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原來,被贊助的感覺是這樣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訊息,有一位格友贊助了我!這個我以為只會是我為其他格友們高興的事情,想不到自己也有機會親身嘗到。十分多謝這位格友的厚愛,這是多麼實在的肯定和鼓勵!


raw-image


自己在艱難的日子時接觸到有用和正向的資訊,覺得很有幫助。這啟發了我開設部落格來分享我的學習與體悟。如果文章能夠賺到收入,對已經退休的我會是很好的幫助,但我最希望的是盡量讓文章接觸讀者,為他們打打氣,也為大家的生活帶來一點色彩,所以我一直把文章設定為免費閱讀,未有想過會有收入。


文字創作是用心思考的產品,稿酬便是創作者努力的工資。在方格子發文的稿酬是甚麼呢?


讀者在眾多文章中到來閱讀我的文字,每一個瀏覽、每一個 Like 和每一個追蹤者帶來的鼓勵,就有如酬報,助我繼續。而最大 — 亦是我加入方格子前想像不到的收穫 — 是在互動中與大家互相支持和交流所帶給我的大滿足!我從互動和閱讀大家的文章中學習到謙卑,得到力量和啟發,也建立對自己寫文字的信心。本以為我在方格子就是去無償分享自己的感悟,想不到我會有這麼豐富的收穫,感恩大家!


今次收到贊助,是把這個已經是非常奇美的體驗提升到另外一個層次,這支持是好實在的一個肯定。


感謝贊助我的這位格友,你給了我很大的能量,十分感激!


後記

繼昨天第一次收到贊助後,今天我再收到另外一位格友的贊助,不知道她會否介意我開名道謝她,所以我還是不公開了,但我想在此多謝這位格友的大愛,是讓我再次被感動!很感謝她的支持,也謝謝各位格友來讀我的文章和與我互動!





