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敦封區 自保官僚頹喪苟且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抗疫一年以來,港府抗疫官員荒腔走板,屢犯低級錯誤。由特首林鄭月娥、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到衞生署等一眾防疫部門,只有官僚章程,全無常識可言。觀乎海員入港漏洞、花市安排的朝令夕改、到佐敦封區的事先張揚,在面對訊息萬變、生死存亡的危機時,官僚不但反應笨拙緩慢,而且仍是優先在乎「程序無錯」,不介意「病人死了」。這既是應變能力不足,更是心態有問題。說白了,他們只是害怕擔責,又是自私自保的官僚主義毒瘤病發。

誰在扯抗疫後腿?因循官僚、山頭主義、自保優先

抗疫時期與和平時期,行事準則、優先次序本就不一樣。在此特定的時間、空間下,抗疫才是最高優先,措拖必須從嚴從緊,其他因素(如:成本高低、擾民與否、自由受限等)都是次要。而且特事特辦,也不是任意妄為。不然為甚麼要有《緊急情況規例條例》?為甚麼在疫情前便要預先便制定《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港府只是有法不用,有事不幹,因循苟且,推諉塞責。
觀乎是次佐敦封區的事先張揚,不知是為意為之,還是走漏風聲,行動已是失敗了一半。若人人能自律自持,便不用法律、警察、監獄了。強制檢測,在於一個「強」字。若人們會乖乖留在原地檢測,也不用封區,更不用紀律部隊支援,直接開張枱椅讓居民自發前來便可。要用「強」,因為知道有人會不合作。那你還被人預先知道行動,結果有人連夜逃走,變相驅趕可能已經患病的居民將病毒傳到區外去。
防疫官員又是否真的「好傻好天真」覺得逃走的人會自願回來檢測呢?當然不是,他們反而是太精明,知道「多做多錯,唔做唔錯」。他們心想:
一、加大了力度,成功防疫,我未必有功。若要發動大型行動,卻先要應付層層關卡程序,還要動員其他部門支援,應付山頭主義,誰來負責?
二、若被人設訴擾民(「我就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沒有預先通知(「好等我趁早逃走」)、沒有提早一年諮詢(「我就是未卜先知」),誰來負責?
三、公務員上班每天做的事,便是努力去不做事。做了事,就必定有機會錯,錯了,誰來負責?

防疫的黃金法則:迅速、強硬、長痛不如短痛

防疫的黃金法則,古今中外,千年以來,來來去去,都是幾項:迅速、強硬、長痛不如短痛。疫情至今超過一年,全球各地政府防疫措施成效高下立見。那種方法更有效,只要看數字便知道了。
內地以迅速封鎖,限制擴散,再配以強制檢測,並以武力支持,雷厲風行之下,才能在初時被未知病毒打得手忙腳亂之後,很快便能把疫情壓下。在疫情肆虐全球的2020年,預計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增長率將超過路透調查預估中值(2.1%),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最新預測(1.9%)。2020年中國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達101.6萬億元人民幣,首次超越一百萬億大關。至於中國不到10萬宗的染疫人數,更與美國等上百萬人感染無法比較(美國24,413,331宗)。
而且除了數字外,還有時間線。單論感染數字,香港做得不錯。但就時間線上,香港自去年三四月、七八月、十二月至今,疫情連線不斷,一波接一波,一個漏洞接一個漏洞。然而內地自去年三月後,已能成功控制疫情,人民生活大致回復正常。結果香港數字雖低,但疫情「死唔斷氣」,結果無論經濟、市民生活都長時間地大受影響。

設立防疫專員,制訂「封區檢測SOP」

就此,筆者建議必須成立一防疫指揮中心,設有有權有責的防疫專員一職,能統攬指揮一干防疫人員及資源,協調全港防疫措施。指揮中心內除了勞福、民政官員外,必須有紀律部隊參與,提供武力支援,並受其指揮,否則單憑食衞局體系,是難以迅速執行緊急及強制性檢測隔離等防疫措施的。
至於如何封鎖區域以便進行檢測隔離,應制定兩套相關標準作業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簡稱SOP) 。一套供內部使用,指示人員調配、物流支援、區域封鎖、檢測隔離、安撫協調等,相關待命人員只需在行動前才知道時間、地點即可,以提高保密性;另一套則提供給市民使用,令他們了解封鎖後會進行的程序、檢測流程、集合地點、飲食醫藥安排、查詢電話等。其實和日常防火指引一樣,消防警方自有一套流程,市民亦知道遇上火警時該如何反應,確保安全並與應變人員合作。

