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觀點 | 為什麼iPhone的手機保固服務是由保險公司來賣?-談金融記憶權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想像一下,今天你走進Apple實體店,想要購買一隻iPhone手機,考量到常常不小心就把手機摔壞或遺失的情況,於是你決定購買AppleCare+的手機保險服務,然而打開合約後發現,這份保險合約的名稱為「AIG美國國際產物行動裝置保險」而不是「蘋果公司行動裝置保險」。
AppleCare手機保險服務合約範例
照理說,iPhone手機是由Apple生產,因此他應該更了解消費者在使用iPhone手機可能發生的潛在風險,但為何卻是由保險公司代為推出?,難道保險公司比Apple更了解手機用戶的習性?
根據下面這篇新聞報導,在台灣保險法規的監理制度下,主管機關認為Apple直接向販售消費者AppleCare+保險服務,可能會有潛在的金融風險,為了充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有,主管機關要求Apple必須與保險業者合作,才能在台灣推出AppleCare+保險服務。

一、如果先拿掉法規的因素,Apple為何有能力推出AppleCare+保險服務

我們現在的生活幾乎離不開手機,搜尋資料、網路購物、追劇等幾乎只要一支手機就能夠搞定所有的一切,然而當在享受移動網路所帶來的便利時,你的使用資料正悄悄地被這些科技業者收集,產生「資料賦權」。
什麼是資料賦權?
資料賦權是一種A方將資料移轉給B方,並賦予B方擁有運用A方資料權利的過程,以日常的上網場景為例,我們每天都會在網路上產生數億的資料量,這些資料可能來自於Google網路搜尋,撰寫email、使用社群媒體平台、上網購物等,而這些龐大的資料量就流入了提供我們網路服務的科技業者手中,當這些科技公司手中掌握了我們在平台上所生成各種資料後,透過潛在需求探索與資料分析,提供我們各種商品或服務,如廣告投放、商品推薦、顧客體驗優化等,上述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稱其為資料賦權。
而當服務的提供商所能擁有的資料量越多,「資料賦權」的影響性也就越大,所能提供消費者的商品與服務種類也就越豐富,如起初Google一開始只由提供資料搜尋的功能,隨著使用Google搜尋用戶的增長,Google獲得了龐大的資料量,讓Google有能力與分析用戶需求並研發新的服務,如Google Map,Google Ads、Google lens等,產生一個正向的循環。
從資料賦權到風險訂價權
保險其實一種基於人們對於風險的厭惡而誕生的解決方案,由於未來充滿許多不確定性,我們無法有效預測未來會發生哪些變化,為了消除因無法預測未來變化而感到不安的情緒,我們購買保險其實是一種趨避風險的行為。
然而為何保險公司有能力去計算不確定的未來?,原因在於他們蒐集了我們許多生活相關的行為資料,如就醫紀錄、飲食狀況、運動習慣等,並把這些豐富的資料量,放到統計模型去運算,就能有精準的計算出我們生活周遭發生潛在風險的機率,並加總相似的風險機率,得出一個風險期望值,訂定出我們的風險價格,設計成保險服務。
但Apple是如何取得過往保險公司所擁有風險訂價權的能力?,其主因自於iPhone手機帶給Apple資料賦權的力量,Apple透過販售iPhone手機給消費者,消費者在使用手機時所產生的數據流向了Apple手中,這個資料移轉的過程,讓Apple產生資料賦權。
隨著iPhone的手機用戶越來越多,Apple資料賦權的影響度也就越強,Apple就可以去分析手機用戶的使用行為與潛在需求,不斷地推陳出新各種新型態的服務,例如AppleCare+,透過資料賦權搶奪了原本屬於保險公司的風險訂價權。

二、 現實中,為何Apple在台灣不能取代保險公司,自己跳出來賣保險?

