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德莎這位作家大家可能還不太熟悉,她六十歲甫出版第一本小說《驟雨之島》,即獲第15屆台北市文學獎年金類入圍,六十三歲因癌症去世。雖留下的作品有限,卻全是由人生歷練中焠鍊出的結晶。她的文字迷人之處在於平易近人,沒有華麗堆砌文字,不須刻意虛構迷情古怪的劇情,反而是台商外移、包二奶、負債、企業倒閉,都是你我日常耳熟能詳的新聞。然而,因她曾身陷漩渦中,領受所有悲苦,小說自然由虛構變成非虛構。讀《驟雨之島》彷彿是一個個小人物坐在你面前,侃侃而談生命中那些喜與悲。
常見文章有兩種,一種代表當代人物精神,一種則是懷舊風(最近很夯的老台北、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等)。《驟雨之島》領著我們回顧那遠去的紡織業輝煌時代,藉九則短篇小說血錚錚證明一個產業的興盛。紡織業曾是台灣經濟命脈,1950年,紡織工業甚至是台灣第二大工業,僅次食品工業。在固定的時後,眷村媽媽們到籃球場領著一箱箱的材料做家庭代工,報關行空前盛況的出口單,旺季加班不停歇的工廠,整個台灣紡織業像踩著無敵風火輪般以超高速奔馳著,直至一頭撞上政策轉換,緊接面臨高工資、勞動力短缺、新台幣升值、中國興起,台商外移,出口額比率從1971年的38%掉至2015年的2%。風火輪解體,識時務者急流勇退,甚至早一步脫手,而憨實的小人物沒有堅厚背景,亦沒有靈活奸巧心機,注定是金錢遊戲裡的輸家。
九篇故事裡都有一場雨,有時是急遽的狂風暴雨,有時是長夜裡窗外飄落的雨絲,象徵人生裡或大或小的困頓,雨裡雨外滿是小人物的莫可奈何。〈六月雨〉裡善良的老闆情義相挺借貸給染廠,染廠營運不善,無力償債,最後竟以股抵債,董監事改選時老闆因股份較多成為董事長,一夕從最大債權人成債務人。〈娜娃的小木屋〉是典型的早期台灣傳統女性,失婚後為家計在溫泉區開立民宿,仰望大自然的饋贈帶來房客,自然也接受大自然無私考驗,賀伯、道格、桃芝、納莉、九二一地震接二連三摧殘,她苦撐著,加入直銷、標會以償房貸,然而最終不敵敏督利帶來的土石流,小木屋被沖走。〈江湖〉則是紡織業的黑歷史,虛報人頭逃漏稅、借額出口等諸多黑內幕,讀來滑稽又有種說不出的可愛。
現實殘酷,但顧德莎下筆情感自恃,比起哀衿,隱藏在字句間的那份堅毅更令人動容。故事多採開放式結局(除六月雨、樣品屋),像是種期許,人會從苦難中找尋出路,挺過一個又一個雨季。如她所說:「愛是生命中的軟墊,承受每次不小心失足跌落的重量,讓人可以翻身站起來繼續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