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許多「不合時宜」的作品,卻很少看到這樣「千載難逢」的作品。
所謂的「千載難逢」,意思是我很少看到一部作品能與當下的時刻如此緊密地互嵌、共鳴,而這個時刻又是如此特殊。過去這兩年來的種種危機,加上已經真實存在的各種荒謬現象(不相信病毒存在、拒絕戴口罩、政府誤判、讓大家自求多福的群體免疫政策、封城、鎖國......),為「最後一個平安夜」(Silent Night)、「千萬別抬頭」(Don't Look Up)等末日題材的創作帶來更多省思空間。「時勢造電影」,電影的創作必定與當下的時代性有深刻的關係。
末日片雖已是老套題材,但不同於1998年「彗星撞地球」(Deep Imapct)、「世界末日」(Armageddon)等帶有樂觀色彩的美國英雄主義式末日片,相信人類能有「集體理性」解決問題且能在菁英階層的帶領下成功「打怪」,完成傳統的英雄旅程敘事(Hero's Journey);20年後,如今的末日片更著重於描繪一般普通人在面臨災難時的行動困境,且充滿了對政府與菁英階層的不信任。
第二個不同之處,是對核心主題的叩問方式不同。如果說2009年上映的「2012」是在一個盛世太平的年代,將氣候問題的威脅具體呈現在人們眼前,進而希望引起人們對環保的重視;「千萬別抬頭」則是在一個危機四伏的時代,將一切不安因素概念化成為一顆「彗星」的隱喻。這顆「彗星」可以是氣候問題,也可以是Covid疫情,也可以是其他尚未到來的超級病毒,是戰爭危機,是核安問題;是所有一切正在發生、我們卻視而不見、聽若未聞的東西。
如果說1990到2000年的災難片呼喊的是「睜開眼睛吧!」,20年後資訊爆炸的今日,「千萬別抬頭」所叩問的已是:「為什麼人們睜著眼卻依然看不見?」,且瀰漫著「或許為時已晚」的終局感。我看到網路上有一句影評說得很好:「這是一部偽裝成黑色喜劇片的紀錄片」,也正只有如此之精準度,才能寫實表達人類對於沉重主題難以消化的鴕鳥效應,以及政商媒如何各謀其利、操縱民意,導致原可避免的災難發生。
Covid疫情前景未明,戰爭侵略陰影籠罩,還有全球貨運鏈的斷裂與能源問題,樁樁件件都開始波及我們資本主義的日常生活。跟電影不同的是,末日並非如彗星撞地球般在一天內發生、結束,而是幾十年、幾百年的時局累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更絕非一日可消解。在這樣的時局下,尤其身處「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亞太地緣政治板塊變動的震央──台灣,這部片的後設意義已超越了單純的作品創作。此時若再去用「劇本寫得不夠緊湊」、「誰的演技很爛」或「好不好笑」,去評價這部作品,都難免流於空泛,一如劇中明擺著當前的危機,大家卻還在關心流行歌手的八卦緋聞,總有種不現實感。但依然有許多人將此片僅僅看作一部爆米花電影,景框的內與外,多麼同步而諷刺。總之,基於以上種種,「千萬別抬頭」並不只是單純用了許多時事梗來針砭時事而已,而是與當下的時代性有更深刻的共振關係──末日電影從未如此寫實到了鏡照的程度,因為末日從未像此刻般近在呎尺。
劇中裡最觸動我的一刻,倒不是結尾那最後的晚餐,也不是劇尾太空船抵達的「裸體的伊甸園」;而是凱特(Kate)的男友Yule看到那顆即將毀滅人類文明的彗星時,忽地跪下禱告的那一瞬間:
作為全劇看似最頹喪不羈的一個人,他看見彗星的反應卻是最直接、最「近神」的,也可以說在某種意義上是最真實、意義最高的「看見」(see) ──他看見的是「神的旨意」與「人的終結」,造物主的美麗與可怖,他越過一切終將毀滅的事物,直接向神對話。雖然我沒有宗教背景,此刻的神聖感依然是最觸動我的一幕。這部電影確實是因一個千載難逢的時刻而催生,且因為在此時推出,它更有其獨一無二的鏡照意義:享盡繁華的人們在危機之中開始普遍反思自己的渺小與過錯,開始真正體驗到人與環境的關係,民主與和平之脆弱,現代文明之紕漏與動搖的可能性。也因此,片中的禱告才能是真心謙卑,家人的團聚才能是歷盡千帆──正如某些觀眾此刻的真實人生。近來有幾個團隊合作打造一個地球版的「黑盒子」(Earth's Black Box),準備記錄各種資料數據,留待給未來的智慧體去了解人類文明如何逐步邁向滅亡。暫不論這噱頭成分佔了幾分,我覺得這部片倒是挺值得放到黑盒子裡面的,一部末日前夕的眾生懺悔錄。
劇中結局並不令人意外,或者該說,若非這個結局,這部作品會失去它最核心的深度與銳利。不過突襲觀眾、製造驚喜感大概也不是這部電影應有的本意,因為正如它所批判的,人們最不缺的就是娛樂,最不缺的就是「河蟹」。
只是這結局令我想到前陣子看到王國維的一句詩,「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天文學家即使是最早看見彗星的人,終究也只是紅塵中人。唯一在最後一刻的尊嚴與體面,是沒有如演算法預測般孤獨死去,而是保持內心的信念,與家人朋友團聚而已。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