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魷魚遊戲》後,韓國又有一部引起熱話的作品──《以吾之名》。《以吾之名》於10月在NETFLIX播出,由於女演員韓韶禧在劇中飾演了與她之前作品截然不同的角色,因而引起人們注意。《以吾之名》故事講及女學生尹智友因為父親的黑社會大哥身份而受到同學與學校的不歡迎,為此她向父親發了一頓脾氣並要求父親不要再回家。未料,父親卻因那通電話趕了回家,並在家門口被某人殺害了。因此尹智友加入了父親曾待過的組織,並在組織老大崔武鎮的指示下成為警察的一員,從此暗中調查殺害父親的犯人。
崔武鎮:「她冒著身份敗露的風險行動,那你做了甚麼?泰州,我可以相信你嗎?」
報復,復仇,絕對是《以吾之名》的一大主題,不過由於之前已經有寫過同類型的文章,所以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以吾之名》的其他重點吧!看過這部作品的人或許在觀看時會想起香港電影──《無間道》。兩個名字,兩個身份,這種以臥底、間諜為題的作品受到不少觀眾的歡迎。伴隨著臥底身份而來的,便是一個又一個的謊言。在這個時候,甚麼是真相? 誰又是可信之人呢?「信任」絕對是《以吾之名》的另一主題。大家覺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是如何培養的呢?我們抱著對方不會說謊的想法去相信他人所說的話,我相信他口中所說的「他」是真實的「他」,我們擁有著說來就來的信賴感,毫無防備地相信第一次見面的人所說的話。除了人們天然的信賴感外,身份、地位都增強了自身的可信性。顯然地,在討論醫學問題時,醫生會比網民有更高的可信性。這種信賴感並不是因為我們了解他們,而是出於他們身份背後的專業性。
「信任」和「懷疑」大家都有經歷過,不管是情侶、家人、朋友、同事,都發生過質疑對方,不信任對方的情況。若自己本身就對對方沒有太多信任時,伴隨著一些刺激,懷疑就會相對容易地發生。有趣的是,若我們本身就非常相信對方時,懷疑會如何發生的呢?這也許與庫伯勒羅絲模型相同,亦即是所謂的「悲傷的五個階段」:否定、憤怒、懇求、沮喪和接受。不同人有不同的反應,但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經歷前兩個階段。被騙者的第一反應會是否定聽到的消息,相較真相,他們更想去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這種情況更常出現在情侶關係中,多虧愛情電視劇的催化,不少人陷於情人的語術中不能自拔,有些人甚至會主動為欺騙者的行為合理化。在討論「信任」、「懷疑」時,我們會看到許多書籍或課程都是在教導人們如何建立信任感,但事實卻應是相反的,我們其實更需要對「事實」的懷疑。在《以吾之名》中,崔武鎮曾說過:「我從來不曾背叛過信任我的人,為甚麼我卻不斷遭到背叛?」被背叛的原因出於我們對他人的信任。由於信任,所以我們從來沒有懷疑過對方,只相信對方塑造的假象。所以當他人展現出真實的面貌時,我們會覺得自己被騙了,甚至感到被背叛了。時刻保持警覺,不被假象蒙蔽雙眼是非常重要的。
質疑所謂的真相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當對方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組織時。在《以吾之名》的後部分,製作團隊非常精彩地把「信任」上升至「忠誠」。
江律師:「你是為了測試吳刑警才自首的嗎?」
崔武鎮:「必須確認她的忠誠,畢竟殺了她很可惜。」
江律師:「真令人意外,身份曝光後,她就會成為通緝犯,但她居然能做到這種地步,你是怎樣拉攏她到你這邊的?」
崔武鎮:「我騙了她。」
信任與忠誠看似接近,但意思卻大有不同。忠誠並不只指信任,同時亦指效忠,沒有欺騙,沒有懷疑,亦沒有背叛。因此,忠誠會出現在許多地方,例如公司,甚至國家。在這個時候,懷疑的種子顯得非常重要,因為欠缺這顆種子,便可能成為下一個宋智友。當對手是公司或其他大型組織時,我們要非常小心,因為真相或會被不同方式所掩蓋,可能是網絡上的假訊息,假新聞,或是一些傳聞。我們不能第一眼就相信所接收的訊息是正確的。「FC」,亦稱是Fact Check,近年來在香港經常被提起。這意謂著檢查所謂的真相是否真實的。當我們沒有對資訊加以檢查和篩選時,我們會不自覺地接收錯誤的知識,並漸漸建立起一個個有偏差的價值觀,因而影響接下來的一生。不管是信任還是忠誠,都是建基於雙方的共同付出下才能穩固地發展。在要求對方對自己忠誠時,自身亦不可有所隱瞞或欺騙,不然就會像電視劇中的崔武鎮一樣,最終被反噬。
崔武鎮:「今天尹智友死了,吳惠進,從今以後,你就用這個名字活著。」
名字,打從我們懂事以來就伴隨在我們左右的存在。大家覺得名字重不重要呢?有些人覺得沒甚麼所謂,亦有些人認為是要找風水大師商量的大事。我不知道改好名會不會為接下來的人生帶來任何改變,畢竟我的名字也只是長輩們閒談時定下來的。但我的侄子便不同了,作為家中第一個的男曾孫,長輩們用孩子的時辰八字請大師「賜名」,因為孩子命中欠火,故建議採用帶「火」字的字作為孩子的名字,雖我不知道我侄子是否真的命中缺「火」,但我只知道他被我媽批示為「五行欠打」,因為他的脾氣實在是太過火爆、太過調皮了!這雖是一則趣談,不過許多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字,更有人在成年後為自己改名字。的確,名字不只是一個名稱,更是自我身份認知和認同,亦是我們與外界建立關係的第一步。在電影劇中,宋智友說過:「我連我爸的名字也不知道,兩個名字,兩個身份,可能是因為這樣,他才總是像站在懸崖邊一樣。」我們雖不是臥底,但我們亦有許多名字,例如我便有中文名、英文名、英文暱稱、朋友為我改的暱稱、筆名、遊戲中的網名等等。我們擁有不同的名字,在不同平台上活躍,特別在網絡發達的時代,同一個人可能會在不同或同一平台上以不同的名字做著截然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情。為了解決一些因網絡匿名性而起的爭議,有些組織,甚至政府鼓勵網絡平台的實名制。這個舉動引起部分人的不滿,他們認為這個行為會削弱他們的網絡自由。我們的名字不只是為了命名「我」的存在,亦是便於與他人產生交集。我們會為東西取名字不只是為了讓我們易於辨認,亦是想與人得到共同的認知,所以我們稱無味、透明的液體為「水」,一粒白色,可食用的粒狀物為「白米」,而我們的名字亦是為了讓對方知道「我」是怎樣的存在。然而現今卻有不同的處境,有部分人希望在網絡的世界中以另一個名字與人交友。看似矛盾,但這種想法卻可理解的。他們希望與現實中的「我」分割開來,成為另一個「我」。於是現實世界的陳小明不只是陳小明,亦是遊戲A中的「明小陳」、遊戲B中的「S.MING」、FACEBOOK中的「小明」,身份和人的複雜性由此展露出來。一個個網名成為我們的分身,讓我們毫無顧慮地展示我們真實的一面。有趣的是,有些人在現實中做自己,在網絡上做「SHOW」,不過亦有人是完全相反,有些人只有在網絡世界才能做回真實的自己。
名字的背負了太多,或許是這樣,J·K·羅琳才會用新的筆名出另一系列的新書吧!不知道大家又是怎麼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