若港府上下心氣仍然頹喪苟且,抗疫注定失敗

當看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受採訪時說因涉及人手眾多,難以保密,不如提早通知行動細節,令市民知道「有食物包、有熱線電話,或許他們不會那麼擔心,從而選擇離開小區」,筆者不禁失笑。
逃離的人真的因為擔心沒東西吃而走嗎?每次疫情,世界各地逃離疫的人最怕的是因為被封鎖在疫區而染疫,寧可令整個社會冒著病毒擴散的風險,也要自己先逃掉。若開誠公布有用,那還需強制檢測?封區來做甚麼?不知人心叵測,沒有常識,也有看過喪屍電影吧?那一次不是無知心軟,或是錯信人類善良而害人害己,最終導致彌天大禍、文明滅亡?
聽了特首回應,再聽醫學會傳染病顧問曾祈殷說政府要令市民「不要小看政府的決心」,不是很諷刺嗎?決心不是憑空而來,是要付出、冒險和犧牲的。港府如今的當事者由特首、局長至各級公務員,若心氣仍是如此頹喪苟且,香港抗疫之戰將會注定失敗。
(注:文中所引數字,除另外標明外,均是引用世界衛生組織截至1月23日的資料)
23會員
56內容數
很想每段感情開花結果;很想回到那片星空下;很想在冬夜裡相擁入夢;思憶點點,串串斷斷。借著光影文字,試著留下心動的瞬間、感動的回憶,還有對妳的思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仰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筆者夢想中的方格子,不只是追求功能齊全、也不只有人數流量,而是能有自己的氣質、格調、味道,就像一間令人流連沉醉的書店咖啡廳一樣,不同背景、興趣和風格的人都能找到自己愜意位置。這需要主辦方的涵養氣度、作者和讀者的品味學養,加在一起才能造就一個宜聚、宜寫、宜讀的宜人平台。
所謂立場、對錯,只是利益之爭,沒甚麼對錯,誰拳頭大便是道理。只是很多人太蠢或太奸,把自己說成道德化身而已。最近有關疫情的對錯爭辯,細心反思,大部份只是基於利益,去找道德上的藉口而已。環保只是人類意識強加在大自然身上。大自然沒道謝,也沒忿恨。你自己搞死自己,死便死,地球不會理你。
仇恨比愛容易,但愛更強大。那是對人文精神的愛、對普世價值的愛。民胞物與、厚德戴物不應只是對政治立場一致的人。
千年以來,有一個行之有效、證之有實的抗疫必勝補底方法:隔離、封鎖、治癒或死絕。威權國家可專斷獨行,壓制自私短視、或是被隔離的人的反對,執行對整體社會有利的封鎖隔離政策。故中國體制具有抗疫優勢,能後來居上控制疫情。反觀歐美傲慢輕視,作壁上觀,終自食其果。故中國雖先受挫,但亦先復元。
每個人都在戰場,每個人都在面對防疫戰線,無人能免。如果你還是覺得事不關己,或是各家自掃門前雪,或是學英國首相投降主義的「佛系抗疫」,或是學美國特朗普先是無為而治後又怨天尤天,都不會助你或全人類度過難關。請轉換心態,嚴肅認真,謹守本份,助人自助,勿慌亂,勿指責,勿失控,冷靜應對。
「別人恐懼時恐懼」於事無補。 近日網上平台上有關新冠肺炎的評論和文章,多是指責、埋怨等情緒發洩類文章,正是「別人恐懼時恐懼」,對抗疫並不會有助益,反而因仇恨言論會轉移焦點,全球無法齊心抗疫。
筆者夢想中的方格子,不只是追求功能齊全、也不只有人數流量,而是能有自己的氣質、格調、味道,就像一間令人流連沉醉的書店咖啡廳一樣,不同背景、興趣和風格的人都能找到自己愜意位置。這需要主辦方的涵養氣度、作者和讀者的品味學養,加在一起才能造就一個宜聚、宜寫、宜讀的宜人平台。
所謂立場、對錯,只是利益之爭,沒甚麼對錯,誰拳頭大便是道理。只是很多人太蠢或太奸,把自己說成道德化身而已。最近有關疫情的對錯爭辯,細心反思,大部份只是基於利益,去找道德上的藉口而已。環保只是人類意識強加在大自然身上。大自然沒道謝,也沒忿恨。你自己搞死自己,死便死,地球不會理你。
仇恨比愛容易,但愛更強大。那是對人文精神的愛、對普世價值的愛。民胞物與、厚德戴物不應只是對政治立場一致的人。