假設你今天在街頭上看到比爾蓋茲因為破產正在進行群眾募資,手上的標語寫著:「如果你願意捐給我$1,000元美金,未來我東山再起後,一定要以10倍奉還」。
此時你基於他過去創業表現良好的紀錄,決定捐贈他$1,000元美金幫助他再次創業,雖然他最後真的再次創業成功,但你只拿到原本他承諾你10倍報酬的1/10,被欺騙的你要他把當初你借他錢時,所紀錄你跟他借款明細的「帳本」拿出來比對,結果經比對發現$1,000美金竟然變成$100美金了,很明顯是被他進行竄改了,但此時的你卻求助無門,因為沒有人可以驗證帳本上所記載資料的可信度與真實性。
為何台灣主管機關不准Apple賣AppleCare+保險
延續上述的故事脈絡,Apple就如同故事的主人翁比爾蓋茲,雖然他身上存有良好的信譽,因此你向Apple購買AppleCare+手機保險服務,讓Apple取得了你與他之間金融往來的歷程,如同是一種金融記憶。
但在缺乏一個有效地監管機制下,Apple可以很輕易地竄改你與他之間的金融記憶,或在你未曾同意的情況下,隨便移轉資料的使用權給他人使用等情況,就像是你借給比爾蓋茲$1,000美元,但他最後卻沒有信守當初的諾言,任意地修改了你的金融記憶。
有鑑於此,台灣的主管機關為了保障消費者與Apple之間的帳本記錄,規定Apple需要與保險公司進行合作,才能推出AppleCare+保險服務,避免Apple隨便把你的資料挪為他用,或洩漏給其他第三方的人,抑或是當Apple不幸宣告破產時,你所繳給他的保費發生求償無門的情形,發生金融監理的問題。
從金融記憶到金融監理
根據「科技島讀」<搶奪金融記憶的控制權>這期Podcast節目中,特別來賓政大法學院臧正運助理教授,與我們分享了關於金融記憶權的想法,在訪談的過程中他有提到,金融服務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記憶,這個記憶是指你過往與金融機構的往來行為,假若失去了這個記憶,你也無從回溯過往你在金融世界中的每一個腳印,例如你今天向朋友借錢,朋友借了你$100元,你們雙方的借貸記憶就各自保存在雙方的腦海中,讓他可以進行回溯,向你討債。
而原本這些存放在腦海中的金融記憶難免會忘記,因此金融機構在你開戶的時候,提供你一本專屬於你的帳本,記錄著過往發生金融需求的記憶點,而這本帳本在政府的監管機制下,金融機構將會妥善地保管你的金融帳本,降低個資外流或失竊的風險。
因此金融機構藉由金融帳本的方式,取得了你的金融記憶,這些金融記憶如同各種資料,在取得你金融記憶的過程中,產生了資料賦權,讓金融機構有能力去運用你的金融資料,掌握了你的金融記憶的控制權,創造並提供各式各樣的金融商品或服務,。

三、假若金融業喪失了金融記憶的控制權,那他該何去何從?

從上述的案例我們可以知道,金融記憶對於消費者的重要性,而目前台灣的金融業者,受惠於主管機關的監理制度,能夠擁有我們金融記憶的控制權,但未來有沒有可能發生,科技業者有能力去解決金融記憶權的痛點,建立一個可信任的監管機制,來奪取本屬於金融業者的金融記憶權?
然而這項技術其實已經存在,他就是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技術與金融記憶權
區塊鏈其中有一個關鍵技術為「分散式帳本」,在此架構下任何人的交易紀錄都會存在大家的帳本上並生成一個區塊,這一個區塊上所記錄的資料是公開且透明的,受到每一個人的監督,所記錄的資料都是不能被竄改。
過往我們的「金融記憶權」都是被掌握在金融機構的手裡,但現在反倒出現一個去中心化的技術,能夠讓我們的金融記憶權不再是集中給某家銀行進行保管,而是透過區塊鏈的技術,讓我們的金融記憶點可以被妥善地被監控與保存。
近期科技業者搶奪金融業的金融記憶權的案例,莫過於是Facebook所推行的Libra,Libra為Facebook所推出的數位貨幣,其宗旨是希望透過能夠給網路上尚沒有數位穩定幣的開發中國家、個人或企業所使用,希望能夠實現普惠金融的價值,而Libra的跨境結算平台的底層結構是一種混合型的區塊鏈模式,作為儲存使用Libra服務之消費者的金融記憶權。
在未來金融科技會存在,金融業不一定會存在
因此在網路蓬勃發展的世代,面對科技公司應用各種創新科技,並挾帶龐大的資料賦權優勢跨足各項金融服務,開始搶奪本屬於金融業者的金融記憶權,因此在未來金融科技很可能取代傳統的金融服務業者,來滿足我們生活中的金融需求。
就以本篇文章一開始Apple在台灣賣AppleCare+保險服務做舉例,我們在深入研究一下保單的內容會發現,Apple只是借用了AIG美國國際產物保險業者的殼,殼裡面的內容全部都是由Apple負責,包含薪水、獎金等都將由Apple統一管理與發放,幾乎等同於Apple親自跳下來提供保險服務,保險公司的作用只是為了讓Apple能符合主管機關的監管制度而存在。
