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信念】「重大災害及意外的陪伴」原則:回歸人的基本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要真的陪伴,就必需與他同在,從建立關係開始。
電影《神隱少女》千尋的父母變成豬,她被鎖在妖怪世界裡,她蹲在河邊說,「這一定是作夢。快消失、快消失!」,她的身體逐漸變得透明,整個人快要不見了。這時候白龍再度出現,他說:「我跟你是同一邊的。來,吃下這顆丸子,不吃這裡的東西你會消失的,這是我用魔法變的。」他塞丸子給千尋,起初她不願意但在半強迫下吃掉。白龍拿起她的手碰自己,「你看,是不是逐漸碰得到了。」白龍告訴她這是哪裡,她父母雖然變成豬但沒有危險,要救他們就要在留在這個世界,留下來要先有工作,等會該先去找鍋爐爺爺…
《神隱少女》劇照
當重大災害或意外發生時,任何心理治療都不具任何效果,因為專業此刻距離他們太遠。我們的文化不善用言語表達情緒,更何況專業身份與他們非親非故,更沒什麼話可說。文化中唯一能如此突兀接近傷痛的只有「算命師」及「收驚廟公」,講一個過去921震災的窘境:在災區排隊收驚的攤位長長人龍,心理師的攤位則門可羅雀。
我並沒有到過現場的經驗,但曾陪過案主走過喪親之痛,那幾個案例給我一些領悟:「要真的陪伴,就必需與他同在,從建立關係開始。」
多數時候需卸下心理師身份,回歸人的基本,情真地與他做需要做的所有事;少數時候則成為心理師,以智慧的言語及專業,引導他重建日常生活。
前期:包括等待搜救、病房等候、官司調查及環境變動,案主仍未放棄等待、未確認事實前,與他同在一起經歷情緒起伏、處理行政瑣碎,提醒身體需求、一起共餐。如果我只是普通人,要對一個初次見面的人表示關心,其實也只是在現場陪伴,一起等待、祈禱奇蹟,經歷失望但不絕望,陪他吃飯喝水,提醒他睡覺穿衣。
不是要減輕對方的痛苦,而是減輕他的孤單。
中期事實已定、儀式辦完,日常之輪繼續轉動;後期生活穩定,但心理開始補償,情緒及傷痛緩慢浮起,失落悄聲影響生活、改變價值。
之前建立共患難的情誼有了,語言才具療效。
此刻才開始談未來、情緒及重建日常生活,這是心理專業開始的地方。老實說,所有助人歷程皆如此。
我們文化裡從來只說「時間會復原一切,只要等待不去想就會好」,當然不是這樣,重大事故對人們都是第一次遇到,更需要有人給予指導該怎麼做。不是讓他自己瞎子摸象與面對,而是同在。同在不是只有精神面,而是全面的:物質、身體、生活、心理、情緒…
千尋終於有工作,但她仍揣測不安睡不著,白龍約她在橋邊見面,給她三個白飯糰,她說:「我不想吃,沒胃口。」白龍說:「吃吧,那是我特製的,吃了會精神百倍。」千尋咬了一小口,好吃,大口大口吃起來,同時大顆淚水也一直滾下來,吃掉一個後,她大聲哭起來,伏趴膝蓋嚎啕大哭。白龍拍拍她,說:「哭吧。沒關係。」
這段劇情在電影中段,待處境明朗後,白龍做的正是一個心理師要做的,順著此時此刻讓千尋釋放情緒。
目前心理師處境要如此做很難,我們並無此條件從前期陪伴到後期,且主管機關仍希望掛著專業光環的人馬上評估/處理心理創傷,在這些限制下,我寧願以志工角色而不是專業心理師的觀點去思考。
就如校園危機案件裡,教官才是前線,而不是心理師到前線心戰喊話,強制性陪伴對方。悲傷輔導的開始至少是在事件後一個月,前期若不能同在,就等所有儀式落幕、塵埃落定後再介入。
備註:
除了陪伴與心理專業,關於災難前中後期服務的整體信念,從「安身」到「安心」,從「有形」到「無形」,黃龍杰心理師已經頗有研究,他的兩本著作《災難後安心服務》、《搶救心理創傷:從危機現場到心靈重建》有類似且完整的說明。兩書由張老師文化出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78會員
194Content count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防衛機轉」所要保護的東西,是案主害怕的、曾受傷的。雖然進度因此被阻擋,但是否也在提醒心理師,諮商過程仍欠缺案主所需要/相應的安全/信任關係。
