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去全聯都忍不住想買東西,今天我去全聯,買了必要品後,走走逛逛,我甚至努力問自己有沒有想要花什麼,竟然也沒什麼想花的。這周二全家去逛夜市,我們也沒有想買什麼。這讓我發現,我自己的消費模式,已經透過課程慢慢改變了。
九月底上完理財課程,很多方面還等待自己消化以及一整年的規劃執行,但我想一步步慢慢來,先從我最會的持續記錄開始。我一開始覺得好像也沒什麼,因為記帳本來就有記,但是很神奇地透過老師給的分類記帳表,知道自己的開銷主要在哪個類別,以及先生的開銷,慢慢知道各自原來會花在什麼地方。接著再從這些消費中,去制定下個月的預算。一開始我也覺得制定預算要做什麼,反正每個月就是這樣花錢?設定目標並無規劃,一直盲目地在省錢,犧牲自己的慾望,讓自己過得不開心,就算有省錢也不知道怎麼分配。也就是沒有設定的後果,會一直對未來產生茫然感,不知道錢要往哪裡來哪裡去,也不知道自己省下的錢有何意義,還製造自己多餘的焦慮。
10月開始,我用APP制定好預算,開始記錄每天的帳,每天的帳都會被歸類到預算中,系統會告訴你現在在預算之中花了多少%,而執行半個月的成果,因這個月有花高鐵車資回娘家,因此事先在其他預算上就有調整減低,而過去在飲食上花用最多的部分,我有特別留意設立好要買的菜單,在購物上也會去改變,每次買東西前真的會去思考是必要還是想要,而目前過了半個月,剛剛打開APP,飲食部分目前只花了快三成,就這樣輕鬆容易的省下錢,我也覺得很不可思議。
一開始執行的時候,「何必限制自己」的小聲音會出現,但是想到自己設定的目標,開始會覺得很有意義。心態上也不會覺得委屈,知道錢這邊省下來可以挪往自己的目標去。我也不會因為要花某個錢就在那邊擔心害怕,因為知道這個在預算內,就算有其他支出超支,也會去看一下是什麼原因,了解之後再去挪移,但整個月的預算仍在控制之中。
也就是說跟過去比較起來,都是花同樣的錢,而以前會擔心受怕花太多,每花一筆就擔心一筆,每次有大筆的就更焦慮煩惱;跟現在透過規劃去控制,真的有自己掌控金錢的踏實感。於此同時,也會特別去留意自己有沒有想要買的東西,以前都會捨不得買,現在會告訴自己可以調整哪邊的預算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透過這樣的調整,可以讓自己花錢花得有意義,有效率的利用金錢達到家庭的必要開銷,也能滿足自己的慾望,更有機會可以朝自己的目標踏進。希望大家都可以變成自己的財務長,有滿滿的資金可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