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香港曾有的動盪時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六七暴動時,警察與民眾對峙

六七暴動時,警察與民眾對峙

有網友曾經問,他看《葉問》系列一部電影的印象,覺得英屬香港好黑暗,是不是真的?如果是電影裡的,他說的並不是整個英屬香港歷史,而是上世紀國共內戰之後的香港。英屬香港有150年以上的歷史,而國共內戰之後,只有47年,在整個英屬香港的三分一也沒有。

而他所說的時代,其實是香港歷史一個只有二十多年的時代,只有六分之一,那是國共內戰去到廉政公署成立之前的時代。那個時代的香港,與其說是「黑暗」,不如說是「超載」。

  • 1945年的香港:50萬人口
  • 1950年的香港:220萬人口

任何地方的人口在五年內變成了400%以上,都一定陷入極度動盪的狀態,因為體制和基礎建設容不下那麼多人,亦沒有那麼多生存資源。食水、糧食、房屋、醫療、治安,政府規模,都完全容不下那麼多人。再加上戰後還有嬰兒潮,你可以想像那時代的香港有多糟糕。

「難民營」和暴動內戰

而使其惡化的,就是這些人口,來自五湖四海,語言文化有大量差異。再加上他們是戰爭難民,當中有大量的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支持者,把中國的戰爭帶來香港繼續,互相攻擊。而更要命的是,香港在中國旁,那就是臨戰狀態,在五十年代韓戰時期,英軍的裝甲部隊和空軍都駐在香港,後來洩漏他們也有預備動用核武的計劃。

你把那時的香港,想像成現在的戰後阿富汗就相去不遠。

本來香港已經在二戰中被打爛過一次,然後又承受那麼多人口。食水不足夠,在炎熱的天氣連水也要配給。房屋不足夠,所以到處都是露宿者和臨時棚屋,經常火災。沒有足夠的學校,到處都是街童,而就學的則是在建築物的天臺或戶外。多個政治文化勢力互相攻擊,導致暴動。根本提供不了那麼多工作,所以大量的人從事犯罪活動。警察公務員都覺得這裡隨時滅亡,都是有機會就貪,盡早移民離開。最重要的是,難民們認為,中國的局勢安定就可以回去。

也許蔣介石真的會反攻大陸?反正他們不當這裡是家,都隨便掠奪破壞,貪污只是其中一種方式,大家的共識只有一個:此地不宜久留。香港是一個瀕臨崩潰狀態的城市,我上一代的長輩,幼年時每天都恐懼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大家不斷賺錢節衣縮食,買一丁點的黃金掛在身上,因為大家都希望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放棄香港的一切,走難去下一個地方。

在臺灣白色恐怖的時代,香港發生了好幾次暴動,而六十年代中期的「六七暴動」,與其說是暴動不如說是內戰,到處都是爆炸物,連兒童都炸死,毛澤東的旗被人掛在高樓處,警察與共產黨支持者在街上互相攻擊,英軍出動直升機攻擊他們的據點,中國民兵與香港警察在邊界交火,縱火燒死電臺主播,這畫面聽起來很黑暗吧?

但同時中國的難民不斷湧入,他們游泳過來,天天都有人類屍體漂在香港海面,大家寧可冒死,都要來這個黑暗的香港,只因為一件事,香港再黑暗,這裡尚且有自由,有飯吃。黎智英有寫過,他剛來香港的時候,雖然是身無長物,但還是能吃到叉燒飯和巧克力──他之前吃不到。而當年一片動盪的香港,每天都把餅乾食物日用品,從火車運過去給中國的親人。

你要跟現代的香港臺灣比較,那時的香港是黑暗的,但你要跟那時代的中國比較,香港即使那麼一團糟,也是大家非要來不可的天堂。可想而知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香港那時的黑暗,是因為香港根本就只是一個巨大的難民營。

因應動盪,改善基礎建設

但屬於西方陣營怎樣還是有一個好處:洋人再怎樣令人難受,他總是有能力,及願意運來糧食接濟你。二戰後香港(與臺灣、日本)再惡劣的情況,也去不到餓死人,光這點對於那時候的人來說已是天大的幸福。而當年的香港,大家求的只是生存,因為過了河的另一邊,是死亡。

在這二十多年的情況下,香港政府能做的,就是努力不斷防止這個城市崩塌,每天都是在跟各種令香港滅亡的問題賽跑。

因為水不夠,所以不斷建設儲水庫,以及海水化淡廠。糧食不夠,所以向世界各地特別是東南亞輸入大量糧食,透過慈善團體派發。房屋不夠,便建立大量簡單的臨時房屋、安置區、公共大樓,再慢慢改善,從公用廁所去到能夠每戶一個廁所。學校不夠,便引入宗教、商會、工會等辦學團體,給他們土地隨他們辦學(編按:包括香港親共團體和親國民黨團體當時也興辦學校)。