千年以來,有一個行之有效、證之有實的抗疫必勝補底方法:隔離、封鎖、治癒或死絕。威權國家可專斷獨行,壓制自私短視、或是被隔離的人的反對,執行對整體社會有利的封鎖隔離政策。故中國體制具有抗疫優勢,能後來居上控制疫情。反觀歐美傲慢輕視,作壁上觀,終自食其果。故中國雖先受挫,但亦先復元。
每個人都在戰場,每個人都在面對防疫戰線,無人能免。如果你還是覺得事不關己,或是各家自掃門前雪,或是學英國首相投降主義的「佛系抗疫」,或是學美國特朗普先是無為而治後又怨天尤天,都不會助你或全人類度過難關。請轉換心態,嚴肅認真,謹守本份,助人自助,勿慌亂,勿指責,勿失控,冷靜應對。
「別人恐懼時恐懼」於事無補。 近日網上平台上有關新冠肺炎的評論和文章,多是指責、埋怨等情緒發洩類文章,正是「別人恐懼時恐懼」,對抗疫並不會有助益,反而因仇恨言論會轉移焦點,全球無法齊心抗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為什麼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普通小東西不能成為博物館的館藏呢?一趟Travel Things Museum旅物博物館行讓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Thumbnail
英國著名兒童文學《派丁頓熊》(Paddington Bear)為作者麥可.龐德(Michael Bond)的經典作品,倫敦大英圖書館於 #7月9日至10月31日 推出「派丁頓熊:一隻熊的故事」特展...
Thumbnail
英國倫敦為了慶祝2020年歐洲足球錦標賽(原為去年舉辦,因爲疫情延到今年),首次舉辦了Inside Out藝術節,將整個倫敦變成一座美術館!
Thumbnail
今天新聞真的很勁爆了,很多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看看我們香港這邊政府如何防疫。
Thumbnail
當人類被禁足,動物們都出現了,不管是威爾士逛大街的羊群,還是出現在別人家院子想確認人類是否一切都好的熊,我第一次在這個區域看到天鵝,一見到人就快速靠近乞食,當人類被禁足,這些少了人類餵食的動物們也過得很辛苦吧。
Thumbnail
我回顧這段期間生活上的總總逐步限縮,才意識到自己正活在一件未來會被仔細記下的歷史裡,才意識到是否也該提筆記下這段期間的光景,卻發現我的生活其實與上週之前並沒有變化。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為什麼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普通小東西不能成為博物館的館藏呢?一趟Travel Things Museum旅物博物館行讓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Thumbnail
英國著名兒童文學《派丁頓熊》(Paddington Bear)為作者麥可.龐德(Michael Bond)的經典作品,倫敦大英圖書館於 #7月9日至10月31日 推出「派丁頓熊:一隻熊的故事」特展...
Thumbnail
英國倫敦為了慶祝2020年歐洲足球錦標賽(原為去年舉辦,因爲疫情延到今年),首次舉辦了Inside Out藝術節,將整個倫敦變成一座美術館!
Thumbnail
今天新聞真的很勁爆了,很多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看看我們香港這邊政府如何防疫。
Thumbnail
當人類被禁足,動物們都出現了,不管是威爾士逛大街的羊群,還是出現在別人家院子想確認人類是否一切都好的熊,我第一次在這個區域看到天鵝,一見到人就快速靠近乞食,當人類被禁足,這些少了人類餵食的動物們也過得很辛苦吧。
Thumbnail
我回顧這段期間生活上的總總逐步限縮,才意識到自己正活在一件未來會被仔細記下的歷史裡,才意識到是否也該提筆記下這段期間的光景,卻發現我的生活其實與上週之前並沒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