當人們來到諮商室,總是說著問題(人際/感情)及症狀(焦慮/失眠),這些行為困境只是表徵,如果在理智上可以討論,那就討論方法策略。 進入諮商則跳脫這些表徵。
心理師得到最大的讚美,不是做了正確的診斷或處置,而是與案主共同經歷的真誠與變化,然後對方也真的有所改變,彼此都覺得高興。 大多數時刻是心理師去影響案主,然而案主常常也改變心理師,提醒總有更多元的可能開展在眼前,心理師該如何調整自己以更接近對方。他們釋放防衛,心理師也得坦誠擁抱。
心理師使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自我揭露」。心理師的故事與感受是一種「工具」,也就有其目的性,案主的故事與感受是討論的焦點,心理師的並不是。
諮商的目標永遠脫離不了──教案主如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即使他的人生慘兮兮。 如果只分析出問題,甚至厲害到分析出案主極力隱藏的問題,然後「請」或「叫」案主回去面對、好好想一想,通常不會有效果,甚至是反效果。別忘記,大部分一般人都喜歡當老師,分析別人的問題,然後要對方自己看著辦。
這裡闡述移情(transference)的心理學概念與諮商關係。 三個重點: 1.移情是類似親子關係的再現。 2.不要害怕移情:案主會混淆生命早期的需求與成人性欲,但心理師可以辨識。 3.移情是治療的關鍵,治療要以此關係為中心進行,形成動力,持續探索。
「防衛機轉」所要保護的東西,是案主害怕的、曾受傷的。雖然進度因此被阻擋,但是否也在提醒心理師,諮商過程仍欠缺案主所需要/相應的安全/信任關係。
當人們來到諮商室,總是說著問題(人際/感情)及症狀(焦慮/失眠),這些行為困境只是表徵,如果在理智上可以討論,那就討論方法策略。 進入諮商則跳脫這些表徵。
心理師得到最大的讚美,不是做了正確的診斷或處置,而是與案主共同經歷的真誠與變化,然後對方也真的有所改變,彼此都覺得高興。 大多數時刻是心理師去影響案主,然而案主常常也改變心理師,提醒總有更多元的可能開展在眼前,心理師該如何調整自己以更接近對方。他們釋放防衛,心理師也得坦誠擁抱。
心理師使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自我揭露」。心理師的故事與感受是一種「工具」,也就有其目的性,案主的故事與感受是討論的焦點,心理師的並不是。
諮商的目標永遠脫離不了──教案主如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即使他的人生慘兮兮。 如果只分析出問題,甚至厲害到分析出案主極力隱藏的問題,然後「請」或「叫」案主回去面對、好好想一想,通常不會有效果,甚至是反效果。別忘記,大部分一般人都喜歡當老師,分析別人的問題,然後要對方自己看著辦。
這裡闡述移情(transference)的心理學概念與諮商關係。 三個重點: 1.移情是類似親子關係的再現。 2.不要害怕移情:案主會混淆生命早期的需求與成人性欲,但心理師可以辨識。 3.移情是治療的關鍵,治療要以此關係為中心進行,形成動力,持續探索。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一位出色的心理諮商師,不會片面追求給來訪者帶來快樂,而是努力讓他們認識到自我完整的價值。
Thumbnail
第一次走進諮商室,帶著傷痕累累的自己。溫暖的空間、流程介紹和對談內容。認識自己、探索觀點和深入對話。第五次對談,嘗試沙遊室進行對話。諮商師專業細心,讓我能聽到內心聲音,開始覺醒和領悟。多面向的自己,值得探索和了解。系列文待續。
Thumbnail
雖然以嚴謹的心態看待這樣的議題,卻不輕易認為這是種「病」,很多時候只是人生路途上或有磕磕絆絆、或有塵土濛濛,於是越走越遲疑,總懷疑是不是在哪裡遺落了什麼,以至於步步都深陷,且再看不見明媚風光。這時候若有個專業力量,引領你回溯、爬梳,並適時提供力量,也未嘗不是件壞事!
