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真的是無法忘懷的記憶,每回老公帶我們回到他的家鄉南投,絕對不是帶我們去走訪風景名勝,一定是帶全家去回味他的童年:阿財意麵、橋頭肉圓、中興新村的酸梅湯、中山公園對面的無名臭豆腐,邊吃邊聽老公慢慢細數年少時的歲月。
一日閒來無事,打開電腦隨意在網路上亂逛,無意間看到一家新媒體「太報」,介紹一本書「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書名引起我的好奇心,立刻細讀記者的介紹。可能是作者年紀跟我相仿,有可能她描述的大稻埕也是我娘家媽媽帶我走訪過的地方,一切都太熟悉了,立刻買了書來細細品味這兒時的滋味。
作者洪愛珠因為接連送走了外婆及母親,想要用找回兒時記憶中的味道來懷念親人。人到中年,從SARS到新冠肺炎,深深感到大自然的無常,生與死常在一夕之間。在細讀這本書中親人烹煮食物濃濃的心意之外,看到作者描述親人一一離世之後,像是走在大稻埕的街道上,一回頭,只剩下孤獨一人留在空蕩的街上,眼眶居然泛紅,淚珠像不受控的一般,滴滴滑落。
一來想要好好把握這平凡的日常,二來想要留給孩子屬於自己家的味道,立刻打電話給娘家媽媽,詢問專屬娘家媽媽的餃子食譜。娘家爸爸只吃白肉跟海鮮,因此在我成年之前,只吃過鮮蝦高麗菜的餃子,都是娘家媽媽一道一道的翻炒,包入餃子皮中讓大家大快朵頤。
「家人使用說明書」的作者黑川伊保子教導媽媽們,家事要由大家一起分擔合作,包水餃也是一項重要的家事,因此買好食材之後就邀請全家一起來包水餃。包水餃的前置作業手工繁複,先將蝦仁、高麗菜燙熟吹涼,派出壯丁一號將高麗菜的水分擠乾,另外起油鍋。再派出壯丁二號炒一大盤散蛋放涼,三種餡料和在一起調味,即可包入餃子皮中。
餃子起鍋裝盤,先讓大家享受到視覺上的美:蝦子的嫩紅、高麗菜的翠綠、雞蛋的鵝黃,透過餃子皮淡淡地散發出光芒。一口咬下,蝦子的鮮甜、高麗菜的脆口、雞蛋的濃香,不需要額外的醬料,真正食材的鮮味,在口中久久無法散去。全家人花了兩小時才包好的餃子,居然不到半小時就一掃而空,每個人都露出滿足的笑容。
韓良露在其著作「雙唇的旅行-韓良露食藝文札」提到,在行遍歐陸之後,每次回台北一定要去市場吃米粉湯當早餐、一定要吃這個那個,她說:「歐洲當然不是沒有美食,但那些美食填補不了我在台北住了幾十年後所累積的時光味道,有時想一想,就算台北有一百個理由讓我會想離開這個地方住到巴黎去,但只要一個理由就會讓我走不了,那就是記憶的滋味。」
我只想跟孩子說,爸媽無法留給你們許多有形資產,但願我們留給你們的,是可以跟隨你們成長,無論長大後身在何方,永遠都記得住的~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