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津田信三《如幽女怨懟之物》閱讀心得——在推理與恐怖之間,蘊含著豐厚的民俗關懷

2023/07/1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3年4月在讀墨上完讀

2023年4月在讀墨上完讀

關鍵字:日本文學、懸疑推理、社會民俗、遊廓歷史

個人喜愛程度:9/10

以下心得務必包含劇情透露,此篇提及到案件真相,還請斟酌閱讀


喜歡之處

開頭引人入勝

當初翻開這本書後,不知不覺被這本深深吸引,主要是文章的鋪排勾起我的好奇心。第一部之中,分別有兩個很明確的目標,一個是對於要成為花魁的期待,第二個則是迫切離開金瓶梅樓。

讀者比起什麼都不知道的櫻子,我們更了解遊廓是什麼樣的地方,而花魁又該做些什麼。所以當我看見櫻子「期待」成為花魁,那種異樣感以及好奇心,促使我接續往下看。

由於第一個跟第二個的目標落差之大,在劇情中由一個相當衝擊人心的轉折接合起來,於是我會更想知道,櫻子該如何順利逃脫遊廓。老實說,當初看到她順利逃脫,我是真心鬆一口氣,也發自內心希望她幸福。

不死板的敘述方式

接續的第二部是老闆娘的訪談口述。比起第一部的日記型式,這一章可以看到老闆娘跟小說家的互動,閱讀體感不至於乏味、無聊。再加上老闆娘是第一部有出場的角色,「想知道櫻子之後的故事」這樣的心情,促使我繼續翻閱。第二部雖然不如第一部精彩,但是能夠了解櫻子後續的事情,也覺得引人入勝。

這也包含了第三部的最後一部分,當我看到第三部中寫著「此篇連載中斷」,我完美跳進作者準備的陷阱,當下真的起雞皮疙瘩XD

這種寫法我也有玩過類似的手法,但是本作用得相當有力,時機也非常恰當。因為第三部的劇情正好離「真相」愈來愈近,甚至可以說是臨門一腳。但是,就在這時候,原本以為會是跟梅園樓有關的人跳樓,沒想到竟是讓(誤導讀者以為的)局外人跳樓身亡。

擅長製作陷阱並讓讀者無自覺踏入

接續上一點,這本很會製作陷阱!也有可能是我太笨,接連踩進作者的陷阱(?)不過,作者很擅長先誤導讀者以為是A,後面在出其不意之際告訴你其實是B。

除了上面講到的作者身亡,第二個就是知道所有真相的部分——三代緋櫻都是同一人。

文中的偵探指出,正是因為他們利用「長得很像」這點,來製造出「三人都是不同人」的這個盲點。真的、太聰明了!!當我們有了「長得很像」這個印象,再加上櫻子日記的強烈印象(絕對不再回來的擔憂與意志),會擅自認為說,對,這三人都是不同人。但其實,這樣的印象,正是作者刻意要引導我們誤會。

令人安心的敘述內容

不是每個作家,都能把角色的心境描寫恰當。有時候會因為作家的思考盲區,或是生長背景、教育文化等等不同,與其說是在塑造一個角色,不如說是在寫一個「作者想像的角色」。

最常見的大概就是國籍、階級、性別吧。有些人因為不曉得真正貧苦的生活,所以寫出「想像中的生活」。尤其這本又在寫妓女,作為一個對於性別意識相對敏感的人來說,這本讓我相當安心。

畢竟有些人就是會想像,那些甘願去當妓女的人,也都是覺得在做愛中能爽到,又能賺錢。

幸好這本完全沒有這種論述,同時,也因為這本的心境描述相當真實,也讓我看了很不捨與憤怒。特別是後面敘述到日本的遊廓歷史,看了真的讓人怒不可遏。高舉著國家利益的大旗,不惜犧牲佔有國家一半人口的女性,只為了「安撫」那些上戰場的士兵。

豐富的民俗文化

書末有附上參考資料,我看了覺得好佩服……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籌備這本書之前,真的有用心在做考察。這本也把遊廓的細節流程寫得很清楚,某種程度也有點科普意味。不敢說能直接當作真正的參考,但是也為讀者帶來很豐富的遊廓知識。

而這本也把遊廓的變遷、日本的歷史融入在劇情之中。這是這本的背景,也是整本的核心主題,將議題融合得恰到好處,也不會有令人厭煩的說教感。


不吐不快

櫻子的日記就這樣丟在金瓶梅樓?

