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無愛不偏執】系列的最後一篇,從偏執的情感(Ch.1 & Ch.2)、職場中的偏執(Ch.3 & Ch.4)、用兩個案例說明偏執的嫉妒(Ch.5),再到怯場與網紅心態(Ch.6)、炒熱氣氛的浮誇人際關係(Ch.7)和自戀者的偏執(Ch.8)……如果再寫下去,讀者大概也會開始對我偏執起來,或以為我到底有多偏執?所以我只能盡可能每一個面向都點到為止。
偏執了這麼久,到底對偏執性格個案的心理治療,是可行的嗎?可行,但不容易。
先說不容易的部份:偏執者所能使用的心理防衛機制,可謂是直接從軍火庫中取出的全副武裝。有時候在臨床工作裡,你會以為個案是強迫人性,或下個月你又修正了自己的假設,寫下自戀性人格或依賴性人格,後來你發現事情改變太多,個案鐵定是個歇斯底里……但最後才會發現,偏執,是最適切的描述。
Advertisement
偏執者幾乎能動用各用心理防衛,這強大力量背後的動機永遠是為了:對自身深深的不足與缺憾感,拼死作出過度補償的掩蓋(overcompensating cover-ups)。因此,正確的說,不是偏執者有很多種防衛機制,而是為了掩蓋自卑,當下貌似能用甚麼防衛,就偏執地用上吧!
今天來說偏執性格者的心理治療的「四步驟」──
成為舞臺中心 VS. 背後的自卑
偏執性格者的防衛姿態,讓他們──尤其在弱肉強食的資本主義社會中──顯得勢利(snobbishness)和自負(conceit)。在本質上,他們的防衛是再保證(reassurance)及保障收益(security gains)的一種形式,好對自我價值的深深懷疑、自我的軟弱及脆弱性等感受作出抵抗。
有一位個案常告訴我:「我覺得自己是故事的主角,但我問過別人,他們說『沒有呀,就過日子而已』,原來不是每個人都覺得是自己故事的主角?!」──要對偏執性格者做心理治療,必須要記得他們總是把自己放在舞臺或世界(視他的舞臺有多大)的中心,承受著他人友善或惡意的注意。
這種把自我放在中心的感覺,是源於潛意識中極度自卑的過度補償機制。也因此,偏執者在這個核心面向,跟自戀人格受挫下的偏執十分類似,在臨床上我主張一併思考(見 Ch.8)。
他們比任何人都希望成為注意力(崇拜)的中心,因此在過度補償下,他們認為自己的位置就是中心,而非一堆事物所圍繞的某個樞紐。打個比喻,個案認為自己在哪一個行業,都是萬眾矚目的,是因為他有一個發亮般的中心,而不是因為他的某個才能與某個團體有關,才碰巧成為那個團體的樞紐。
精神分析師 T. Reik 主張,尤其針對這些偏執性格者,我們心理師一定要告訴他們:
「請把你自己想得好一點!」
(Please think a little better of yourself!)
這句話並不(只)是安慰,而是實際的擊中偏執性格者的靈魂深處的自卑,好把他們從受到自卑定錨的「自我-中心」位置稍稍挪動一下,進一步說,也從自身對世界敵意的投射而被妒忌或討厭的中心位置挪開。
否則,他們最終將會一步步的,成為自己所投射的幻想下的受害者。
今天是【無愛不偏執】系列的最後一篇,從偏執的情感(Ch.1 & Ch.2)、職場中的偏執(Ch.3 & Ch.4)、用兩個案例說明偏執的嫉妒(Ch.5),再到怯場與網紅心態(Ch.6)、炒熱氣氛的浮誇人際關係(Ch.7)和自戀者的偏執(Ch.8)……如果再寫下去,讀者大概也會開始對我偏執起來,或以為我到底有多偏執?所以我只能盡可能每一個面向都點到為止。
偏執了這麼久,到底對偏執性格個案的心理治療,是可行的嗎?可行,但不容易。
先說不容易的部份:偏執者所能使用的心理防衛機制,可謂是直接從軍火庫中取出的全副武裝。有時候在臨床工作裡,你會以為個案是強迫人性,或下個月你又修正了自己的假設,寫下自戀性人格或依賴性人格,後來你發現事情改變太多,個案鐵定是個歇斯底里……但最後才會發現,偏執,是最適切的描述。
偏執者幾乎能動用各用心理防衛,這強大力量背後的動機永遠是為了:對自身深深的不足與缺憾感,拼死作出過度補償的掩蓋(overcompensating cover-ups)。因此,正確的說,不是偏執者有很多種防衛機制,而是為了掩蓋自卑,當下貌似能用甚麼防衛,就偏執地用上吧!