然後就是失業問題,要怎樣解決?就是公共建設,特別是地鐵,我的外祖父告訴我,那時候到處都是失業人口,一片愁雲慘霧,當開始地鐵工程時,大家都有飯吃了。我外祖父也在裡面找到工作,當炸藥專家,而他其實是不懂炸藥的,胡裡胡塗就養活了一家人。同時,跟西方談好出口市場,引入外資,用輕工業例如玩具等把失業人口養起來。

並且不斷把國民黨丟到臺灣,共產黨擲回大陸,丟不走的,就把他們隔開,把國民黨丟進老遠的將軍澳(就是後來聞名的調景嶺),就是為免他們再在市區互相動手。

所以即使跟現在相比,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當年的香港人,還是覺得香港是好地方。如果你非要跟加拿大、美國、瑞典比較,那沒得比,但要跟廣州、上海比較呢?好得不得了。你看六十年代當時的香港報章,或者留下的文字資料,例如馬文輝,他們再怎樣批評香港政府和現況也好,都承認和珍惜香港的制度與自由。

港督麥里浩帶來的「香港共和國」

六七暴動也就是香港的內戰,是香港走向下一個時代的分水嶺,那並不單純是香港自己的轉變,也是國際形勢轉變導致的:

  1. 珍寶島事件,中蘇分裂,中美交好(乒乓外交)
  2. 中共收斂了自己在香港的行為
  3. 暴動導致了資產轉移,大量舊富整個家族逃離香港,階級流動變輕易
  4. 舊富離開,導致新晉本港資本家的崛起,表表者是李嘉誠

香港的港督,一貫是由大英帝國「殖民地部」出身的官僚,也就是當成殖民地管,但是去到六七暴動之後,英國派出第一個不是殖民地部出身的港督,也就是外交部出身的麥里浩去管,比起公共行政,他更懂外交與政治。因為英國察覺到一個基礎問題:香港的人口和複雜程度,已不能再單純用傳統「殖民地」的心態去管理。

第二十五任港督麥理浩男爵

第二十五任港督麥理浩男爵

嚴格來說,是因為大英帝國已經掛得差不多了,所以根本就不再需要「殖民地部」,除了香港之外那時的大英帝國已沒幾個像樣的殖民地,別說印度埃及,連新加坡馬來西亞都獨立了。

麥里浩的上任,可以寫一篇很長的文章,但側寫的話,有一個說法很能表達麥里浩為何改變了香港。就是英國那邊批評,麥里浩治下的香港,是不聽英國話的「香港共和國」。

麥里浩的政策,就是不把香港當大英帝國一部分,而是把香港當獨立自治領去治理,去到強調廣東話文化以及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提倡香港人愛香港的理念。

麥里浩對香港人而言,就大概相當於臺灣的蔣經國。麥里浩只是個被委任的港督,就像蔣經國也不是民選出來的。但也很難否認,他們結束了最黑暗的時代,而民主化都是在他們任後產生的。

當香港人把香港視為最重要的家園,而不再是臨時避難所,香港才走出黑暗時代,而冷戰也走向後期,文革也走向結束,才導致七十年代去到二千年,那二十多年間的香港,那個大家所知,繁榮安康自由的香港。

進入中屬香港,和下一個時代

就像你念中國史的朝代一樣,香港歷史,也是有不同的朝代或時期。

●英屬香港之前是葡屬香港與清屬香港

●英屬香港

  • 軍事基地時代:1840年代鴉片戰爭後建立了香港
  • 殖民地時代:1870年代太平天國結束使香港移入大量漢人居民
  • 英國屬土時代:1900年代新界的加入使香港領土完成,香港走向一段和平安穩的時代,香港的集體運輸例如電車,鐵路,巴士多是這時期建立的
  • 動盪時代:19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使英國統治削弱。之後國共內戰讓香港走入大規模成長與動盪不安,終至內戰狀態
  • 復興時代:1970年代六七暴動,導致麥里浩上任,使香港進入繁榮時代

●由英屬香港過渡至中屬香港

  • 後六四時代、一國兩制時代:1990年代因六四事件,使香港感到只有民主才能保護自己,開始大規模追求民主。2000年代香港的民主被取消,但期望慢慢再民主化,感覺民主似有若無,而基本法和人大原本承諾,在2017年,香港可普選領導人

這篇文集中討論的,其實就只是1950-1970那一小段而已。你可以看到,香港的歷史,好像算命一樣,似乎20-30年是一個時代週期,而我們大概在1990年開始的後六四時代的末期,六四帶來對民主的希望,去到今天已經破碎。六四後的中國,異常的強大,基本法被證明毫無信用可言。