很感謝你讀到這兒,讓我的文字能夠與你觸碰🌻



如欲轉載或引述,敬請與我聯絡,謝謝!
文字©黃璧怡(stargazzze113@gmail.com)
圖片© — 見圖片說明


avatar-img
10.7K會員
137內容數
歡迎你到來!希望你喜歡這裏的內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璧怡 i人生活 的其他內容
作者透過自身的體驗介紹幫助自己減輕壓力的方法和效果。寫文字和塗顏色有助產生平靜安穩的感覺,而直覺塗鴉的繪畫方法,就能幫助抒發較濃烈的情緒。
我們感到壓力,是因為我們覺得事情會往壞處發展。本文介紹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的見解,針對我們就着事情的主觀判斷而引起不必要的緊張和憂慮,提出了減輕壓力的兩個思考方法。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面對疫情和情緒困擾時的心理狀態,作者分享了通過玩心理遊戲的方式來覺察自己,並尋找自我和解的過程。作者希望這些探索和自我成長的思考,能夠引起讀者產生共鳴和啟發。
今時今日要獲得資訊,未必一定需要到圖書館,甚麼人還會繼續去圖書館呢?我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就見到使用者包括各年齡層,還發現一個有趣的使用圖書方法。也介紹我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最喜歡的位置,是一個令人感到舒泰的讀書環境。
用手機拍攝生活日常,有助改善情緒。靜觀攝影是一種練習專注和感受當下的方法,透過專注於眼前的景物,去減退負面情緒,增加愉悅感。用這個方法鍛鍊靜觀,能夠讓我們集中精神體會現在的一刻,打斷胡思亂想而產生的負面情緒。
失眠讓許多人苦不堪言,但一個幽默想法竟然能夠幫助我入睡。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這個簡單但對我非常有效的搞笑方法,也提供了我之前介紹學者們改善失眠方法的文章連結,希望可以幫助到和我有同樣困擾的人。
作者透過自身的體驗介紹幫助自己減輕壓力的方法和效果。寫文字和塗顏色有助產生平靜安穩的感覺,而直覺塗鴉的繪畫方法,就能幫助抒發較濃烈的情緒。
我們感到壓力,是因為我們覺得事情會往壞處發展。本文介紹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的見解,針對我們就着事情的主觀判斷而引起不必要的緊張和憂慮,提出了減輕壓力的兩個思考方法。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面對疫情和情緒困擾時的心理狀態,作者分享了通過玩心理遊戲的方式來覺察自己,並尋找自我和解的過程。作者希望這些探索和自我成長的思考,能夠引起讀者產生共鳴和啟發。
今時今日要獲得資訊,未必一定需要到圖書館,甚麼人還會繼續去圖書館呢?我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就見到使用者包括各年齡層,還發現一個有趣的使用圖書方法。也介紹我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最喜歡的位置,是一個令人感到舒泰的讀書環境。
用手機拍攝生活日常,有助改善情緒。靜觀攝影是一種練習專注和感受當下的方法,透過專注於眼前的景物,去減退負面情緒,增加愉悅感。用這個方法鍛鍊靜觀,能夠讓我們集中精神體會現在的一刻,打斷胡思亂想而產生的負面情緒。
失眠讓許多人苦不堪言,但一個幽默想法竟然能夠幫助我入睡。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這個簡單但對我非常有效的搞笑方法,也提供了我之前介紹學者們改善失眠方法的文章連結,希望可以幫助到和我有同樣困擾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爲何改行寫小説?其實自己思考的方向並不是在於爲什麽改行?而是既然都已經改行了,就要想想如何走下去。要怎麽走下去,先看看來時路的足跡,今天查了自己寫過的教養文,卻有驚人的發現,根據Blogger的統計,曾經在一天之内收穫163622的瀏覽次數。
Thumbnail
前陣子在工作中發生了一件讓我感到不舒服的事情。某天,想說與媽媽分享時,因為有點害怕被指責,於是先告訴她我已經消化過了,只是單純說說而已。媽媽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後,輕鬆地說:「沒關係啊,這樣也不錯。這件工作一定超麻煩的~」那一刻,我真的覺得被撫慰了,內心很感謝媽媽的支持,也重新體會到被理解的力量。
天凡的回答令他大吃一驚: “弟子大部分都在煉體到聚氣境之間,而我們的長老則有聚氣巔峰到靈府境的存在。 至於我們的盟主,就是巧安的爹爹,他在傳說中修為已達元嬰境八層!” 巧安聽到這裡,臉上露出一絲不好意思的神色: “我爹幾乎都在閉關,所以我幾乎見不到他。”葉辰聽完,愣住了。 他從小只
Thumbnail
#魔法系畫家第214天之1 #原來被默默追蹤好幾年的心情如此喜悅 今天超驚喜 有好多好多客人~ 有學生時期的學姐及學妹 有工作時期的知心同事 有媽媽帶來的爬山好友 最最驚喜的 有一位默默追蹤我好多年的粉絲 是完全的陌生人 她因為喜歡
Thumbnail
離開了校園生活以後,我很快進入了所謂職場。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買完晚餐回到家中已經是晚上九點多鐘,打開手機滑著一個又一個無關緊要的社群軟體,我的工作與生活早已融為一體,像塊海綿一樣吸收這個世代中又快又大又片面的資訊們,就是我的每日duty。 臉書滑著滑著,看到了一則大學摯友發布貼文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嬰靈干擾者,子女對父母較會叛逆且彼此不會同心,需誦經迴向才能化解,才能使家庭順、家庭圓滿。」「嬰靈會干擾夫妻,也會干擾其他兄弟姊妹。」 上國中的女兒們生活作息嚴重脫軌,無論怎麼教育都無法扭轉過來,壞習慣養成後要改正真的很困難。女兒們總是每天晚睡晚起,幾乎
Thumbnail
佛家有句偈語,我一直抄在筆記本上:「對已成之事實,須看破放下,順因緣觀,不起追悔;對當前事物,宜惜取因緣,掘發可造性,積極耕種。」說得白話一點,對於已經發生的事就要放過,懊悔無濟於事,執著只會徒添焦躁,所以何不積極面對未來,思考以當下的條件,我還能做些什麼。四十幾年來,我始終是以這樣的角度來看事情,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爲何改行寫小説?其實自己思考的方向並不是在於爲什麽改行?而是既然都已經改行了,就要想想如何走下去。要怎麽走下去,先看看來時路的足跡,今天查了自己寫過的教養文,卻有驚人的發現,根據Blogger的統計,曾經在一天之内收穫163622的瀏覽次數。
Thumbnail
前陣子在工作中發生了一件讓我感到不舒服的事情。某天,想說與媽媽分享時,因為有點害怕被指責,於是先告訴她我已經消化過了,只是單純說說而已。媽媽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後,輕鬆地說:「沒關係啊,這樣也不錯。這件工作一定超麻煩的~」那一刻,我真的覺得被撫慰了,內心很感謝媽媽的支持,也重新體會到被理解的力量。
天凡的回答令他大吃一驚: “弟子大部分都在煉體到聚氣境之間,而我們的長老則有聚氣巔峰到靈府境的存在。 至於我們的盟主,就是巧安的爹爹,他在傳說中修為已達元嬰境八層!” 巧安聽到這裡,臉上露出一絲不好意思的神色: “我爹幾乎都在閉關,所以我幾乎見不到他。”葉辰聽完,愣住了。 他從小只
Thumbnail
#魔法系畫家第214天之1 #原來被默默追蹤好幾年的心情如此喜悅 今天超驚喜 有好多好多客人~ 有學生時期的學姐及學妹 有工作時期的知心同事 有媽媽帶來的爬山好友 最最驚喜的 有一位默默追蹤我好多年的粉絲 是完全的陌生人 她因為喜歡
Thumbnail
離開了校園生活以後,我很快進入了所謂職場。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買完晚餐回到家中已經是晚上九點多鐘,打開手機滑著一個又一個無關緊要的社群軟體,我的工作與生活早已融為一體,像塊海綿一樣吸收這個世代中又快又大又片面的資訊們,就是我的每日duty。 臉書滑著滑著,看到了一則大學摯友發布貼文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嬰靈干擾者,子女對父母較會叛逆且彼此不會同心,需誦經迴向才能化解,才能使家庭順、家庭圓滿。」「嬰靈會干擾夫妻,也會干擾其他兄弟姊妹。」 上國中的女兒們生活作息嚴重脫軌,無論怎麼教育都無法扭轉過來,壞習慣養成後要改正真的很困難。女兒們總是每天晚睡晚起,幾乎
Thumbnail
佛家有句偈語,我一直抄在筆記本上:「對已成之事實,須看破放下,順因緣觀,不起追悔;對當前事物,宜惜取因緣,掘發可造性,積極耕種。」說得白話一點,對於已經發生的事就要放過,懊悔無濟於事,執著只會徒添焦躁,所以何不積極面對未來,思考以當下的條件,我還能做些什麼。四十幾年來,我始終是以這樣的角度來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