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確定性: 對未來發展的未知性。 與數學/統計定義上的波動度(Volatility, Volatility = 標準差的平方) 意義接近。
- 風險: 最大可能虧損
我們接下來討論兩個概念:風險報酬比率 與 獲利預估
風險報酬比率定義如下:
到目前為止,我們並不知道怎麼估算預計的獲利出場價格。 不過我們先來感覺一下風險與報酬的比率的精神與他想傳達什麼樣的概念。
假設我們有一隻股票A, 買入價格是100元,買入後,他花了半年下跌50%到50元,此時浮動虧損為50%,接著又花了半年上漲160%到130元。
假設我們有一隻股票B,買入價格是100元,買入後,他花3個月下跌20%,到80元,此時浮動虧損為20%,接著花了9個月,上漲62.5%到130元。
假設我們有一隻股票C,買入價格是100元,買入後,他直接上漲,花了1年時間上漲30%,到130元。
請問,那一種過程會讓人更舒服,也更不容易犯錯? 答案肯定是C,只要在上漲過程中,不要亂追價,通常在這狀況下都會勝利。
一張網路上流傳很傳神的心境變化如下,讓人在股票漲的時候害怕、下跌的候也害怕:
圖片來源: http://www.madchu.cc/2011/08/2.html
在風險與報酬的關係中,我們首要工作是控制好風險,即控制好認賠位置與買入價格的距離,或者是專業的術語: 控制好下檔風險,不予許下檔出現太大的波動度,但又要給他足夠的空間讓他震盪。 只有在控制好下檔波動度時,這筆投資才有機會達成 (1) 不會造成致命錯誤 (2) 心態穩健,減少懷抱恐懼與希望。
那如何根據不同的標的特性,來考量風險與報酬的關係呢? 筆者認為合理的思考框架如下:
- 這筆交易,如果順利時,預估獲利在哪邊?
- 這筆交易,如果順利時,可能要花多久時間會到達預估獲利?
- 這筆交易,如果不順利時,要認賠的時候,我可以損失多少錢而不會對我的帳戶造成不可挽回的虧損?
先討論第一點,預估獲利要怎麼估計?
- 假設標的是 標準普爾指數ETF SPY,筆者保守估計一年可以輸出10%-15%。 如果是納斯達克指數 ETF QQQ,筆者保守估計一年可以輸出 13%-20%。 以上是根據歷史資料的預估。 這兩隻ETF,在正常回檔的範圍 大概就是 5%-15%。 只有在金融海嘯的時候,才會出現毀天滅地的跌幅。 因此,筆者如果買的標的是SPY, QQQ 則,在正常情況下不會選擇停損,下跌會選擇裝死。 震幅小的情況下,進出場的判斷,很容易出現誤判也造成不必要的損耗,更糟糕的是自作聰明出場後,踏空後面的漲幅。 因此,只有在出現金融海嘯、黑天鵝時筆者才會在SPY, QQQ上跑路,這個現象的判斷就要結合總體經濟&新聞就能判斷。可參考分析股票的方法們及各自適合的場景。
- 假設是要長持的標的(1-2年以上),筆者會選正常回檔時,最大範圍約在 20% - 25% 左右的標的。如果震幅太大又要長持,依照筆者目前的水平,會長持失敗。 決定好可以接受的回檔震幅後,接下來就是要觀察「標的」的未來1-2年可能的發展性,是否可以再持有區間內,平均每年貢獻出 20%-30% 的漲幅( 也就是兩年內,能不能有機會輸出 50% 的漲幅。(這部分的基本面評估,會在後續「個股財報解析」與「選股與估值分析」中詳細討論。) 通常在限制回檔幅度的前提下,又具備未來成長性的要素,比較容易選到下列標的 AAPL, MSFT, GOOGL, AMZN, FB, PYPL, ADBE... 等等。 這類的標的,筆者會減少停損次數,反而使用資金部位控制 (也就是買的多少) 來控制風險。 而出場條件,主要會考量 (1) 大盤盤勢 (2) 個股未來基本面與產業趨勢 (3) 技術面。 重要程度排序分別是 (1) = (2) > (3)。 這類標的比較不怕賣出後,找不到機會買入。
- 假設是要做波段交易,筆者會把目標瞄準在一次獲利在25%-30%以上波段,因此,會選擇波動度大的快速成長股,如果運氣好,會從短期持有變成中期持有,此時就是大獲全勝的時候。 這種類型的標的,要考慮的變數會多很多,等更久之後有機會再來討論。 以下給一個筆者最近交易過的範例。 在buy1的時候,筆者沒看到。 buy2買入,buy3加碼。 buy3買完後第二天早盤向上噴出高點到64附近,然後被大盤壓回。 隔天,開盤誘高後,猛爆拉回,觸發跑路條件,sell逃命。 假如如果運氣夠好,沒有猛爆的拉回跑路,則這筆交易就會在短時間內大獲全勝。 要做這類型的交易,一定要選震幅夠大的標的,如果是小震幅的標的,這種作法很困難。
討論第二點,如何作時間預估?
- 根據筆者經驗,時間預估是非常困難的。 依照筆者當前水平,是沒有本事做時間預估。 特別是在 (1) ETF 標的 (2) 長持標的。 這兩類的標的,都是拿時間去熬換漲幅空間。 而,短中期的波段交易,依照筆者的水平,是運氣,如果運氣不好,就損益兩平走人或小虧走人。 運氣好,就吃一大段漲幅走人。 不管是哪種case,筆者都沒辦法知道未來的走勢與發動時間。 不然,筆者就會是世界首富了。
討論第三點 「如果不順利時,要認賠的時候,我可以損失多少錢而不會對我的帳戶造成不可挽回的虧損」
- 對筆者來說,學會跑路,是股市入門的第一課。 在股票市場最重要的,不是賺錢,而是活下去。 有這概念後,往下討論。
- 如果是 SPY, QQQ 這類的標的,筆者會裝死,不割肉認賠。 除非在遇到黑天鵝的時候 (要判斷這個很容易)。
- 如果是長持類型的標的,筆者通常也不割肉認賠,但筆者會分批買入。 e.g. 假設想買15%總資金大小的部位。 會分成 8%, 4%, 3% 買入 或 5%, 5%, 5% 買入。
- 如果是大波動的標的,且正常震幅為 20% 的標的,此時筆者不會選擇買入。 會等他振幅縮小後,採用分批買入 + 停損限制,來控制損失。
最後,如果波段交易中,風險與報酬的比例 抓在 1:3。則表示 4 筆交易中,只要成功1筆,就不會虧錢,此時勝率只要25%。 如果SPY, QQQ 採用凹到底的策略,勝率會接近100%,只要給他足夠長的時間,也不會虧錢。 如果是長持的標的,分批+ 視情況凹一下,通常也不會虧錢,但這個步驟,就很吃你對該標的未來展望的判斷還有心理素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