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是思維框架下的產物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很多時候,我們在和朋友聊天或是開會的時候,腦海總是會突然繃出一個想法,於是我們迫不及待的把它說出來,但很多時候卻不一定會被接受,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欸,明天要不要去山上看雲海。」
『不要啦,山上很遠欸,你瘋了喔?』
「可是...」

這是因為我們提出的觀點(想去看雲海)裡沒有任何框架,就像是天上隨機漂浮的一片雲朵,對方很難去理解你背後的動機,當然也就很難被你說服。

如何在想法裡加入框架?

一個觀點包含了三個要素:

  1. 事實
  2. 解釋(理論)
  3. 解決方法(想法)

接下來我們試著把上面的例子加入這三個要素後,再重新敘述一次:

「你最近心情不太好(事實),聽說接觸大自然可以降低焦慮(解釋),不然我們明天上山去看雲海(想法)吧?」
『山上很遠欸,但看雲海聽起來還不錯。』

透過這個方式,我們可以將別人帶進我們的思考邏輯,並提高說服的機率,因為人們對於未知的事情,最常見的反應就是防衛。

系統化的產出你的觀點

生活中或是工作中,我們很常需要去表達我們的觀點,但如何讓我們產出的觀點更容易被理解呢?

麥肯錫公司認為建構思維框架,是思考與分析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那怎麼樣才算是一個思維框架呢?

  • 中心思想:目標是什麼?分析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
  • 邏輯架構:你如何分析你的問題?因果性推論、發散式心智圖、批判式創新
  • 必要知識:解決問題過程中需要理解的知識背景。

舉例來說,假如我是一間墾丁民宿的業者,因為最近遊客數減少,我希望提高民宿收入,應該如何透過思維框架來產出觀點呢?

  • 觀點:民宿可以專心經營國外旅客族群
  • 中心思想:為了提高民宿收入
  • 邏輯架構
    - 是否忽略潛在的市場
    - 提出針對國外旅客的套裝行程,並在食住行樂等方面降低國外旅客面對的不便
  • 必要知識:旅宿經營知識、當地文化特色、定價策略

