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並不有趣,重要的是看待事實的觀點。」
——亨利·卡蒂爾-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亨利·卡蒂爾-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是20世紀法國著名的攝影家,年少時曾立志成為畫家,因為在繪畫領域的學習,讓他培養出重視影像構圖和畫面均衡的品味。1930年代,布列松開始投身攝影創作,並旅居各地,同時在報章雜誌上發表作品。1947年,他和好友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和大衛.西蒙(David Seymour)共同創辦了專事報導攝影的馬格蘭攝影通訊社(Magnum Photos)。他所提出的"決定性瞬間"攝影理論,對後世的攝影人有極大的影響,被譽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
1948年底,因為收到馬格蘭通訊社的電報,他前往被共軍包圍的北平,進行《生活》雜誌委託的〈北平最後的日子〉攝影報導。此次北美館所展出的《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 1958》攝影展,就是布列松當時在中國為《生活》雜誌拍攝的作品。
近距離拍攝中國政權更迭
1948-1949年布列松第一次到中國,正當國共內戰,國民黨節節敗退,社會遭逢鉅變,中國面臨政權交替關頭。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布列松以他極富詩意的鏡頭,拍攝時局動盪之下,升斗小民的生活。不禁讓人發現,即便戰亂即將來臨,北平的民眾仍舊養鳥、打拳,過著自己的小日子,似乎沒有大難將至的不安。
同時間的上海則是另一種景況,金圓券的貶值使得民眾人心惶惶,拼命擠兌,造成著名的「金圓券風暴」。布列松拍下人們在銀行前推擠的焦慮、混亂、不安,以及對未來的茫然跟徬徨。
在短暫離開上海後,布列松來到杭州和南京。在南京,布列松捕捉到國民黨撤退,解放軍正式佔領南京的過程,還有百姓為了迎接解放軍進城所製作的歡迎匾額和標語,在在都顯示了戰亂時民心的變化。
再次回到上海,當地已被解放軍全盤掌控。此時,由學生所號召的反通膨遊行,人人手持標語、毛澤東的畫像和共產黨的紅色五角星,抗議資本主義,民眾似乎已全然接受共產主義。
以下這兩張肖像畫鋪子的前後對比,可以明顯看出國民黨和共產黨執政的變化:1948年底鋪子裡掛起的畫像中,蔣介石的畫像被放在明顯的位置;在下一張1949年的照片中,則換成了毛澤東的畫像。政權的更迭,無言地濃縮在這兩張照片中。
1958年,布列松再度踏上中國的土地。此時的中國已進入大躍進時期,布列松被安排參觀的路線,舉目所見都是最壯觀的建設成就。此時在上海的演說中也出現了解放台灣的標語。
布列松的「決定性瞬間」
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攝影家之一,布列松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屬他所提出的「決定性瞬間」攝影理論。他追求自然和真實,主張攝影構圖是在稍縱即逝的時刻中,憑直覺捕捉動態的人事物,以達到畫面中視覺元素平衡,而這樣的過程不容修改或者事後裁切。這個攝影史上最著名的攝影美學觀念,不僅改變了攝影,也改變了觀看照片的方式。
徠卡35mm相機和50mm f2鏡頭是他的終身伴侶。雖然布列松的照片不依賴專門的設備和技術,但由於徠卡35mm相機體積小,方便隨身攜帶和抓拍,便成為他走遍世界拍攝攝影作品時,最鍾愛的器材。
還原大時代的動盪和小人物的生活
此次舉辦的《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 1958》攝影展,不僅用珍貴的攝影照片,還原了動盪的時代,也捕捉到在外在環境激烈變動之下,平凡民眾的生活樣貌。被視為報導攝影和街頭攝影開創者的布列松,在那個動盪的中國,留下了屬於他的決定性瞬間。
《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 1958》攝影展
日期:即日起至11月1日
時間:9:30- 15:30(週六至20:30)
地點: 臺北市立美術館三樓3A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