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2020年冬天,忙於臺美課的報告—準備【不朽的青春】靜物展區的導覽,同時還要翻閱許多文獻和書籍資料,不由得感嘆這些敘述臺灣前輩畫家們的文本是如何佈滿灰塵、孤零零地坐在學校的書櫃上。
在五光十色的當代世界,讓我們懷舊一下吧!
何德來(1904-1986),出生於新竹州淡文湖庄(今苗栗縣造橋鄉談文村),因家境貧困,幼年時被過繼給來自新竹何家的地主–何宅五,其後在日本度過小學生活。回臺後,何德來考進臺中一中,後來不顧家人的期待,他堅持選擇藝術的道路,連考三次,終於在1927年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就讀西畫科。在這段求學時期,與未來的妻子–木邑秀子女士相識相愛。自1932至1934年,何德來完成在東京的學業,並與李澤藩等畫家籌備「新竹美術研究會」,致力於推廣現代美術,帶動當地美術創作風氣。不過後來因身體微恙,再度前往東京定居休養,同時加入日本的新構造社美術團體。在愛妻與姪子的精神和經濟支持之下,何德來不斷創作出獨具個人魅力的作品。
與其他臺灣前輩畫家相比,在日本接受小學、大學教育的何德來具有特別的人生經歷,而他的繪畫創作與文學詩歌也充滿有別於其他同輩畫家們的獨特性質。何德來不拘泥於學院式的嚴謹風格,時而內斂,時而豁達,風格多變,更將詩句引進畫中,進行文字與圖像的交融實驗。經歷了戰後的困頓時期,何德來的作品多半探討愛情、生命與死亡,表達個人對世間萬物擁懷的哲思。
1956年,已離鄉二十年的何德來回到盼望已久的故鄉,同年八月,在臺北中山堂舉辦第一次個人畫展,並受到吳濁流、鄭世璠等藝文工作者協助。今天要介紹的作品《冰塊》也展於當時的展覽中,後來成為畫家送給鄭世璠的答謝之禮。對鄭世璠來說,何德來的創作風格清新脫俗,充滿詩意又富含哲理,而這幅寄託幻想的《冰塊》也是引起他深刻共鳴的其中一幅畫。
何德來,《冰塊》,油彩、木板,27.2 x 27.2 cm,1933,鄭世璠舊藏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坐在大型鋁製容器裡的大冰塊,它前方塞著一把削冰刀。畫家的筆觸厚實粗獷,透過白色、水藍色、深淺不同的灰色、幾筆黃色的短筆觸,勾勒出逐漸消融的冰塊,同時使用較深的灰色和藍色,佐以些微的暗紅色建構出牆壁,並且以帶著灰色調的白色畫出桌子。不過為何畫家會以冰塊為主題呢?
《冰塊》作於1933年,反映出當時臺灣於日治時期蓬勃發展的製冰工業。有別於其他高緯度國家,位處副熱帶的臺灣沒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以供鑿冰取用,故此以往都是從香港進口價格昂貴的冰塊。1896年,鼎鼎大名的大稻埕仕商–李春生與英國商人合資,於臺北建昌街建立臺灣第一家製冰廠,使用高效率技術製作冰塊以合乎市場需求。
何德來的《冰塊》不僅描述了當時臺灣人的夏季日常生活,也顯示出這位年輕的畫家可能想來場自我挑戰,試圖在篇幅不大的畫板上,運用層層堆疊的油料塊呈現晶瑩剔透的冰塊,同時捕捉冰塊融化的瞬間。
依據何德來的家人、朋友以及學生們對他的描述,他是個說話小聲、溫文儒雅的藝術家,但他的繪畫作品卻是充滿對世間萬物的熱情,這讓我覺得他是個「外冷內熱的冰山男子」。因此,或許我們可以將《冰塊》看作畫家的自畫像,彷彿歡快地說著:「過了這麼久,終於又可以沐浴在家鄉的陽光底下,暢快無比!」
參考資料:
王淑津,《異鄉與故鄉的對話:旅日台灣前輩畫家何德來畫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
林曼麗等,《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圖錄,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2020年
佐餐文字,〈剉冰、枝仔冰、雪花冰:台灣限定的夏日清涼回憶〉,《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2018.06.19),網址:< https://everylittled.com/feature/summer/97841>(2022年06月29日檢索)
圖片來源:
MoNTUE北師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