今天來說偏執性格者的心理治療的「四步驟」──
成為舞臺中心 VS. 背後的自卑
偏執性格者的防衛姿態,讓他們──尤其在弱肉強食的資本主義社會中──顯得勢利(snobbishness)和自負(conceit)。在本質上,他們的防衛是再保證(reassurance)及保障收益(security gains)的一種形式,好對自我價值的深深懷疑、自我的軟弱及脆弱性等感受作出抵抗。
有一位個案常告訴我:「我覺得自己是故事的主角,但我問過別人,他們說『沒有呀,就過日子而已』,原來不是每個人都覺得是自己故事的主角?!」──要對偏執性格者做心理治療,必須要記得他們總是把自己放在舞臺或世界(視他的舞臺有多大)的中心,承受著他人友善或惡意的注意。
這種把自我放在中心的感覺,是源於潛意識中極度自卑的過度補償機制。也因此,偏執者在這個核心面向,跟自戀人格受挫下的偏執十分類似,在臨床上我主張一併思考(見 Ch.8)。
他們比任何人都希望成為注意力(崇拜)的中心,因此在過度補償下,他們認為自己的位置就是中心,而非一堆事物所圍繞的某個樞紐。打個比喻,個案認為自己在哪一個行業,都是萬眾矚目的,是因為他有一個發亮般的中心,而不是因為他的某個才能與某個團體有關,才碰巧成為那個團體的樞紐。
精神分析師 T. Reik 主張,尤其針對這些偏執性格者,我們心理師一定要告訴他們:
「請把你自己想得好一點!」
(Please think a little better of yourself!)
這句話並不(只)是安慰,而是實際的擊中偏執性格者的靈魂深處的自卑,好把他們從受到自卑定錨的「自我-中心」位置稍稍挪動一下,進一步說,也從自身對世界敵意的投射而被妒忌或討厭的中心位置挪開。
否則,他們最終將會一步步的,成為自己所投射的幻想下的受害者。
今天是【無愛不偏執】系列的最後一篇,從偏執的情感(Ch.1 & Ch.2)、職場中的偏執(Ch.3 & Ch.4)、用兩個案例說明偏執的嫉妒(Ch.5),再到怯場與網紅心態(Ch.6)、炒熱氣氛的浮誇人際關係(Ch.7)和自戀者的偏執(Ch.8)……如果再寫下去,讀者大概也會開始對我偏執起來,或以為我到底有多偏執?所以我只能盡可能每一個面向都點到為止。
偏執了這麼久,到底對偏執性格個案的心理治療,是可行的嗎?可行,但不容易。
先說不容易的部份:偏執者所能使用的心理防衛機制,可謂是直接從軍火庫中取出的全副武裝。有時候在臨床工作裡,你會以為個案是強迫人性,或下個月你又修正了自己的假設,寫下自戀性人格或依賴性人格,後來你發現事情改變太多,個案鐵定是個歇斯底里……但最後才會發現,偏執,是最適切的描述。
偏執者幾乎能動用各用心理防衛,這強大力量背後的動機永遠是為了:對自身深深的不足與缺憾感,拼死作出過度補償的掩蓋(overcompensating cover-ups)。因此,正確的說,不是偏執者有很多種防衛機制,而是為了掩蓋自卑,當下貌似能用甚麼防衛,就偏執地用上吧!
今天來說偏執性格者的心理治療的「四步驟」──
成為舞臺中心 VS. 背後的自卑
偏執性格者的防衛姿態,讓他們──尤其在弱肉強食的資本主義社會中──顯得勢利(snobbishness)和自負(conceit)。在本質上,他們的防衛是再保證(reassurance)及保障收益(security gains)的一種形式,好對自我價值的深深懷疑、自我的軟弱及脆弱性等感受作出抵抗。
有一位個案常告訴我:「我覺得自己是故事的主角,但我問過別人,他們說『沒有呀,就過日子而已』,原來不是每個人都覺得是自己故事的主角?!」──要對偏執性格者做心理治療,必須要記得他們總是把自己放在舞臺或世界(視他的舞臺有多大)的中心,承受著他人友善或惡意的注意。
這種把自我放在中心的感覺,是源於潛意識中極度自卑的過度補償機制。也因此,偏執者在這個核心面向,跟自戀人格受挫下的偏執十分類似,在臨床上我主張一併思考(見 Ch.8)。
他們比任何人都希望成為注意力(崇拜)的中心,因此在過度補償下,他們認為自己的位置就是中心,而非一堆事物所圍繞的某個樞紐。打個比喻,個案認為自己在哪一個行業,都是萬眾矚目的,是因為他有一個發亮般的中心,而不是因為他的某個才能與某個團體有關,才碰巧成為那個團體的樞紐。
精神分析師 T. Reik 主張,尤其針對這些偏執性格者,我們心理師一定要告訴他們:
「請把你自己想得好一點!」
(Please think a little better of yourself!)