日記是由老闆娘交給偵探,我一直在想,這本日記對櫻子應該很重要,畢竟是她重視的大小姐送她的。就這樣丟在遊廓?沒有帶走?不過,換個角度想,櫻子離開這裡,也想把這裡的種種拋下,成為嶄新的自己吧。

織介根本就是嬤寶

在爛人眾多的遊廓裡,我看到櫻子跟織介相處不錯,其實還滿開心的。

不過看到第一部後面,櫻子因為被爛人在身體刻上名字,讓織介有一瞬間動搖。結果他被奶奶臭罵一頓,才來迎娶櫻子。我又回想種種,織介也說,自己跟奶奶提到櫻子的事情,奶奶相當欣賞櫻子。

我的天,這男人,根本就是嬤寶!!

但是,諷刺的是,這男人在那個年代,卻是相對優秀的人。


延伸思考

創作的背後是豐富又厚實的資料閱讀

這本讓我深刻感受到,如果想要創作某個主題,那就必須要深入了解,不能只是學會皮毛。了解之後,更是需要把它融入劇情之中,不能顯得太過刻意。

文化的保存與現代價值觀的衝突

我記得之前有看到一篇報導與討論,在講現代日本藝妓的文化保存。雖然藝妓跟花魁不一樣,但因為兩者都有牽涉到性交易,所以我拿來當作延伸思考。那時候就在討論,這是日本的傳統文化,我們應該要保留傳統文化,而不該讓文化失傳。

我想,很多傳統文化都有殘苦、不符合人道觀念的面相。

究竟應該繼續保留,還是為此更改呢?作為同樣關心文化保存的我來說,這真是難題。因為這牽涉到很多方面,更不用說藝妓、花魁還牽涉到性壓迫。

我還是比較偏左派思維吧?我希望那些不合人道觀念的文化,都不要再繼續下去了。我們可以以文字影像,或是其他方式保存、記述下來。

戰爭是父權社會的延伸

《性別打結》有提到,戰爭是父權社會的一個展現。在《如幽女怨懟之物》中,中後段有提到戰爭期間跟戰後,日本政府如何規劃性交易這部分的法規,更讓我體會到,戰爭就是男人說得算。

在此分享兩段擷取自《性別打結》的內文:

如果男人在戰爭之中真的是可「用完即丟」,我們就不會在美國幾乎每一個城市都可以看到紀念喪生軍人的紀念碑和墓園(這些都沒有提到他們的種族和階級),也不會看到在二次世界大戰五十週年時,人們持續不斷地回述戰爭的每一個里程碑。[1]
與大量紀念戰死英雄的墓園、紀念碑、週年慶的演說和遊行形成赤裸裸地對照的是,沒有為那些被敵人殺死、被炸彈炸死、因飢餓而死、被強暴、無家可歸的婦女和兒童樹立的紀念碑。⋯⋯戰爭,畢竟是男人的事。[2]

不過,《如幽女怨懟之物》的角度切入得很好。你不會覺得它在批判,但也絕不是在支持這些事情。


[1]:Allan G. Johnson著,成立方等譯,《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台北:群學,2008),頁46。

[2]:Allan G. Johnson著,成立方等譯,《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頁47。


三津田信三《如幽女怨懟之物》心得感想——推理小說也能跳脫推理,容納民俗

這本是我2023年閱讀至今,第一喜歡的作品。

閱讀過程相當愉快,整個人都沉浸在這本書之中。上一本讓我內心這麼激動,應該是王鷗行的《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以及三島由紀夫的《假面的告白》。不過這兩本的激動程度還不到這本。XD

整體來講,這本雖然是推理小說的骨幹,但透過了特殊的撰寫方式,不僅將恐怖的部分寫得讓人害怕,也蘊含了非常豐厚的民俗關懷。挑選的議題也與書本核心相互融合,形成一本具有獨特風味的推理小說。

能夠看到讓我非常投入且喜歡的作品,非常過癮!也因此稍微整理一下心得筆記,希望能跟同樣看過這本書的讀者一起討論、交流。


備註:原文於2023/03/26發布於噗浪,修改部分內文後刊載於此。

(通常會在噗浪先寫底稿,過陣子再整理發到方格子,如果想第一時間看到心得,歡迎關注我的噗浪(❁´◡`❁))

泡福
泡福
夢想是躺著賺十億。 比較常寫小說,也會寫點雜文,包含作品心得與分析等。常居於噗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