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被歐陽修視為天下文壇領袖繼承人,也被皇帝宋仁宗視為未來的宰相之才賞識著。
蘇東坡的命運卻非常悲慘,他的詩文除了深受宋朝百性歡迎之外,還風靡亞洲各國,高麗,日本,越南各國使臣,來朝見宋朝皇帝時,往往會詢問,貴國的蘇學士最近可安好。
如此耀眼的文壇大才子,卻一輩子被北宋的文官奸臣們陷害追殺,不斷地被新黨官員誣告,貶官,幾十年間,帶著妻子家小流浪於中國各地,任罪員的地方官。
中國名作家余秋雨,寫了一篇蘇東坡突圍的好文,各位可以參考。余先生認為蘇東坡被眾文官集體陷害的原因,是因為他的詩文太出眾,把所有宋朝朝野的官員文人都比下去了,在忌妒的心態下,眾官員與文人,就進行了一場「除掉蘇東坡,我的才華才能出頭」的構陷謀害計畫,這場計畫竟然長達二三十年,也讓人感覺到,被稱為中國文化發展最高峰的宋朝,還有這種小人官員文人的忌妒陰暗心理角落。
但是筆者覺得,蘇東坡被宋朝官員集體陷害的原因,可能不只是因為他的才華和文章太出眾。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蘇東坡的涵養和文章,集合了「佛教」「道教」「儒家」,儒釋道三家之長,使得蘇東坡的詩文充滿了生命,超脫,仁愛的蓬勃生機。
如蘇東坡的赤壁賦,其中有道教逍遙灑脫,有佛教空中妙有的廣大宇宙觀,也有儒家忠君愛國,心繫百姓安危的仁德。如赤壁賦這樣空前絕後的好文,當然是宋朝朝野都喜歡的,連日本,高麗,越南都風靡著像赤壁賦這樣的文采風華。
可是北宋是以宰相趙普和宋太祖趙匡胤等,商量著以儒家立國的,宋朝的開國宗旨,就是強調胡漢之別,降低胡人印度傳來的佛教的影響力,以漢人自己的孔子儒家來做為立國宗旨。如果讀理學的宋元學案,可以發現北宋的君子賢人們,很多都有在官員任上排斥佛教的行為,或是寫有誹謗佛教的文章傳於世。由此可見北宋時,排斥佛教,在儒家的君子賢人來說,是常有的事情。
綜以上所言,筆者認為北宋文人和官員的意識形態,是獨尊孔子儒家,排斥佛教或壓低佛教影響力的,基本上,到了北宋,像唐朝一樣,武則天及其他皇帝,佛教可以影響政治和國策的情況,已經被宋朝完全排除。
而蘇東坡卻是一個喜歡和佛教及僧人在一起的文人,而且蘇東坡對佛教的理解,又到了一個宗師級的高度,而蘇東坡沒甚麼心機,不太了解北宋官場和文壇,對於佛教的忌憚與排斥,每寫詩文,常涉及禪語佛理之言,而且寫禪語佛理之詩文,還非常出色,不但受北宋百姓歡迎,還流行於遼,西夏,日本,高麗,越南等外國之地。
像蘇東坡這樣,把禪語佛理寫得出神入化的文人,竟然是一個政治才能也不錯的官員。這樣的兼具佛教大師與優良官員於一身的特徵,造成了蘇東坡一生的悲劇。
試想,如果按照宋仁宗的安排,讓蘇東坡當後來的宋英宗及宋神宗朝的宰相,他的佛教深厚涵養,一定會在宋朝官場和國家文化上,發生極大的影響與效應。如此一來,宋朝開國的尊儒家,排佛家的宗旨,就會被官場上的蘇東坡,以其深厚的佛教涵養完全打亂了獨尊儒家的情況。
為了避免蘇東坡用廣大高深的佛教涵養,擾亂了宋朝的獨尊儒家的意識形態,所以就有了眾多官員及文人,集體陷害蘇東坡的事件,目的就在不讓蘇東坡在朝廷中央,讓他在各地流浪當地方官,以免蘇東坡的佛教高深涵養,「教壞」了宋朝的官員及文人,動搖了他們獨尊儒家的意識形態與思想。
都說陷害蘇東坡的,都是一些才氣文章不如他的小人官員,但是被稱為賢人君子,道德典範的皇帝老師-程頤,程顥二兄弟,也和蘇東坡交惡,史上記載,程頤程顥兩人,都有將蘇東坡排斥出官場的意圖。
如果說小人官員,忌妒蘇東坡的才華道德光芒,而集體陷害他,那麼被稱為賢人君子,道德足以配祀孔廟的程頤,程顥,也參與了排斥蘇東坡出官場的圖謀,這又是為甚麼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儒家意識形態的宋朝官場,不容許佛教或道教思想的影響來染指,而集合了佛教,道教大師,以及儒家君子於一身的蘇東坡,就是會將佛道思想大幅度的帶入宋朝官場的危險因素。所以宋朝官場,無論是那些小人官員,以及君子官員,甚至是程頤程顥這樣賢人道德典範級官員,都一起參與了這場,圍剿蘇東坡,以維護北宋儒家正統的排斥行動。
故事中,蘇東坡對愛妾王朝雲說,我就是一肚子不合時宜,所以才被世人所排斥討厭。所謂的不合時宜,就是蘇東坡的學問,融合˙了佛教道教及儒家這件事,畢竟,一千多年前的北宋那個時代,是不容許佛教道教儒家合一,這種跨文化領域的創新做法的。
據說,蔣介石敗走台灣時,隊手下官員說,我轉進台灣,但是中國的道統我要帶走,於是蔣介石來台灣時,把佛教的章嘉活佛,道教的張天師,儒家的孔子嫡系子孫孔德成,代表中國道統的儒釋道三家的領袖,給帶來台灣。
儒釋道這種文化精髓,有的政治人物會知道他們的力量而重視,有的政治人物會懼怕他們的力量而排斥,像蘇東坡因為精通儒釋道文化而被排斥陷害,可以說是時代轉變的悲劇了,所謂時也,運也,命也,非我之不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