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今天你走進Apple實體店,想要購買一隻iPhone手機,考量到常常不小心就把手機摔壞或遺失的情況,於是你決定購買AppleCare+的手機保險服務,然而打開合約後發現,這份保險合約的名稱為「AIG美國國際產物行動裝置保險」而不是「蘋果公司行動裝置保險」。
照理說,iPhone手機是由Apple生產,因此他應該更了解消費者在使用iPhone手機可能發生的潛在風險,但為何卻是由保險公司代為推出?,難道保險公司比Apple更了解手機用戶的習性?
根據下面這篇新聞報導,在台灣保險法規的監理制度下,主管機關認為Apple直接向販售消費者AppleCare+保險服務,可能會有潛在的金融風險,為了充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有,主管機關要求Apple必須與保險業者合作,才能在台灣推出AppleCare+保險服務。
一、如果先拿掉法規的因素,Apple為何有能力推出AppleCare+保險服務
我們現在的生活幾乎離不開手機,搜尋資料、網路購物、追劇等幾乎只要一支手機就能夠搞定所有的一切,然而當在享受移動網路所帶來的便利時,你的使用資料正悄悄地被這些科技業者收集,產生「資料賦權」。
什麼是資料賦權?
資料賦權是一種A方將資料移轉給B方,並賦予B方擁有運用A方資料權利的過程,以日常的上網場景為例,我們每天都會在網路上產生數億的資料量,這些資料可能來自於Google網路搜尋,撰寫email、使用社群媒體平台、上網購物等,而這些龐大的資料量就流入了提供我們網路服務的科技業者手中,當這些科技公司手中掌握了我們在平台上所生成各種資料後,透過潛在需求探索與資料分析,提供我們各種商品或服務,如廣告投放、商品推薦、顧客體驗優化等,上述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稱其為資料賦權。
而當服務的提供商所能擁有的資料量越多,「資料賦權」的影響性也就越大,所能提供消費者的商品與服務種類也就越豐富,如起初Google一開始只由提供資料搜尋的功能,隨著使用Google搜尋用戶的增長,Google獲得了龐大的資料量,讓Google有能力與分析用戶需求並研發新的服務,如Google Map,Google Ads、Google lens等,產生一個正向的循環。
從資料賦權到風險訂價權
保險其實一種基於人們對於風險的厭惡而誕生的解決方案,由於未來充滿許多不確定性,我們無法有效預測未來會發生哪些變化,為了消除因無法預測未來變化而感到不安的情緒,我們購買保險其實是一種趨避風險的行為。
然而為何保險公司有能力去計算不確定的未來?,原因在於他們蒐集了我們許多生活相關的行為資料,如就醫紀錄、飲食狀況、運動習慣等,並把這些豐富的資料量,放到統計模型去運算,就能有精準的計算出我們生活周遭發生潛在風險的機率,並加總相似的風險機率,得出一個風險期望值,訂定出我們的風險價格,設計成保險服務。
但Apple是如何取得過往保險公司所擁有風險訂價權的能力?,其主因自於iPhone手機帶給Apple資料賦權的力量,Apple透過販售iPhone手機給消費者,消費者在使用手機時所產生的數據流向了Apple手中,這個資料移轉的過程,讓Apple產生資料賦權。
隨著iPhone的手機用戶越來越多,Apple資料賦權的影響度也就越強,Apple就可以去分析手機用戶的使用行為與潛在需求,不斷地推陳出新各種新型態的服務,例如AppleCare+,透過資料賦權搶奪了原本屬於保險公司的風險訂價權。
二、 現實中,為何Apple在台灣不能取代保險公司,自己跳出來賣保險?