這句話並不(只)是安慰,而是實際的擊中偏執性格者的靈魂深處的自卑,好把他們從受到自卑定錨的「自我-中心」位置稍稍挪動一下,進一步說,也從自身對世界敵意的投射而被妒忌或討厭的中心位置挪開。
否則,他們最終將會一步步的,成為自己所投射的幻想下的受害者。
今天是【無愛不偏執】系列的最後一篇,從偏執的情感(Ch.1 & Ch.2)、職場中的偏執(Ch.3 & Ch.4)、用兩個案例說明偏執的嫉妒(Ch.5),再到怯場與網紅心態(Ch.6)、炒熱氣氛的浮誇人際關係(Ch.7)和自戀者的偏執(Ch.8)……如果再寫下去,讀者大概也會開始對我偏執起來,或以為我到底有多偏執?所以我只能盡可能每一個面向都點到為止。
偏執了這麼久,到底對偏執性格個案的心理治療,是可行的嗎?可行,但不容易。
先說不容易的部份:偏執者所能使用的心理防衛機制,可謂是直接從軍火庫中取出的全副武裝。有時候在臨床工作裡,你會以為個案是強迫人性,或下個月你又修正了自己的假設,寫下自戀性人格或依賴性人格,後來你發現事情改變太多,個案鐵定是個歇斯底里……但最後才會發現,偏執,是最適切的描述。
偏執者幾乎能動用各用心理防衛,這強大力量背後的動機永遠是為了:對自身深深的不足與缺憾感,拼死作出過度補償的掩蓋(overcompensating cover-ups)。因此,正確的說,不是偏執者有很多種防衛機制,而是為了掩蓋自卑,當下貌似能用甚麼防衛,就偏執地用上吧!
今天來說偏執性格者的心理治療的「四步驟」──
成為舞臺中心 VS. 背後的自卑
偏執性格者的防衛姿態,讓他們──尤其在弱肉強食的資本主義社會中──顯得勢利(snobbishness)和自負(conceit)。在本質上,他們的防衛是再保證(reassurance)及保障收益(security gains)的一種形式,好對自我價值的深深懷疑、自我的軟弱及脆弱性等感受作出抵抗。
有一位個案常告訴我:「我覺得自己是故事的主角,但我問過別人,他們說『沒有呀,就過日子而已』,原來不是每個人都覺得是自己故事的主角?!」──要對偏執性格者做心理治療,必須要記得他們總是把自己放在舞臺或世界(視他的舞臺有多大)的中心,承受著他人友善或惡意的注意。
這種把自我放在中心的感覺,是源於潛意識中極度自卑的過度補償機制。也因此,偏執者在這個核心面向,跟自戀人格受挫下的偏執十分類似,在臨床上我主張一併思考(見 Ch.8)。
他們比任何人都希望成為注意力(崇拜)的中心,因此在過度補償下,他們認為自己的位置就是中心,而非一堆事物所圍繞的某個樞紐。打個比喻,個案認為自己在哪一個行業,都是萬眾矚目的,是因為他有一個發亮般的中心,而不是因為他的某個才能與某個團體有關,才碰巧成為那個團體的樞紐。
精神分析師 T. Reik 主張,尤其針對這些偏執性格者,我們心理師一定要告訴他們:
「請把你自己想得好一點!」
(Please think a little better of yourself!)
這句話並不(只)是安慰,而是實際的擊中偏執性格者的靈魂深處的自卑,好把他們從受到自卑定錨的「自我-中心」位置稍稍挪動一下,進一步說,也從自身對世界敵意的投射而被妒忌或討厭的中心位置挪開。
否則,他們最終將會一步步的,成為自己所投射的幻想下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