去到2016年魚蛋革命之後,未來是甚麼時代?我沒法說出來,現況是,中國破除了普選的承諾,民主的希望幻滅,經濟因為寡頭而走向停滯甚至倒退,不斷有抗爭者因為參加了雨傘革命或魚蛋革命而被控告和坐監,議會則再也沒有平等的參選權。屋邨出現有重金屬的水,大學的體育館倒塌,地鐵站出現豆腐渣工程,醫院變成戰地醫院,以上皆無人負責。

反正誰都看得出,去到2020年,香港立法會、臺灣、美國的大選都會結束,香港就會走向下一個時代了。美國總統是誰,臺灣總統是誰,香港特首是誰,大概會決定了香港的未來,但怎看下一個時代都很像另一個動盪甚至黑暗時代就是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立的沙龍
4.8K會員
209內容數
我並不介意觸及一些可能你們覺得很敏感的問題,例如臺灣為何不是獨立國家呢?如何穩固中港臺的人的基本人權?要如何面對中國那不可定的未來,會帶來經濟、政治和主權上的種種疑問?</p>
鄭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20
首先,以下是關於政治的判斷,先放下你對於防疫的看法。即是說,你還是可以站在防疫的立場上,接受去打疫苗,甚至向其他人去推廣打疫苗。沒關係,但我現在談的不是一個醫學或健康問題,我以非人性或個人利益,純戰略的角度去看事情。
Thumbnail
2021/06/20
首先,以下是關於政治的判斷,先放下你對於防疫的看法。即是說,你還是可以站在防疫的立場上,接受去打疫苗,甚至向其他人去推廣打疫苗。沒關係,但我現在談的不是一個醫學或健康問題,我以非人性或個人利益,純戰略的角度去看事情。
Thumbnail
2020/11/23
以公民抗命的角度看,被國安法控告,是一個無可置疑的巨大光環,如果你想當甘地、曼德拉、翁山蘇姬這類型的政客,你需要的不是絕食而是國安法。他們的賣點,本來就是勇敢面對不義的法律,正面跟政權的理念衝突,這是和理非或非暴力抗爭的核心精神:以自身的受害,去把政權與法律的不義與矛盾浮成一個巨大爭議......
Thumbnail
2020/11/23
以公民抗命的角度看,被國安法控告,是一個無可置疑的巨大光環,如果你想當甘地、曼德拉、翁山蘇姬這類型的政客,你需要的不是絕食而是國安法。他們的賣點,本來就是勇敢面對不義的法律,正面跟政權的理念衝突,這是和理非或非暴力抗爭的核心精神:以自身的受害,去把政權與法律的不義與矛盾浮成一個巨大爭議......
Thumbnail
2020/11/05
我的人生思想最亂的時代,是我當老師的時期,這是最適合我,或最不適合我的職業。因為他同時具有了我最想做,和最不想做的事情,前者是改變世界,後者是維護建制,即是校規。這先天就是自相矛盾的,當時我的想法也是矛盾的。 當老師,最講的叫「課室秩序管理」,換句話說,老師的工作就是在課室裡維穩。穩定壓倒一切...
Thumbnail
2020/11/05
我的人生思想最亂的時代,是我當老師的時期,這是最適合我,或最不適合我的職業。因為他同時具有了我最想做,和最不想做的事情,前者是改變世界,後者是維護建制,即是校規。這先天就是自相矛盾的,當時我的想法也是矛盾的。 當老師,最講的叫「課室秩序管理」,換句話說,老師的工作就是在課室裡維穩。穩定壓倒一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這個時間段,還是要寫一下那些年的歷史
Thumbnail
在這個時間段,還是要寫一下那些年的歷史
Thumbnail
理性上我們不能忘了過去,那個過去是甚麼?六四事件,六四事件也是一個非常感動人心的事件,當年亦投射影響全世界。不過,這些創造了時代,「輸出革命」的人,有了最差的下場。最差的下場不是死去,也不是被捕,而是在大時代之下,一朝得志後卻成為了不重要,被鄙視的小角色,甚至是閉塞的未來妨礙者。
Thumbnail
理性上我們不能忘了過去,那個過去是甚麼?六四事件,六四事件也是一個非常感動人心的事件,當年亦投射影響全世界。不過,這些創造了時代,「輸出革命」的人,有了最差的下場。最差的下場不是死去,也不是被捕,而是在大時代之下,一朝得志後卻成為了不重要,被鄙視的小角色,甚至是閉塞的未來妨礙者。
Thumbnail
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之前的香港人,想必都沒有料到僅二十二年後,這個小島上的人民就要面對如此殘酷的命運。而反抗最激烈、承受最大暴力的,卻是1997年時不是還沒出生、就是尚且少不更事的年輕一代。這是香港命運最讓我感歎的一點。
Thumbnail
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之前的香港人,想必都沒有料到僅二十二年後,這個小島上的人民就要面對如此殘酷的命運。而反抗最激烈、承受最大暴力的,卻是1997年時不是還沒出生、就是尚且少不更事的年輕一代。這是香港命運最讓我感歎的一點。