假設你今天在街頭上看到比爾蓋茲因為破產正在進行群眾募資,手上的標語寫著:「如果你願意捐給我$1,000元美金,未來我東山再起後,一定要以10倍奉還」。
此時你基於他過去創業表現良好的紀錄,決定捐贈他$1,000元美金幫助他再次創業,雖然他最後真的再次創業成功,但你只拿到原本他承諾你10倍報酬的1/10,被欺騙的你要他把當初你借他錢時,所紀錄你跟他借款明細的「帳本」拿出來比對,結果經比對發現$1,000美金竟然變成$100美金了,很明顯是被他進行竄改了,但此時的你卻求助無門,因為沒有人可以驗證帳本上所記載資料的可信度與真實性。
為何台灣主管機關不准Apple賣AppleCare+保險
延續上述的故事脈絡,Apple就如同故事的主人翁比爾蓋茲,雖然他身上存有良好的信譽,因此你向Apple購買AppleCare+手機保險服務,讓Apple取得了你與他之間金融往來的歷程,如同是一種金融記憶。
但在缺乏一個有效地監管機制下,Apple可以很輕易地竄改你與他之間的金融記憶,或在你未曾同意的情況下,隨便移轉資料的使用權給他人使用等情況,就像是你借給比爾蓋茲$1,000美元,但他最後卻沒有信守當初的諾言,任意地修改了你的金融記憶。
有鑑於此,台灣的主管機關為了保障消費者與Apple之間的帳本記錄,規定Apple需要與保險公司進行合作,才能推出AppleCare+保險服務,避免Apple隨便把你的資料挪為他用,或洩漏給其他第三方的人,抑或是當Apple不幸宣告破產時,你所繳給他的保費發生求償無門的情形,發生金融監理的問題。
從金融記憶到金融監理
根據「科技島讀」
<搶奪金融記憶的控制權>這期Podcast節目中,特別來賓政大法學院臧正運助理教授,與我們分享了關於金融記憶權的想法,在訪談的過程中他有提到,金融服務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記憶,這個記憶是指你過往與金融機構的往來行為,假若失去了這個記憶,你也無從回溯過往你在金融世界中的每一個腳印,例如你今天向朋友借錢,朋友借了你$100元,你們雙方的借貸記憶就各自保存在雙方的腦海中,讓他可以進行回溯,向你討債。
而原本這些存放在腦海中的金融記憶難免會忘記,因此金融機構在你開戶的時候,提供你一本專屬於你的帳本,記錄著過往發生金融需求的記憶點,而這本帳本在政府的監管機制下,金融機構將會妥善地保管你的金融帳本,降低個資外流或失竊的風險。
因此金融機構藉由金融帳本的方式,取得了你的金融記憶,這些金融記憶如同各種資料,在取得你金融記憶的過程中,產生了資料賦權,讓金融機構有能力去運用你的金融資料,掌握了你的金融記憶的控制權,創造並提供各式各樣的金融商品或服務,。
三、假若金融業喪失了金融記憶的控制權,那他該何去何從?
從上述的案例我們可以知道,金融記憶對於消費者的重要性,而目前台灣的金融業者,受惠於主管機關的監理制度,能夠擁有我們金融記憶的控制權,但未來有沒有可能發生,科技業者有能力去解決金融記憶權的痛點,建立一個可信任的監管機制,來奪取本屬於金融業者的金融記憶權?
區塊鏈技術與金融記憶權
區塊鏈其中有一個關鍵技術為「分散式帳本」,在此架構下任何人的交易紀錄都會存在大家的帳本上並生成一個區塊,這一個區塊上所記錄的資料是公開且透明的,受到每一個人的監督,所記錄的資料都是不能被竄改。
過往我們的「金融記憶權」都是被掌握在金融機構的手裡,但現在反倒出現一個去中心化的技術,能夠讓我們的金融記憶權不再是集中給某家銀行進行保管,而是透過區塊鏈的技術,讓我們的金融記憶點可以被妥善地被監控與保存。
近期科技業者搶奪金融業的金融記憶權的案例,莫過於是Facebook所推行的Libra,Libra為Facebook所推出的數位貨幣,其宗旨是希望透過能夠給網路上尚沒有數位穩定幣的開發中國家、個人或企業所使用,希望能夠實現普惠金融的價值,而Libra的跨境結算平台的底層結構是一種混合型的區塊鏈模式,作為儲存使用Libra服務之消費者的金融記憶權。
在未來金融科技會存在,金融業不一定會存在
因此在網路蓬勃發展的世代,面對科技公司應用各種創新科技,並挾帶龐大的資料賦權優勢跨足各項金融服務,開始搶奪本屬於金融業者的金融記憶權,因此在未來金融科技很可能取代傳統的金融服務業者,來滿足我們生活中的金融需求。
就以本篇文章一開始Apple在台灣賣AppleCare+保險服務做舉例,我們在深入研究一下保單的內容會發現,Apple只是借用了AIG美國國際產物保險業者的殼,殼裡面的內容全部都是由Apple負責,包含薪水、獎金等都將由Apple統一管理與發放,幾乎等同於Apple親自跳下來提供保險服務,保險公司的作用只是為了讓Apple能符合主管機關的監管制度而存在。
因此許多金融業者意識到了這點,開始強化自身金融服務在新興科技上的投資與建設,此外也採用創投的方式,投資市場上許多正在萌芽中的金融科技業者,最好的案例就是純網銀,幾乎台灣的各大金控都有參與其中,透過雙管齊下的方式,以防被這些金融科技業者所反噬。
難道金融業者在這場金融記憶權的競賽中完全沒有優勢嗎?,其實不然,金融業本身就擅長於風險管理,因此若能持續強化金融監理科技的應用,於未來以顧問輔導或銷售監理服務等形式,提供科技公司金融監理上的建議與服務,成為科技公司的守門人,將能為金融業創造新的附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