因此許多金融業者意識到了這點,開始強化自身金融服務在新興科技上的投資與建設,此外也採用創投的方式,投資市場上許多正在萌芽中的金融科技業者,最好的案例就是純網銀,幾乎台灣的各大金控都有參與其中,透過雙管齊下的方式,以防被這些金融科技業者所反噬。
難道金融業者在這場金融記憶權的競賽中完全沒有優勢嗎?,其實不然,金融業本身就擅長於風險管理,因此若能持續強化金融監理科技的應用,於未來以顧問輔導或銷售監理服務等形式,提供科技公司金融監理上的建議與服務,成為科技公司的守門人,將能為金融業創造新的附加價值。
4會員
9內容數
FinTech | Open Banking | Business Insight | MarTech | Salesforce | RPA | Data Analysis | 產品觀察 | 產品開發 | 產品分析 | 敏捷心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ex Ch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IsurTech從字面上理解,可以被拆分成「Insurance」與「Technology」兩個單詞,而InsurTech顧名思義就是保險服務如何與新興科技結合,讓保險公司可以開發出更具多樣化的商品,但保險因InsurTech變得越來越精準時,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
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中國央行),決定將在蘇州、深圳、成都等地點,展開DCEP的試行消息,引發各國對於央行數位貨幣的討論與關注度,在此之前如日本、韓國、英國等都正著手研擬發行央行數位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的可行性
近年來銀行因數位化的衝擊,紛紛採用微服務(Microservice)或Open API的方式進行數位轉型,但底什麼是微服務?到底什麼是Open API?有鑑於此,我們將用生活中飲料店的情境,來比喻Open API與微服務(Microservice)的概念,希望能幫助大家有效理解這兩者運作的概念
開放銀行(Open Banking)是指在取得消費者同意後,透過應用程式介面(API)與其他銀行或是第三方服務供應商(TSP)的合作,藉由取得消費者資料,提供更加個人化、多元的金融服務。今天我們將用更生活化的案例:「去餐廳吃飯」的場景,說明到底什麼是開放銀行(Open Banking)。
資料科學(Data Science)應該是繼AI之前,大家最關注的議題,如何運用數據分析瞄準目標客群,制定不同的行銷策略,已經是每個產業必備技能。 然而在建立市場行銷模型時,我們大多先以「射飛鏢」的方式,從無數個變數中,挑初一、二個做為初步劃分市場的區隔,經由修正與調整建立市場行銷模型,評估行銷成效
2017年11月金管會正在準備開放申請「虛擬銀行」的事宜,許多業者對於此舉也抱持樂見其成的態度,吸引業者想要申請「虛擬銀行」的特點在於,他不需要增設分行據點,就能執行銀行的金融業務,其申請門檻100億元也較成立傳統型銀行來的低許多,對於缺乏金融交易體系的業者確實是一項利多消息,
IsurTech從字面上理解,可以被拆分成「Insurance」與「Technology」兩個單詞,而InsurTech顧名思義就是保險服務如何與新興科技結合,讓保險公司可以開發出更具多樣化的商品,但保險因InsurTech變得越來越精準時,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
2019年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中國央行),決定將在蘇州、深圳、成都等地點,展開DCEP的試行消息,引發各國對於央行數位貨幣的討論與關注度,在此之前如日本、韓國、英國等都正著手研擬發行央行數位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的可行性
近年來銀行因數位化的衝擊,紛紛採用微服務(Microservice)或Open API的方式進行數位轉型,但底什麼是微服務?到底什麼是Open API?有鑑於此,我們將用生活中飲料店的情境,來比喻Open API與微服務(Microservice)的概念,希望能幫助大家有效理解這兩者運作的概念
開放銀行(Open Banking)是指在取得消費者同意後,透過應用程式介面(API)與其他銀行或是第三方服務供應商(TSP)的合作,藉由取得消費者資料,提供更加個人化、多元的金融服務。今天我們將用更生活化的案例:「去餐廳吃飯」的場景,說明到底什麼是開放銀行(Open Banking)。