Thumbnail
承熙 2023/7/21 投資週報|營造股在住宅及非住宅市場的商機與調整|根基、達欣工、新建、中鼎和潤弘
我在督導或教學的時候,時常會分享幾個概念,包含:「心理師是以自己作為改變的工具」、「諮商是互動的過程」等等。一位心理師的態度與信念會體現在與案主互動的過程裡,許多不經意的話語會影響到兩人在諮商之中隱而未顯的關係、以及諮商能帶來多少改變。
Thumbnail
上週已經簡單說明個別諮商在做什麼,也洋洋灑灑列出個別諮商的效果,本週輪到伴侶諮商出場囉!好奇伴侶諮商在做什麼、可以達成什麼效果的朋友,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去年十二月本獅在方格子發表一篇文章〈諮商有效嗎?-談諮商的效果與功能〉,自己重新閱讀一遍,發現講得有點籠統,可能不夠貼近社會大眾的視角或需求,所以再寫一次,希望把諮商的效果講得更清楚。   這次直接將諮商切分出「個別諮商」與「伴侶諮商」兩個不同模式,本文交代個別諮商的效果,與你分享~
Thumbnail
你們相約了情人節的吃飯餐廳,說好在那天某個時間會到那裡見面。休假時間已排好空出來,也挑好那天吃飯打算交給對方的小禮物,雖然還不確定對方會不會喜不喜歡。你用心的安排節日,默默期望這一天成為你們交往回憶裡的特別日子。
在聽著演講台上教授所分享的個案內容 突然拋出得一個問題,如今我依舊印象深刻 『性慾倒錯的個案是否都必需強制治療呢?』 這個問題讓安靜的空間突然多了許多生氣 「必須強制治療,因為個案行為人行為已出現不符合社會可接受的行為」 台下突然有同學用堅定的口吻回答著教授問題 而教授聽完後,露出了有些諷刺的微笑
Thumbnail
重點摘要: 1.9 月降息 2 碼、進一步暗示年內還有 50 bp 降息 2.SEP 上修失業率預期,但快速的降息速率將有助失業率觸頂 3.未來幾個月經濟數據將繼續轉弱,經濟復甦的時點或是 1Q25 季底附近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一位出色的心理諮商師,不會片面追求給來訪者帶來快樂,而是努力讓他們認識到自我完整的價值。
Thumbnail
第一次走進諮商室,帶著傷痕累累的自己。溫暖的空間、流程介紹和對談內容。認識自己、探索觀點和深入對話。第五次對談,嘗試沙遊室進行對話。諮商師專業細心,讓我能聽到內心聲音,開始覺醒和領悟。多面向的自己,值得探索和了解。系列文待續。
Thumbnail
雖然以嚴謹的心態看待這樣的議題,卻不輕易認為這是種「病」,很多時候只是人生路途上或有磕磕絆絆、或有塵土濛濛,於是越走越遲疑,總懷疑是不是在哪裡遺落了什麼,以至於步步都深陷,且再看不見明媚風光。這時候若有個專業力量,引領你回溯、爬梳,並適時提供力量,也未嘗不是件壞事!
Thumbnail
承熙 2023/7/21 投資週報|營造股在住宅及非住宅市場的商機與調整|根基、達欣工、新建、中鼎和潤弘
我在督導或教學的時候,時常會分享幾個概念,包含:「心理師是以自己作為改變的工具」、「諮商是互動的過程」等等。一位心理師的態度與信念會體現在與案主互動的過程裡,許多不經意的話語會影響到兩人在諮商之中隱而未顯的關係、以及諮商能帶來多少改變。
Thumbnail
上週已經簡單說明個別諮商在做什麼,也洋洋灑灑列出個別諮商的效果,本週輪到伴侶諮商出場囉!好奇伴侶諮商在做什麼、可以達成什麼效果的朋友,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去年十二月本獅在方格子發表一篇文章〈諮商有效嗎?-談諮商的效果與功能〉,自己重新閱讀一遍,發現講得有點籠統,可能不夠貼近社會大眾的視角或需求,所以再寫一次,希望把諮商的效果講得更清楚。   這次直接將諮商切分出「個別諮商」與「伴侶諮商」兩個不同模式,本文交代個別諮商的效果,與你分享~
Thumbnail
你們相約了情人節的吃飯餐廳,說好在那天某個時間會到那裡見面。休假時間已排好空出來,也挑好那天吃飯打算交給對方的小禮物,雖然還不確定對方會不會喜不喜歡。你用心的安排節日,默默期望這一天成為你們交往回憶裡的特別日子。
在聽著演講台上教授所分享的個案內容 突然拋出得一個問題,如今我依舊印象深刻 『性慾倒錯的個案是否都必需強制治療呢?』 這個問題讓安靜的空間突然多了許多生氣 「必須強制治療,因為個案行為人行為已出現不符合社會可接受的行為」 台下突然有同學用堅定的口吻回答著教授問題 而教授聽完後,露出了有些諷刺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