Thumbnail
港區國安法終於在完全不透明的情況下通過,迄今為止,香港人仍無法具體知道箇中條文,只能從放風人士口中,大約知道:香港將成立國安機構,內裡有中共派來的顧問。執法由中共特派的國安隊伍負責,不純粹依賴香港警察,因其缺乏國安專業訓練。被捕人士不會送往警署,另設類似英治時代「白屋」的扣押中心,扣留時間不定。涉及
Thumbnail
港區國安法終於在完全不透明的情況下通過,迄今為止,香港人仍無法具體知道箇中條文,只能從放風人士口中,大約知道:香港將成立國安機構,內裡有中共派來的顧問。執法由中共特派的國安隊伍負責,不純粹依賴香港警察,因其缺乏國安專業訓練。被捕人士不會送往警署,另設類似英治時代「白屋」的扣押中心,扣留時間不定。涉及
Thumbnail
The secret to happiness is freedom and the secret to freedom is courage. Credit by Joshua Wong 721黑警黑幫聯合暴力事件後,香港正式進入黑社會暴力管制時代,現在的香港民族沒有回頭路了,只有等待中共自行瓦
Thumbnail
The secret to happiness is freedom and the secret to freedom is courage. Credit by Joshua Wong 721黑警黑幫聯合暴力事件後,香港正式進入黑社會暴力管制時代,現在的香港民族沒有回頭路了,只有等待中共自行瓦
Thumbnail
二零一九年,發生在華人世界最大的新聞大概要數香港的“反對《逃犯條例》”(也叫“反送中”)遊行。在這次遊行中,香港的年輕一代為世界展現出了人類最為美好的品德之一——勇敢。然而,有沒有人想過,香港人如今的困境是誰造成的呢?
Thumbnail
二零一九年,發生在華人世界最大的新聞大概要數香港的“反對《逃犯條例》”(也叫“反送中”)遊行。在這次遊行中,香港的年輕一代為世界展現出了人類最為美好的品德之一——勇敢。然而,有沒有人想過,香港人如今的困境是誰造成的呢?
Thumbnail
那時候的香港,是一個瀕臨崩潰狀態的城市。我上一代的長輩,幼年時每天都恐懼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大家不斷賺錢節衣縮食,買一丁點的黃金掛在身上,因為大家都希望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放棄香港的一切,走難去下一個地方。
Thumbnail
那時候的香港,是一個瀕臨崩潰狀態的城市。我上一代的長輩,幼年時每天都恐懼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大家不斷賺錢節衣縮食,買一丁點的黃金掛在身上,因為大家都希望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放棄香港的一切,走難去下一個地方。
Thumbnail
回顧香港歷史,或許有人認為天安門事件是第一次中港關係疏遠的分水嶺,而反廿三條立法、反國教運動乃至雨傘運動是則是不斷加強。然而,真正造成中國與香港之間關係疏遠、塑造香港身分認同的第一場運動,其實是中國、港府乃至左派諱莫如深的「六七暴動」。
Thumbnail
回顧香港歷史,或許有人認為天安門事件是第一次中港關係疏遠的分水嶺,而反廿三條立法、反國教運動乃至雨傘運動是則是不斷加強。然而,真正造成中國與香港之間關係疏遠、塑造香港身分認同的第一場運動,其實是中國、港府乃至左派諱莫如深的「六七暴動」。
Thumbnail
今次的抗爭出來一個口號,「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時代革命,其實我並不知道接下來的是甚麼時代,不過我大概知道過去是甚麼時代。
Thumbnail
今次的抗爭出來一個口號,「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時代革命,其實我並不知道接下來的是甚麼時代,不過我大概知道過去是甚麼時代。
Thumbnail
一個曾經輝煌擁有民主自由和法治的地區,即將走上被國際拋棄、經濟恐慌、共產勢力併吞的結果,這不就是活生生血淋淋的共產主義擴張嗎?這不就是民主制度被獨裁政府消滅的例子嗎?
Thumbnail
一個曾經輝煌擁有民主自由和法治的地區,即將走上被國際拋棄、經濟恐慌、共產勢力併吞的結果,這不就是活生生血淋淋的共產主義擴張嗎?這不就是民主制度被獨裁政府消滅的例子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