資料科學(Data Science)應該是繼AI之前,大家最關注的議題,如何運用數據分析瞄準目標客群,制定不同的行銷策略,已經是每個產業必備技能。 然而在建立市場行銷模型時,我們大多先以「射飛鏢」的方式,從無數個變數中,挑初一、二個做為初步劃分市場的區隔,經由修正與調整建立市場行銷模型,評估行銷成效
2017年11月金管會正在準備開放申請「虛擬銀行」的事宜,許多業者對於此舉也抱持樂見其成的態度,吸引業者想要申請「虛擬銀行」的特點在於,他不需要增設分行據點,就能執行銀行的金融業務,其申請門檻100億元也較成立傳統型銀行來的低許多,對於缺乏金融交易體系的業者確實是一項利多消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一個觀點包含了三個要素:事實、解釋、解決方法。
Thumbnail
人間自有真情在,風風雨雨又一年 諸位訂閱蛙友,如果無法容忍長期惡性騷擾,請聯合起來讓公司知道立場,請停止騷擾 跟公司說大家很清楚不會搞混,cMoney栽贓那位跟Vocus鬧場這位就是同一人,你們可以證明。 最重要他經常在上班時間幹這些事,諸位都經歷過,不需要有任何加油添醋,他犯了職場最大忌諱。
1、永遠不要和中共講道理,中共是個唯武力論的政權,你和他講道理,他和你講鐵拳。 2、每個反對中共的人都有義務更好地保護自己,無論香港人還是中國人,都應該讓自己活得更快樂、更有價值,而不是被槍殺或蹲15年的牢。 3、35年了,他沒有變得羸弱,反倒是變得更邪惡,更有力量。所以,就不能相信玄學和謠言,
Thumbnail
The financial technology (fintech) sector has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digital innovation, revolutionizing how money is managed, invested, and spent.
Thumbnail
關於對錯的部分,之前有寫過一篇,這次或許可以從同一個脈絡繼續發展,簡單來說當問題確定了,要用何種觀點就有判斷對錯的標準。 上一篇討論的觀點,那是從何種角度出發看事情,這確實無關對錯,但是要從何處切入問題,這就可以區分好壞了。 對錯爭議 跳得太快了,簡單說,當有問題時,觀點是否切題這就能區分對錯
Thumbnail
我所參加的這門課程是由清華大學主辦的"產業新尖兵:金融科技FinTech人才養成班 (第二期)"。 寫這篇心得與回顧,大致花了幾週的時間零零散散的拼湊起來,一方面是希望自己能撈回一點記憶,這段經歷個人覺得很珍貴。
Thumbnail
Fintech是疫情後價值重估最嚴重的板塊,在大幅下殺之後,現在到底是價值浮現還是價值陷阱?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一個觀點包含了三個要素:事實、解釋、解決方法。
Thumbnail
人間自有真情在,風風雨雨又一年 諸位訂閱蛙友,如果無法容忍長期惡性騷擾,請聯合起來讓公司知道立場,請停止騷擾 跟公司說大家很清楚不會搞混,cMoney栽贓那位跟Vocus鬧場這位就是同一人,你們可以證明。 最重要他經常在上班時間幹這些事,諸位都經歷過,不需要有任何加油添醋,他犯了職場最大忌諱。
1、永遠不要和中共講道理,中共是個唯武力論的政權,你和他講道理,他和你講鐵拳。 2、每個反對中共的人都有義務更好地保護自己,無論香港人還是中國人,都應該讓自己活得更快樂、更有價值,而不是被槍殺或蹲15年的牢。 3、35年了,他沒有變得羸弱,反倒是變得更邪惡,更有力量。所以,就不能相信玄學和謠言,
Thumbnail
The financial technology (fintech) sector has been at the forefront of digital innovation, revolutionizing how money is managed, invested, and spent.
Thumbnail
關於對錯的部分,之前有寫過一篇,這次或許可以從同一個脈絡繼續發展,簡單來說當問題確定了,要用何種觀點就有判斷對錯的標準。 上一篇討論的觀點,那是從何種角度出發看事情,這確實無關對錯,但是要從何處切入問題,這就可以區分好壞了。 對錯爭議 跳得太快了,簡單說,當有問題時,觀點是否切題這就能區分對錯
Thumbnail
我所參加的這門課程是由清華大學主辦的"產業新尖兵:金融科技FinTech人才養成班 (第二期)"。 寫這篇心得與回顧,大致花了幾週的時間零零散散的拼湊起來,一方面是希望自己能撈回一點記憶,這段經歷個人覺得很珍貴。
Thumbnail
Fintech是疫情後價值重估最嚴重的板塊,在大幅下殺之後,現在到底是價值浮現還是價值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