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只是最後的外顯行為,其中包含了許多次的不理解及傷害。作者利用一位連蛋糕都切不好的犯罪少年,帶著大家探討這群少年需要協助的地方。’
作者提到,許多犯罪少年甚至做不到以下的這幾件簡單事情:
- 簡單的加減法
- 認國字
- 臨摹簡單的圖形
- 複誦短文
少年們的外顯行為讓人忽略了其內在能力的落後,也許就是帶來這些偏差行為的原因之一,往往我們只會急著糾正偏差行為,而忽略了這群犯罪少年的共通點其實為認知功能不全、缺乏彈性、自我評價錯誤等。
認知功能不全-我們看到的不只是我們看到的
認知功能不全代表的往往是聽知覺功能不全、視知覺功能不全、想像力薄弱。而聽知覺功能不全可能導致聽話狀況不佳進而誤判狀況;視知覺功能不全在課堂上可能會出現閱讀時跳行或落字,記不得國字,不知如何抄寫板書,也由於無法判斷周遭氣氛而引發被害意識或不滿情緒;想像力薄弱則缺乏時間概念,這類兒童活在只有昨天、今天、明天的世界裡,自然無法為了未來而努力,也無法順利想像對方的立場。
【可以怎麼做呢?】合力找出孩子的優弱勢,持續不間斷的加強該項能力;不再只顧著糾正最後的偏差行為。
缺乏彈性-固定的思考路徑
校園裡經常出現衝動以及沉迷一件事情就看不清楚周遭全貌的小孩。他們通常只想的到一至兩種解決方法,思想較為僵化及不知變通。不知變通的人也容易覺得自己受害。
【可以怎麼做呢?】擴充思考語言,生活中埋入需要因果思考以及快速反應的情境練習。
自我評價錯誤-一再的負循環
無法給予自己正確的評價和反饋,自然無法產生改變自己的動機。例如:犯下滔天大罪卻覺得自己很溫柔、自尊心強,過度自信或過度自卑。作者也提及,唯有與他人維持正常的關係才能建立正確的自我評價。
【可以怎麼做呢?】透過事件的紀錄或者是回顧,讓小孩正確的認識自己。
做好自己的每件小事,就是對社會最有益的事。對於周遭的人事物,多一份好奇心及善意,好好的對待並教導我們的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支持並有勇氣繼續面對充滿挑戰的人生。