電源。本來覺得劇本對於他的故事與情感著墨得太少,沒辦法說服觀眾理解他的決定,但細想這不就是我們在現實中知悉他人的方式嗎?大多時候我們對一個人的敘述都只有外顯的輪廓,在他內心其中的進退維谷、起伏跌宕,卻是難以感同身受,然而每一個人都有著隱匿的闡釋,那些不為人知的斑駁誰也無法體會。何況帶著掙扎的人,他們所做的每一個選擇背後必然都有無數道不明的情感在角力抗衡,沒辦法輕易地被幾段記敘衡量、概括,於是會覺得我們其實很難有任何理由和立場可以去評價他的決定,只願像阿豪這樣的人,都能夠擁有一道自由的開關,可以不必24小時都亮著光。
很多時候,重要的不是已發生的事,而是你如何由此有了改變
「把握時間,掌握方向」可說是貫穿整部片的口號,也像是劇中為爸爸立下的註解,然而他並沒有把握好和兒子相處的時間,人生似乎也從沒掌握方向過,一切就是空談顯得格外諷刺,倒是對於阿豪離開後爸爸因為終於理解這句話的意義而付出了行動,以及他在面對菜頭時那種不知所措又覺得必須做些什麼的情緒,讓我覺得非常真實。有時候生活很荒謬,你明明是緊握著方向盤,卻感覺不到在控制它;有時候生活很狡猾,總是在開了一大段路後,才讓你發現走錯了方向,但更多時候生活是讓你在達不到的期許中,感受到生命的本質,所以其實重要的不是已經破碎了的願景,而是你如何處理這些碎片、如何看待這片碎了一角的情景。就像電影裡所說的:「我們都曾受過傷,才能成為彼此的太陽。」正是因為從傷口中有了體悟,我們才獲得療癒的能力。
生活是光明與陰暗的交織,或許有陽光也有陰暗才能達到真正的能量守恆
片中我很喜歡的一幕,是最後阿和騎著腳踏車載著媽媽,陽光從樹葉的縫隙間穿過,忽明忽暗的光影落在媽媽帶著淡淡笑容的臉上,如同明亮與陰影交織的生活,晴朗有時;陰鬱有時,卻帶著一種輕盈的、自在的步調。陽光普照當然是多數人對於生活的企盼,但生命必須要有裂縫才能照進陽光,我們都該接受生命中會存在一些必然的裂口,並允許自己偶爾帶著影子生活,正向不是必須,平衡才能襯出生活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