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封寫給自己的自白書,七天日更挑戰的最後一天,好像還是要給自己一些總結來結束(奇妙的儀式感),有人說中秋有魔咒,明明剛過完春節,怎麼就中秋了,時光飛逝啊!不過,有這種想法的人,我覺得稱得上算是羨慕呢,時間,只有在快樂的時候,才會覺得特別快,想想躺在床上看爽片的時間、還有連假來臨的那幾天,時光真的是飛快,不過,想想連假結束後的第一個上班日,那是何等痛苦,還有慢跑超過二十分鐘的當下,每一秒都是咬牙硬撐的對吧,所以會說出時光飛逝的人,我能理解那種回頭看自己已經走了很久的寬慰,可是對我來說,每一個時光都是用力不讓時間白白溜走在努力,「飛逝」這個詞真的不適合。
今年很特別,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事情與計劃都被打亂了,不過我認為把它當成一種充電休息的一段時光也是挺好的,在中秋結束的這個時點,可以揭開自己的傷口,大膽地撒一下鹽,畢竟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嘛,再敷上一層新藥膏,喝一點雞湯,期許自己能夠長得更茁壯囉。
先從腦袋的部分開始檢討好了,過去,大多認為熱情與天賦是天生的,你必須要找到某方面的熱情,才能拿到圓夢的門票,後來我發現,熱情,很可能不是我所想的那樣,於是我寫了第一篇的文章,沒釣過魚怎麼知道自己喜不喜歡釣魚呢? 於是,你可能嘗試了很多東西,發現其中一些自己可能還滿有成就的項目,可是,當你發現你真正需要他們的時候,卻發現沒有一樣真正拿的上台的東西,然後你開始質疑自己,明明學了很多東西,看了很多書,上了很多課,是不是其實自己掉入了貧窮陷阱,輸在只知道努力,然後心灰意冷,又重新了日復一日的生活,有一段時間,我就是這麼度過的,搭配最近很夯的躺平主義,真的是完全不想努力了。
直到後來,聽了一些podcast之後,我才從這種糜爛的日子裡出來,沒有到很奮發,但至少跳脫出渾渾噩噩的狀態,我的啟發是,世界上有兩件事,是做了從不會感到後悔的,那就是運動與學習,你應該從不曾聽過誰誰誰後悔去運動了或是後悔去學習對吧,我們常常覺得,如果我花了很多時間在培養某一項技能,如果我之後沒有做相關的工作或在工作上用到它,那不是太虧了嗎,如果我不喜歡了,那豈不是更虧了嗎,我投入的成本已經太高了,所以我們沒有深入地去鑽研一項技能或專長,可是事實上,人類就是如此,我們喜歡嘗試新事物,從0到1的那種新鮮感,卻不願意去投入,培養從1到10的成就感,而真正的大師,正是那些在枯燥,還有一堆煩悶中,把一項東西反覆、熟練、鑽研做到極致的人,過程一定不會很愉快,但是成果一定很豐碩,而且想想,不是每個人都能馬上就找到這件事啊,你的人生還有六七十年呢,如果你一定要現在找到,那往後的日子幹嘛呢?
有一個梗圖找不到出處了,但是我印想很深,它是這樣的,小朋友問大哥哥: 年輕的時候做什麼可以成功呢?大哥哥: 我如果知道現在已經躺在杜拜的豪宅裡了阿:))
第一次看沒感覺,再看一次突然覺得富涵哲理呀!
剛剛提到的躺平主義,這張圖不陌生吧,沒錯,現在已經不是努力賺錢就可以生活的社會了,你愈努力,老闆的兒子愈快可以換瑪莎拉蒂(ಥ﹏ಥ) ,所以躺平真的是個不錯的選擇,這種無力感我們無能為力。可是,換個角度想,想想詩情畫意的香榭麗舍,想想風光旖旎的黃金海岸,羨慕嗎?嚮往嗎?想要吧,那就爬起來努力干吧,要躺平,三十歲四十歲都可以躺,你想要的就只能別人去實踐了!
這支影片談的是關於成功,非常棒建議大家看看!
再來是行為的部分,明明知道要早睡、要吃得健康,但是為什麼就是做不到? 因為意志力太薄弱嗎? 人的意志力本來就很脆弱,單憑意志力要成功完成目標,對我根本是癡人說夢,美食擺在眼前,怎麼可能不吃,手機這麼紓壓,怎麼捨得放下呢? 唯一的方法是,如同原子習慣裡說的,建立習慣,進步一點點,不要把手機帶上床,不要買任何零食,是最根本的做法。另一點是,如果有人問說,如何才能變瘦,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把多餘的脂肪減掉阿,這個說法沒錯,但是,有另一個回答我更喜歡,叫做改掉垃圾的飲食,並且培養運動習慣,因為,即使把脂肪減掉,吃的東西不改變,不運動,久了還是一樣會胖,玩手機吃炸雞這種立刻獲得滿足的行為,往往是最致命的,而像閱讀、學習這種看似幾乎沒效,但久了會大有裨益的東西,是最需要花時間投入與培養的,改掉線性思維,培養終局思維,是我希望以後可以常常做到的。
謝謝你的觀看,如果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與我分享,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幫我按個喜歡,我們就下次見囉!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