這不一定是一個好的觀點,因為一個好觀點的產生需要具有相對應的知識,而我並不是經營民宿的專家或是在地的嚮導。

一個完整的問題當中,需要分析的因素越多,需要掌握的知識也就越多,因此如果沒有必備的知識儲量,思維框架也不能做到無懈可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來自太陽系的菲爾的沙龍
24會員
62內容數
剛出社會時,我對於職涯或是我究竟擅長什麼並沒有太多規劃,很多時候都是先往一個方向走,接著便撞上牆壁。直到撞到頭有點暈時才算勉強找到我的北極星,開始知道了哪裡是我的北方。在這個專題裡,我並不能站在遠處告訴你應該怎麼走,但我想讓你知道這段路有我們一起走。幾分鐘的文章裡,藏的是我這幾年的碰撞。
2025/03/02
在業務這條路走了一陣子後,你會知道比起在過程中一直一直灌輸客戶自己的想法,倒不如透過問題去引導他一步步的思考,只要你能主導他思考的過程,很大程度上你也能影響他的行動。
Thumbnail
2025/03/02
在業務這條路走了一陣子後,你會知道比起在過程中一直一直灌輸客戶自己的想法,倒不如透過問題去引導他一步步的思考,只要你能主導他思考的過程,很大程度上你也能影響他的行動。
Thumbnail
2024/10/12
自我覺察的好處是,你不會很輕易的因為別人的聲音而改變自己。
Thumbnail
2024/10/12
自我覺察的好處是,你不會很輕易的因為別人的聲音而改變自己。
Thumbnail
2024/08/21
工作上癮最可怕的地方在於,這件事是被社會所允許的。
Thumbnail
2024/08/21
工作上癮最可怕的地方在於,這件事是被社會所允許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我們喜歡依賴經驗,因為不費力,能暫時解決問題就好。但後遺症也很明顯,重複犯錯,直到我們麻痺、無感。
Thumbnail
我們喜歡依賴經驗,因為不費力,能暫時解決問題就好。但後遺症也很明顯,重複犯錯,直到我們麻痺、無感。
Thumbnail
我一開始沒想過 有那麼多事情違反常理 我會發現是因為 我每次無聊在思考事情邏輯的時候 我發現...我好像 跟其他人想法 不是略有不同 是...不同 所以 我想來一項一項列出來 記錄下來 到底有多少邏輯 跟一般"常理"不同 我自己也很好奇 1. 想提升工作技能 未必代表"只"提升工作能力 我覺得這是一
Thumbnail
我一開始沒想過 有那麼多事情違反常理 我會發現是因為 我每次無聊在思考事情邏輯的時候 我發現...我好像 跟其他人想法 不是略有不同 是...不同 所以 我想來一項一項列出來 記錄下來 到底有多少邏輯 跟一般"常理"不同 我自己也很好奇 1. 想提升工作技能 未必代表"只"提升工作能力 我覺得這是一
Thumbnail
從一枚拼圖找尋關聯之間的線索,一片一片拼湊出人事物的本質和真相…
Thumbnail
從一枚拼圖找尋關聯之間的線索,一片一片拼湊出人事物的本質和真相…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四章「論證能做什麼?」,從第一章到第三章是團體間因為種種原因陷入僵局,無法聽進任何有悖於自身觀點的話語,讓論證無法進行。我們為何需要論證?論證能帶給我們什麼呢?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四章「論證能做什麼?」,從第一章到第三章是團體間因為種種原因陷入僵局,無法聽進任何有悖於自身觀點的話語,讓論證無法進行。我們為何需要論證?論證能帶給我們什麼呢?
Thumbnail
推薦一本時報出版的底層邏輯,內容豐富,需要花些時間閱讀。以下為自己覺得重要的觀點分享。 |方法=底層邏輯+環境變因 |討論一件事情時,先分辨是事實、觀點、立場還是信仰? |書中闡述關於人脈的觀點-那些能幫到你的人不是人脈,只有那些自己能幫的人才是人脈 方法=底層邏輯+環境變因 例如:
Thumbnail
推薦一本時報出版的底層邏輯,內容豐富,需要花些時間閱讀。以下為自己覺得重要的觀點分享。 |方法=底層邏輯+環境變因 |討論一件事情時,先分辨是事實、觀點、立場還是信仰? |書中闡述關於人脈的觀點-那些能幫到你的人不是人脈,只有那些自己能幫的人才是人脈 方法=底層邏輯+環境變因 例如:
Thumbnail
我們在討論一件事情的對錯時,可以先想想,這件事情有對錯嗎?還是價值判斷上的不同而已?像是愛情、自我認同、價值觀等等,這些沒有客觀統一的標準,是沒辦法去爭個對錯的。 都是主觀的,如果大家都基於事實的理解而判斷,那在你們的世界,你們說的都對,剩下的就是價值上能不能認同而已。
Thumbnail
我們在討論一件事情的對錯時,可以先想想,這件事情有對錯嗎?還是價值判斷上的不同而已?像是愛情、自我認同、價值觀等等,這些沒有客觀統一的標準,是沒辦法去爭個對錯的。 都是主觀的,如果大家都基於事實的理解而判斷,那在你們的世界,你們說的都對,剩下的就是價值上能不能認同而已。
Thumbnail
遇過不少不認識的朋友會寫訊息或問我, 希望我這可以幫他做出人生重大選擇。 為什麼會想要尋找他人幫忙做決定呢? 其實是因為他太害怕看不到結果的未知, 怕做錯決定, 你會不會這樣呢? 的確有些決定選擇做錯的話, 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造成巨大成本去收復,甚至有難以收復的影響。 但到底要怎麼樣加強自己做決策
Thumbnail
遇過不少不認識的朋友會寫訊息或問我, 希望我這可以幫他做出人生重大選擇。 為什麼會想要尋找他人幫忙做決定呢? 其實是因為他太害怕看不到結果的未知, 怕做錯決定, 你會不會這樣呢? 的確有些決定選擇做錯的話, 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造成巨大成本去收復,甚至有難以收復的影響。 但到底要怎麼樣加強自己做決策
Thumbnail
  “Open mind”是我很喜歡的句子,這句話提醒我要暢開心胸,接受不同的答案。 這句話影響著我對很多觀點保持著彈性,答案不只一個,永遠都有我預期不到的答案。  
Thumbnail
  “Open mind”是我很喜歡的句子,這句話提醒我要暢開心胸,接受不同的答案。 這句話影響著我對很多觀點保持著彈性,答案不只一個,永遠都有我預期不到的答案。  
Thumbnail
我一路做過好幾種工作,除了中俄翻譯要如實傳遞雙方訊息,其他像是文學研究、媒體行銷或數位廣告,這些工作都很看重「觀點」。
Thumbnail
我一路做過好幾種工作,除了中俄翻譯要如實傳遞雙方訊息,其他像是文學研究、媒體行銷或數位廣告,這些工作都很看重「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